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雪域天路的“最强大脑”——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寻访记

雪域天路的“最强大脑”——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寻访记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编者的话:

金秋,稻香谷丰,万物成熟,而折多山上的风已有了寒意。山上层林尽染,满眼的金黄与火红,金色的黄栌、桦树在秋风中悄悄呢喃,深红色的五角枫在秋霜中渐变着色彩,折多山化身美丽的“调色盘”。清晨,云雾缭绕仿若仙境;中午,炽热的阳光仿若盛夏;傍晚,气温骤降,远处雪线在缓缓延伸。“一天四季”独特的气候,对旅行者来说是一场浪漫的体验,而对于筑路人来讲,却是一场无声的较量。与天路共舞,与气候赛跑,与智慧牵手,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以下简称“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全体成员,用坚韧书写出了磅礴的筑路诗篇!

image.png

▲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

项目名片:

G4218线康定榆林至新都桥段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康新高速”)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境内,建设工期约60个月,线路全长78.535公里,起止桩号为K17+898~K96+421.72,桥隧比达90.9%,均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承建里程30.267公里,含桥梁6座共2489.14米,特长隧道5条共25020.46米,互通两座、服务区一座。项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数地段属于高海拔地区,且多次跨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整体面临施工点位多、环境恶劣、环保压力大等难题。项目的建设对于提高川藏通道交通安全、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负责项目的整体统筹与推进,下设TJ2-1、TJ2-2、TJ2-3、TJ3-1、TJ3-2项目经理部,以及省道434线雅加埂隧道新建工程TJ2项目经理部。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由指挥长、项目书记、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组成项目领导班子。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下设“六部两室”,即工程部、质检部、安环部、合同部、物设部、财务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项目实行“项目总包部—分部—工区”的三级管理模式,总包部现有主要管理人员34人。

采访对象:

为了让大家了解到高海拔地区筑路的情况,笔者聆听了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技术负责人王东、康新高速TJ2-1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彭静桃、康新高速TJ2-1项目经理部吉托隧道开挖班组负责人徐松茂的介绍。

image.png

▲王东工作照

image.png

▲彭静桃工作照

image.png

▲徐松茂(右在产业工人园区“积分超市”兑换积分

image.png

▲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区

image.png

▲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食堂

image.png

▲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区培训中心

此心安处是吾家

『金黄的树木与蓝色的苍穹,朵朵白云在跳舞。远处的彩林与雪山,被揉进了心里。10月下旬,川西最动人的秋日童话正在这里上演,站在折多山垭口,那被称为“摄影者天堂”的画面,尽收眼底。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就驻扎在这片秘境里,它离折多山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白云生处有人家”,当你抵达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眼前瞬间便明亮了起来。』

初识康新高速项目时,笔者听到更多的是“四高、三极其、两多、一显著”。【四高:高海拔(全线90%路线达3000米以上,3500米以上占65.5%)、高寒、高地震烈度、高桥隧比(全线桥隧比达90.9%)。三极其:地形地质极其复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安全生产压力极其巨大。两多:施工交叉次数多、自然资源保护区环境敏感因素多。一显著:超长连续纵坡特点显著。】当抵达现场时,所见却令人震撼。康新高速“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区整齐洁净,园区产业工人食堂更是一尘不染,明亮的玻璃窗、整齐摆放的桌椅,还有配备了VR安全体验平台的产业工人培训中心。

随后,笔者聆听了王东和徐松茂的讲述。

2024年6月,王东初次走进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当时他看到的是一辆印着“中核健康”标志的大巴车前,产业工人排着两列整齐的队伍,正在有序进行健康体检。他经过了解后得知,这是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的职业健康管理服务,由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与中核健康合作,免费为产业工人提供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动态监控产业工人健康情况,全力保障产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权益。来到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快一年半的时间里,王东记忆最深刻的是关于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食堂用餐时间轮班制。那是在2024年7月的一次防汛值班现场巡查中,他和值班人员陈雪岩一起从桑达隧道斜井到了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发现工人食堂还灯火辉煌,不少工人正在就餐。当时已经快凌晨1点了,为了一探究竟,他们走进了食堂,看到餐台上整齐排放着热气腾腾的两荤两素一汤的饭菜,部分产业工人正在排队就餐。现场施工是24小时轮班制,产业工人食堂也采用24小时轮班制,保证工人们都能吃到新鲜的饭菜。

随后,徐松茂给笔者讲述了一个关于产业工人园区“积分超市”的故事。那是今年9月12日,徐松茂吃过晚饭,拿着一张积分卡到产业园区的小超市,他想:“我这张‘班前5分钟优秀班组’奖励得的积分,能兑换200元等值的生活物品,我可以兑什么呢?”最后,徐松茂选了一袋洗衣粉、两包方便面。“我们这个积分制是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推出的,工人们只要在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方面有突出表现,就能从项目部领到积分,可以当钱花。”徐松茂说道。

