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焦煤集团销售公司华兴公司孝义配煤基地原料煤堆场里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山西焦煤集团实施“配煤优势”战略的典型,孝义配煤基地以标准化、定制化、智能化为手段,积极践行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
产品稽查合格率达99.3%
“原料煤是配煤的基础,基础差了后面全白费。”站在原料验收区,孝义配煤基地原料采购负责人王蒙指着正在检测的煤车说。
这里的每一批原料煤都要做到身份证式检查,产地、煤种、水分、挥发分等12项指标,全都要录入数据库。
“1月至8月,煤矿直接采购比率为82%。我们一直坚持‘源头直接采购+按需求采购’策略,将原料品质波动控制在3%以内,为定制配煤打下坚实基础。”王蒙说。
在孝义配煤基地质量研究中心,“科学严谨 精益求精 勇于创新”的标语格外醒目。
孝义配煤基地质检中心主任张小平翻开质量管控台账,向笔者展示,每一批成品煤的检验过程都被清楚地记录在册。厂检是生产线上的首道关口,每20分钟抽样检测一次关键指标;内控依靠实验室精准计算,利用设备进行全面分析;稽查则由华兴公司督查组随机抽检。厂检、内控、稽查三道防线环环相扣,严把质量关,绝不让不合格产品流出。
1月至8月,孝义配煤基地产品稽查合格率达99.3%,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在山西焦煤集团各个配煤基地里持续排名第一。
“这份成绩靠一点一滴积累而来。”张小平一边说,一边翻开8月的记录,其中一批煤样灰分偏差了0.1%,台账里详细记录了处理措施,微调原料配比后,方案马上得到优化。
“对客户负责,差一点都不行。”张小平说。
CSR检测时间缩短至24小时
“以往,客户检测CSR(焦炭反应后强度)得等两三天,现在24小时就能出结果,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调整生产计划。”张小平指着实验室里的设备倍感自豪。CSR是衡量焦炭热性能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高炉效率。传统CSR检测时间长,一直是行业难题。
今年3月,一家钢铁企业客户提出“缩短CSR检测周期”的需求。孝义配煤基地质检团队琢磨,能不能先用数据模型模拟,再用小型设备验证?他们收集了近2年的1.2万组检测数据,分析灰成分元素和CSR的关联,构建了灰成分分析模型,并利用实验焦炉小批量炼焦验证,不断调整参数。
“最忙的时候,我们连续一周泡在实验室,每天比对20多组数据。”张小平说,最终将模型的误差控制在2%以内,“现在,客户下单后,我们先用模型预测,再用实验焦炉验证,24小时内就能提供准确数据。客户都说咱们效率高。”
能做到这些,离不开硬件升级。今年,孝义配煤基地新增X荧光光谱仪等设备,可检测指标从15项增加到23项,精度提高40%。
“以往,测微量元素需要外送检测。如今,在基地就能检测,积累的数据还能优化配煤方案。”张小平打开电脑,客户的定制清单一目了然:有的客户要求低硫低灰,CSR≥65%;有的客户对肥煤吉氏流动度有要求,以增加配煤炼焦包容性……相应的方案里标着配比、数据和客户反馈。
“我们的配煤生产,并非固定配比的‘预制菜’,而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为客户提供最‘合胃口’的炼焦原料煤。”张小平说。
定制订单占比50%以上
“上周,河北的钢厂为提升焦炭质量,需要调整配煤方案,提高了原料煤的热强度要求。我们仅用3天就拿出了新配方。”孝义配煤基地运营主管张明杰说。客户档案不仅记录了订单信息,还包括高炉参数、生产节奏,甚至季节用煤的特点。“客户需要的不仅是煤,还有‘煤能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张明杰道出客户的深层次需求。
这种菜单式服务是孝义配煤基地从一开始就明确的方向。华兴公司副总经理张敏介绍,他们通过“标准化配煤+定制化生产”,已形成了12类基础方案,覆盖焦化、钢铁等行业。“客户就像点菜一样提出需求,比如适合捣固焦炉,或者硫分≤0.6%、挥发分在28%至30%之间,我们按照需求调整配方。1月至8月,孝义配煤基地定制订单占比50%以上,复购率提高到92%。”张敏表示。
“用这儿的煤4年了,指标稳定、响应也快。上次临时要调整硫分,当天,孝义配煤基地就修订了方案。这样的服务让人心里踏实。”河钢集团客户代表焦帅核对报告后给出评价。
作者:李静 版面编辑:鄢丽娜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