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全年最后一个季度,这既是全年工作收官冲刺之时,也是新一年工作谋篇蓄势之季。面对当前行业普遍内卷严重和新机的有量无利,掘金后市场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正是在此背景下,2025年10月10日,以“应势而为,直面寒冬”为主题的“工程机械后市场私董会”全国第17场“工程机械后市场(江苏)私董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本次后市场私董会由小松代理商江苏宁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协办,中机标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来自于江苏省工程机械主机厂代理商的管理层和后市场负责人,配套供应商等近40人莅临参加了本次后市场私董会。
本次活动邀请参加的主机代理商有:小松代理商江苏宁隆、卡特彼勒代理商利星行机械、三一代理商江苏力好、徐工代理商南京隆霆、柳工代理商江苏通源机械、迪万伦代理商力成源工程机械、中联重科代理商江苏工联机械等。此外,安百拓贸易有限公司、江苏常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欧力胜贸易有限公司、北京易起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法阁、江阴润冶重工和河南飞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无锡兄弟联盟、南京盖百氏、南京远和机械等主机厂和相关单位也安排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私董会主持人先由飞翔学校姜飞洋校长客串担任,中机标准高级合伙人冯刚先生随后主持了后市场热点话题的头脑风暴讨论环节。
互动环节由参会各代理商代表就后市场的现存难点痛点做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本次讨论话题包括:二手机出海和二手机发票问题;预防性维修、如何布局新能源的后市场、配件销售选择专职还是服务人员等。
主题演讲嘉宾分别为台州贝力特机械有限公司的大区经理曹文哲先生的“如何选择一款好的破碎锤”,广州汇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凯峰先生的“加长臂的海外营销之路”,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工程机械事业部总经理白纪东先生的“如何通过保险提高后市场收益”。
江苏私董会再次探讨了预防性维修的话题,在工程机械行业施工过程中,尤其是矿山或煤矿这种场景下,在大吨位挖掘机或大吨位矿卡宽体车等这种高价值、高强度运行的关键设备上,预防性维修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保障施工、控制成本和确保安全的生命线。
下面,将以矿山挖掘机为例,对预防性维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一、预防性维修的定义
预防性维修不是简单的“坏了再修”,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过度保养”。它的核心定义是:在矿山挖掘机发生故障之前,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周期或设备状态监测结果,主动进行的系统性检查、保养、更换和调整工作。其目的是主动识别并消除潜在的故障隐患,防止设备在生产中突然停机或性能劣化,从而将维修行为从“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管理”。对于矿山挖掘机而言,这意味着:
1、它不是事后维修。等待回转支承卡死、发动机拉缸或液压泵损坏后再进行的大修。
2、它不同于定期维修。 虽然包含定期元素,但更高级的预防性维修会基于设备实际工况(如工作小时、负载率、油液污染度等)进行动态调整。
3、它是设备状态维修的基础。通过日常点检和精密诊断,捕捉故障的早期信号。
预防性维修的核心理念是在最小的故障萌芽期,以最低的成本介入,避免其演变成严重的、连锁性的破坏性故障。
二、预防性维修的必要性
矿山挖掘机的工作环境极端恶劣(高粉尘、大载荷、连续作业),其停机成本异常高昂。实施预防性维修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障生产连续性,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1)减少非计划停机: 矿山是流水作业,一台主力挖掘机停机可能导致整个采掘、运输链条中断,损失以每小时数万元计。预防性维修将不可预测的突发故障,转化为可预测的、计划内的短暂保养窗口。
2)提高设备可用率: 确保设备在需要时能立刻投入生产,直接提升矿山的生产能力。
2、显著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1)避免灾难性损坏: 一个价值几百元的先导滤芯堵塞未及时更换,可能导致数万元的液压主泵损坏;不及时检查履带张紧度,可能导致引导轮、支重轮和履带板的连锁磨损,维修成本高达数十万。预防性维修是“小钱办大事”。
2)延长设备寿命: 通过持续的精细保养,使发动机、液压系统、结构件等核心部件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大幅延长整机使用寿命,延缓资产折旧。
3)控制维修成本: 计划性维修可以提前备件,避免紧急采购的高额费用,并便于控制维修人力和时间成本。
3、最大限度保障作业安全
矿山环境安全风险极高。预防性维修能有效避免因制动失灵、结构开裂、液压管爆裂等导致的严重安全事故,是对操作手和现场人员生命安全的首要保障。
4、保持设备残余价值
一台拥有完整、可追溯的预防性维修记录的二手挖掘机,在二手车市场上能比同类设备溢价15%-30%。这直接体现了预防性维修对设备价值的保护作用。
5、优化配件与库存管理
基于预防性维修计划,可以更精准地预测配件需求,实现合理的库存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同时确保关键配件在需要时可用。
三、预防性维修的操作步骤
结合矿山挖掘机的特点,一个高效的预防性维修体系应包含以下步骤,形成一个持续的PDCA循环:
第一步:基础信息建立与数据分析
建立设备档案: 为每台挖掘机建立“一生一档”,包括型号、序列号、购置日期、所有维修保养记录、故障历史等。
分析工况与历史数据: 研究该设备在矿山的特定工况(如挖掘硬度、装车频率、环境温度等),并结合历史故障数据,识别出薄弱环节和高风险部件。
第二步:制定分级维修计划
这是预防性维修的核心。应根据不同周期和深度,制定分层级的计划。
1、日常和班前检查:
A 执行者: 操作手。
B 内容: 绕机检查(有无漏油、异响、结构件裂纹),检查液位(机油、液压油、冷却液),检查仪表盘报警信息,测试主要功能(行走、回转、举升等)。
C 工具: 检查表。
2、定期保养:
A 执行者: 维修技师。
B 依据: 主要按工作小时或日历时间,并参考设备制造商建议和实际工况进行调整。
3、内容分级:
一级保养: 更换机油、机滤、柴滤,清洁空滤,检查调整履带张紧度。
二级保养: 在一保基础上,更换液压油滤芯、先导滤芯,检查回转减速箱和行走减速箱齿轮油,润滑各销轴。
三级保养: 更全面的油液更换(如液压油)、性能检测(如发动机气缸压力)、关键结构件的无损探伤。
4、基于设备状态的预测性维修:
A 执行者: 专业诊断工程师。
B 工具与技术:
第三步:计划执行与过程控制
工单管理: 使用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生成工单,明确任务、标准、所需配件和工时。
标准化作业: 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确保每位技师的操作规范统一。
质量验收: 维修完成后,必须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问题已解决,性能达标。
第四步:记录、分析与持续改进
完善记录: 将本次维修的所有信息(更换的配件、发现的异常、工时等)详细录入设备档案。
绩效分析: 定期分析关键指标,如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修复时间、总体维修成本等。
反馈优化: 根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保养周期和内容。例如,如果通过油液分析发现液压油在2000小时后仍状态良好,就可以考虑将换油周期从2000小时延长至2500小时,实现按需保养,避免浪费。
总结:对于矿山挖掘机而言,预防性维修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性投资。它从一个简单的“保养”概念,上升为一套融合了数据驱动、状态监测、标准化流程和持续改进的现代化设备资产管理体系。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层的重视、流程的严格执行以及一线操作手和维修团队的共同参与。建立起这样一套体系,您的客户才能真正从这台钢铁巨兽身上获取最大化的价值和回报。
作为一个聚焦工程机械后市场领域的民间公益活动,“工程机械后市场私董会”将继续秉持“价值成长、协同共生”的理念继续举办,积极推动主机厂以及主机厂代理商和社会化优秀后市场企业的深度融合!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