据介绍,康新高速“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区坐落于四川省甘孜藏族州康定折多塘村的毛家沟综合体区域,园区地处海拔3450米的高原,占地40亩,依20米高差建设了26栋共246间公寓式宿舍,可容纳1000人居住,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企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塑造幸福生活环境”和四川省总工会“塑造职工幸福生活幸福环境”双试点示范项目,也是四川省首个且规模最大的高原高海拔高速公路产业工人园区。园区配置标准化食堂、宿舍、浴室、工友超市、理发室、健身区、职工书屋、探亲客房等区域,引进物业化管理模式,组建了一支3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全面负责保洁、安保及设备维护工作。产业工人食堂试行刷卡用餐制,每周轮换供应40种菜品,每餐菜谱通过LED电子屏实时更新。宿舍配备置物柜、书架等基本设施,并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保障安全。园区设有职业健康管理中心,配备了两名专业医护人员。此外,“产业工人之家”、安全积分超市、智能洗衣烘干房等丰富的生活休闲设施一应俱全,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image.png

▲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内部

image.png

▲弯拱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臂进行拱架的工字钢与连接端板焊接工序

看不见的“AI”指挥官

『昔日的震耳欲聋与火花四溅早已消失,闯入眼帘的是机器人静默地挥舞着臂膀。加工好的钢筋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在蜀道集团康新高速川交总包指挥部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以下简称“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笔者看到,6条自动化生产线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这些生产线每月产能达到800吨以上。据悉,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通过数控加工装备与智能管理系统的配合,以“品质高效、智慧智能”工作理念为生产管理理念,实现了“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的生产目标,相较于传统作业,能够减少76%的作业人数,减少人工、材料费等2300余万元,成品合格率能提升约20%,开创了钢材加工新模式。』

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为长180米、宽30米的长方形,占地5400平方米,内设3大区域和4条产线,3大区域为原材料存放区、产线生产区和成品存放区,4条产线分别为超前小导管自动化生产线、钢筋网片自动化生产线、激光一体化切割生产线及弯拱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钢材加工生产过程无人化、智能化和管理过程标准化、清晰化。王东告诉笔者,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在康新高速公路项目上的规划建设、投产使用,充分体现了四川康新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对智能建造技术、四新技术应用的重视,为充分探索智能建造技术、四新技术与工程建设的全面结合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有五大作用。一是安全保障有效提升。6条自动化生产线,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每条生产线只需配备1名管理人员进行启停控制,有效降低了加工过程中的作业风险。二是生产效率全面提高。在全链路自动化管理方面,系统覆盖了原材料进场、加工、配送全流程,通过二维码料牌和智能终端实现数据实时交互,减少人工录入错误。在设备高效协同方面,借助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连续、高效生产,小导管加工效率提高81%,隧道网片加工效率提高200%,工字钢弯拱生产效率提高20%。三是加工精度与质量稳定性显著增强。在智能数控技术保障精度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数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如数控切割机、焊接机器人等,精确控制加工参数,实现高精度加工。在全链条质量监控方面,利用传感器和机器视觉技术实时监测结构尺寸、弯曲半径、焊接质量等指标,问题可追溯至源头,质量合格率提升至99%。四是成本控制能力突出。单从材料成本节约方面看,通过原材料专业定制和智能断料设计可减少1.5%~5%的材料损耗。从人工成本方面看,采用数控加工装备与智能管理系统配合,现场仅需要9人操作,较传统作业人数49人减少了82%。从资源调度方面看,自主开发生产管理系统平台对钢筋料进行管理,实现了对材料采购、入库、出库等环节的精准控制,避免库存积压或短缺,综合成本下降15%~20%。五是绿色生产新路径。集中加工模式可避免分散加工带来的多区域土地占用和设施重复搭建,降低施工对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的干扰。同时减少了现场焊接、切割等工序产生的噪音和粉尘污染,有利于保护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和生物栖息环境。

“关于康新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您记忆最深刻的故事是什么?”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今年3月巡查事件。3月下旬,康定下了10多天的大雪,积雪厚度超过了60厘米,当地人说,有几十年没有下过这样的大雪。我和总包部物资设备部部长张绍家一起到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巡查。到了现场,我们通过观察、检查,发现在如此大雪下,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厂房居然不受丝毫影响,没有变形、开裂,这说明我们的钢结构设计、生产和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王东说道。走进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他看到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配送途中的运输车辆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如此情景,令王东感叹:“‘四新技术’与工程建设的结合运用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可期啊!”

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从“制造”到“智造”,智慧切割无限可能,看不见的“AI”指挥官,树立了钢材加工高效、透明、高质量的新标杆!

image.png

▲ZYS113系列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

image.png

▲XZGT313BG拱架安装台车

image.png

▲C7系列隧道多功能钻机

机械的韵律与乐章

『隧道爆破的烟尘被吹散,掌子面露了出来。目及之处,没有传统施工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效而有序的节奏。三臂凿岩台车沿着轨道自行走到掌子面前,在操作员的操作下,3支液压钻臂像3位“机械狙击手”,它们基于电脑预设的爆破设计图,进行智能定位和精准钻孔。钻头飞速地旋转,单孔成型仅需2分50秒,速度是人工钻孔的4倍,且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整个过程,只需要2~4名操作人员,既安全又高效。而这只是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机械化配套施工的一个缩影。』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隧道工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加快配齐隧道施工机械配置的紧急通知》《关于印发〈公路隧道智能建造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为主线,提升隧道建设本质安全和核心竞争力,康新高速项目积极推动隧道机械化配套施工。

