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矿区那座250亩的黑色矸石山变成了果木葱茏的“绿色金字塔”,一直想去看看。
恰逢假日,我同家人驱车前往位于金沙江南岸宝鼎矿区的灰槽子矸石山。远远望去,一座棱角分明的金字塔形山体映入眼帘。我一时恍惚——这还是昔日光秃秃、黑漆漆的矸石山吗?绿色染满了整座山,清新的翠色让整座山灵动起来。
走近细看,16级平台梯次层叠,斜坡草木葱茏,有紫花苜蓿、爬山虎、山黄麻等植物。雨季前播撒的上千公斤草种,已绿意盎然。昔日的黑色矸石山如今变成美丽的花园、果园。4000多株芒果树长势良好,枝头结出累累硕果,压弯了枝条。青中泛黄的果实散发出阵阵幽香,叫人垂涎欲滴。
目前已治理的250亩矸石山是灰槽子矸石山的一部分。灰槽子矸石山曾是攀枝花最大的煤矸石堆场,堆存约560万吨煤矸石,堆出面积678亩、地表高差为100多米的矸石山。矸石山既污染环境,又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日渐成为宝鼎矿区人的一块心病。
转机发生在2017年。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信念,矿区人拉开了一场绿色革命大幕。他们将矸石山科学划分为生产治理区和永久修复区,拟定中长期规划,坡面种植景观林固土,平台种植经济林生绿。治理中,还先后拆除矸石山周边的企业。在整理形成的16级平台的斜坡面覆土约20厘米,种植各种植物进行护坡固矸。每棵芒果树之间种植牧草绿化,并铺设喷灌一体的半自动化供水系统。几年间,250亩矸石山终于披上绿衣裳,展露出迷人的容颜。
工龄30多年的矿区职工王师傅回忆,以前每到风季,矸石山全是扬尘,山下的职工家属深受其苦,家家户户关门闭窗。王师傅第一个加入到矸石山的生态治理中。“你看,右边这一片芒果树是我种的。做梦都没想到,我还能在矸石山上种芒果树。这座矸石山如今可是真正的花果山呢!”
矸石山的彻底治理,不仅使矿区生态得到修复。大面积种植的经济林,还为企业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真正集绿化、美化、观赏、创效于一体。矿区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草更绿了,矿区百姓的幸福感实实在在得到了提升。
整治后的灰槽子矸石堆场
其实,变化的远不止于一座山。这些年,宝鼎矿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规模沉陷区治理、“三供一业”改造、路网和管网改造……尤其是棚户区改造,筑起栋栋惠民暖屋,万户矿工欢天喜地迁入新居。高速公路也直通矿工家门口,半小时可达高铁站。
夜幕降临,矿区宝鼎馨苑、宝鼎怡苑、宝鼎金沙等几个新建小区里,秧歌队、曲艺队的笑声随花香飘荡。
我的几位同事,虽然退休后在外地或家乡买了房,但每到冬季,他们都会提前回到宝鼎矿区,晒着攀枝花温暖的太阳,回味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随后,我们又来到离矸石山不远的观音岩库区。站在库区远眺,但见宝鼎山苍茫、金沙江浩荡。曾经被煤尘笼罩的矿区,如今空气清新,植被茂盛。这座“绿色金字塔”,不只是一座山的蜕变,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
作者:马晓燕 版面编辑:王姿晴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