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赞!扶“智”更扶“志”

赞!扶“智”更扶“志”

从2005年到2025年,后安煤炭有限公司的爱心善举从未停歇,始终在温暖前行的道路上坚定迈进。

从最初的捐资助学到后续的就业保障,再到如今形成“人才反哺企业”的良性循环,这段温暖的篇章,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始终在用心书写。

学业帮扶落在“实”处

张爱,出生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一个偏远村庄,襁褓中便成为孤儿,在平鲁区儿童福利院长大。2022年,她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正当她为学费一筹莫展之际,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向她伸出援手——不仅及时送去助学金,更郑重承诺每年资助学费,直至她毕业,让她能够安心求学,无后顾之忧。

除张爱之外,后安煤炭有限公司这样的捐资助学事例不胜枚举。而捐资助学仅是其教育帮扶体系中的“一环”。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积极为学校捐赠学习、生活用品,设立定点教育激励帮扶基金,并深度参与地方“圆梦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仅“圆梦计划”一项,截至目前已累计资助困难大学生6702人次,资助总金额超过1800万元。截至目前,2025年资助困难大学生1019人,资助金额逾144万元。

“成长路上,我曾在黑暗中徘徊,是后安煤炭有限公司的关爱给了我希望之光,驱散了心中的阴霾。步入大学后,我定将这份关爱铭记于心,刻苦学习,用知识回报社会,让希望的火种代代相传。”就读于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的李红霞,深情道出许多受助学子共同的心声。

就业帮扶落在“准”处

王学栋是后安煤炭有限公司一名司机,家住在矿区附近的刘高登村。早在建矿之初,该公司便开始为他提供生活与学习上的持续帮助。这份温暖的帮扶一直延续到他大学毕业。2014年,王学栋大学毕业后,怀着感恩之心选择回到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工作。企业考虑到他的家庭实际,为帮助他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还为他的父母也提供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如今,他每每与人提起这段经历,都充满了感激:“矿上不仅给我们一家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还帮我们缴纳‘五险一金’。一家人能在一起上班,真的特别幸福。”

有类似体会的,远不止王学栋一人。在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工作已七年的李晓峰,也是其中的受益者。“我家住在矿区附近的杏园村。上学的时候,后安公司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了我特别多的帮助。那时候家里人还总为我的就业发愁,其实我心里早就做好了决定——毕业后回到后安公司。这里晋升渠道通畅,离家又近,我一直觉得生活特别有奔头!”李晓峰说。

“上学有盼头,就业不发愁”,这是后安煤炭有限公司就业帮扶工作的生动写照,且其帮扶边界仍在不断延伸拓展。该公司主动为社会弱势群体开辟就业渠道,尤其关注特殊群体的成长与发展。

该公司已与平鲁区儿童福利院达成长期就业合作意向,专门为福利院长大的年轻人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与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用“授人以渔”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高春花从小在平鲁区儿童福利院长大,目前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每一个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在她看来,毕业后不仅会回到熟悉的家乡发光发热,更会持续关注福利院的弟弟妹妹,希望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人找到人生方向与奋斗渠道,将爱心传递下去。

思想帮扶落在“稳”处

在每次资助困难学生时,后安煤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尚海都坚持不与受助人见面。他这样解释:“不管是资助还是捐助,都是想让孩子们能安心上学。等他们将来学成,能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不见他们,主要是不想给他们增加心理负担,更不想让他们背着‘欠人情’的包袱去读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企业用心回报社会时,社会也给予后安煤炭有限公司认可与赞誉。凭借在教育帮扶领域的卓越贡献,后安煤炭有限公司连续获得“尊师重教、捐资助学先进集体”“捐资助学爱心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类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资金高达1.36亿元。

多年来,后安煤炭有限公司不仅为无数困难学子铺就成长成才之路,更以创新的帮扶模式与深厚的感恩文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作者:王月祥 赵伟 版面编辑:樊菲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