针对吉托隧道危岩、高位岩堆、涌突水、冻土及冰雪灾害等多重不良地质因素,康新高速项目引入了智能三臂凿岩台车、拱架安装台车、多功能钻机等先进的机械化设备。

“请分别介绍下这三台车及使用情况。”

“我们引入的三台车分别是ZYS113系列全电脑三臂凿岩台、XZGT313BG拱架安装台车和C7系列隧道多功能钻机。其中ZYS113系列全电脑三臂凿岩台适用于大、中型地下工程、隧道等掘进开挖与支护作业的专业设备,具有智能精确定位、自动精准钻孔、超前地质预报、隧道轮廓扫描、辅助现场装药、管棚施工、锚杆施工、信息化管理等功能。在吉托隧道施工中,该设备通过优化炮孔数量(从200余个减至180个),单循环进尺提升30%,每班开挖效率较人工提高40%。其搭载的隧道轮廓扫描系统,可实时调整钻孔参数,将超挖量控制在5%以内,显著降低初期支护材料损耗。”彭静桃说道。

据介绍,XZGT313BG拱架安装台车主要用于隧道拱架的快速、精准安装,提升了拱架安装施工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极大地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该设备通过机械臂精准定位,实现拱架串联后一次性安装,单榀拱架安装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20分钟,作业人员减少60%,且消除了高空作业风险。C7系列隧道多功能钻机具有探距长,可快速取芯的特点,能真实反映围岩情况。该设备通过排水泄压功能,有效释放围岩高应力;在瓦斯地层,其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系统可为施工安全保驾护航。

“机械化减人措施使得施工安全风险大幅降低,提升了隧道建设本质安全和核心竞争力,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事情。”彭静桃说道。

“关于机械化施工,您记忆最深刻的故事是什么?”

“我记得,那是一个雨夜,吉托隧道里传来的机械轰鸣声有点沉闷,康新高速TJ2-1项目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围岩等级突然变差,掌子面在爆破后出现了小范围的局部滑塌。尽管情况已经得到控制,但如何安全又快速地通过这个脆弱地带,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因为太危险,当时吉托洞长曾忠山担心再次坍塌,建议组织小分队,人工先进去‘抠’一遍,再用小型机具立架,这样慢,但踏实。当时气氛非常凝重,人工处理的话,需要8~10名工人,冒着风险进行至少6~7个小时高强度作业。我当时仔细检查了岩石的缝隙、渗水的位置,并且一一记下。”彭静桃说道。后来,他转向那台待命的多功能智能拱架安装台车前,对操作手赵师傅说道:“赵师傅,你的‘老伙计’,它的机械臂最长可以伸到多远?它的液压夹具有多大力?它不怕掉石头,也不怕累,用它。”后来用了不到4个小时,就完成了这项任务。如何安全、快速通过脆弱地带的难题,被多功能智能拱架安装台车解决了。

通过这次问题的处理,彭静桃意识到机械化施工替代的不是人,而是替人们避免了危险、低效和不确定性。这只是康新高速项目机械化配套施工中一个极其平凡的夜晚,这个由“人”与“钢铁搭档”紧密协作的细节,构筑了隧道工程安全、优质快速推进的坚实基础。彭静桃为他们拥有的技术和团队感到骄傲!

从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我们了解到的不单单是蜀道家园产业工人园、智能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机械化配套施工,我们还了解到折多隧道竖井。据了解,折多山竖井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呷巴乡,海拔高达4252.5米,年平均气温仅为0.65℃,竖井井口最冷月平均气温达到-9.46℃,最大冻土深度为1米,存在冻土及冰雪灾害,施工条件异常艰苦。折多山隧道的竖井建设对于突破高海拔施工难题、保障隧道通风及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走访完康新高速公路工程总承包指挥部时,王东说他在该项目上看到的最美画面,是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壮丽雪山的映衬下,康新高速公路建设现场,产业工人正挥汗如雨、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机械设备正大声轰鸣,工程建设的前进方向正在被有序凿开,云上天路就在不远的前方。在彭静桃的心里,在康新高速公路项目上的最美画面是,夜晚走进隧道,听到空气中那种独特的韵律——不是嘈杂的喧嚣,是一种低沉、稳定、充满力量的脉动。越往前走,声音愈发清晰:是液压系统沉稳的呼吸,是电机运转均匀的嗡鸣。他永远记得,在灯火通明的作业面上,那台三臂凿岩台车正展开全部工作臂的场景。它不像白天看起来那样笨重,在强光照射下,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如此优雅而精准。3支钻臂如同3位训练有素的舞者,在坚硬的岩壁上演绎着一场力的芭蕾。

推荐阅读

中国公路新媒体交流群

添加小助理,邀请入群~

作者/任燕

通讯员/马鳗 卢宇 陈玉萍

供图/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隧道公司

责编:苗挺节

校对:李贝贝

审核:谢博识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请点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