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17级风浪前的阻击

17级风浪前的阻击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直扑广东,强风、暴雨、巨浪、高潮、洪涝“五碰头”,降雨落区与前期暴雨洪水发生区域高度重合,防汛防台风形势异常严峻。

数据显示,台风最大风力17级以上,7个市出现特大暴雨,珠江口外海出现10米以上狂涛,30个潮位站出现超警戒潮位且有4个超历史实测最高值,11条河流14个站点发生超警戒洪水,沿海城市遭受严重灾害损失。

面对这场风雨大考,广东水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硬举措,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一道道坚固屏障,实现了“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防御目标,最大程度降低了台风、暴潮和洪涝灾害影响,最大程度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闻“风”而动

防御部署跑在风雨前

在“桦加沙”生成发展期间,广东刚刚送走台风“米娜”。9月20日,当“米娜”停编影响减弱时,广东省水利厅高度关注“桦加沙”的潜在威胁,维持水利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严阵以待。

随着台风步步紧逼,应急响应级别不断提升。9月21日,广东省水利厅提前印发《关于做好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的通知》;22日、23日,应急响应迅速提升至Ⅱ级、Ⅰ级。广东水利系统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广东省水利厅严格执行厅级领导干部24小时双人值班带班机制,全厅干部职工全员投入防汛防台风工作。水文预报预警、山洪监测预警、工情监控等10个值班专岗约60人坚守岗位,全天候监测风情、雨情、水情、工情,滚动会商研判,有力有序开展防御工作。

广东省水利厅防汛值班室在讨论台风发展登陆路径

9月22日晚,广东省水利厅会议室灯火通明,全省水利系统抗击18号台风工作会议正在召开。大屏幕上,湛江、茂名、阳江、江门、珠海等11个地市水利部门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接受调度,防御指令直达一线,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广东省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

广东省水利厅严格执行“456”水利预警机制,强化双重“叫应”闭环管理,以“一市一单”形式向21个地市下发1380个风险点清单,累计发布洪水预警96次,发送预警短信33万条,派出应急监测队67支次613人次,开展水文应急测验874次。全省共处置山洪灾害编号预警125个,向公众发布预警短信1亿余条,针对山洪灾害指导各地提前转移1.3万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科学调度

水利工程发挥关键作用

面对超强台风,广东省水利厅坚持精准预测预报预警、精细调度水工程、精确落实防御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

台风影响前,广东省水利厅组织对各类水利工程开展拉网式排查,水利工程“三个责任人”全部上岗履职,临灾前再查一遍。全省共出动约9.45万人(次)巡查水库3.36万座(次)、5.68万人(次)巡查堤防2.01万段(次),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惠州市水利局检查防汛现场

防御风暴潮是此次防台风工作的重中之重。广东省水利厅组织水文、工情等多方力量联合开展风暴潮预报、潮情测报和海堤风险研判,制作风暴潮风险“一张图”发送各市。对排查发现的16宗有漫堤风险的海堤,全部落实防水挡板、堆叠沙袋等加固措施,并加强巡查防守和临时转移人员等安全管控措施,坚决守住沿海第一道关口。

“四个紧盯”策略在防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 紧盯水库安全,密切监控水库运行情况,加强水库大坝、溢洪道等关键部位巡查和应急处置。

  • 紧盯堤防安全,对23个险工险段“一市一单”提醒,督促做好防范准备;涨水的河流实行24小时值守巡堤查险,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险情。

  • 紧盯中小河流行洪安全,利用台风登陆前的窗口期,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重点对河道内阻水片林、高杆作物等情况再查一遍,确保行洪畅通。

  • 紧盯涉水在建工程安全,组织全省830宗在建水利工程停止一切施工作业,撤离施工人员6万余名。

在台风降雨来临前,督促因前期拦蓄洪水超汛限运行的400余宗水库全部降至汛限水位以下运行。在台风影响前的关键窗口期,科学调度全省232宗大中型水库预泄腾库4.06亿立方米,江门潭江、阳江漠阳江、茂名袂花江等沿线梯级电站预泄预排,降低河道水位1—2米,为迎洪备足了空间。

台风降雨来袭后,统筹调度全省244宗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6.5亿立方米,实时跟踪强降雨落区,滚动分析水工程调度运行情况。特别是淡水河流域纳雨能力较强的清林径、松子坑、鸡心石等水库全力拦洪,有效减轻下游压力。

在防御一线,科学调度成效显著。面对潭江干流长沙站预计出现2.9米左右高潮位、三江口潮位站实测2.81米超历史最高潮位的紧急情况,江门市通过联调联控,有效化解潭江洪水和西江风暴潮双重威胁。通过潭江流域综合调度,沿线潭江上游6座拦河水闸运用“先泄后拦、错峰调蓄”,将洪峰水位从预测的2.9米降至2.55米。通过实施城区流域统一的水系联调联控,城区调降主干河道水位达2.35米,成功拦挡超历史纪录风暴潮;新会区水利技术人员紧急处置尚未具备启闭条件的上沙河、黄鱼滘水闸等,以“硬屏障”阻挡外江暴潮倒灌,闸门内外水位差最高达2米,确保围内堤防无一处漫顶。

向险而行

水利尖兵筑起钢铁长城

在这场抗击超强台风的硬仗中,广东水利人闻令而动、向险而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广东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工作人员进行流量测验

精锐尽出,技术力量直达一线。 广东省水利厅迅速动员省级水利抢险队78支共2183人做好准备,针对重点防御区域增派143名精锐力量。5个专家组60余名专家、7个工作组30名技术骨干火速奔赴云浮、江门、阳江、茂名、湛江等防御前沿,现场指导水工程调度和应急抢险,据统计,全省水利系统累计派出1.1万个工作组共3.6万人(次),为一线防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广东省水利厅调派防汛抢险物资

物资前置,保障体系高效运转。防汛物资保障是抢险救灾的基础。自9月22日起,广东省水利厅先后调拨1500余万元抢险物料、抢险机具、救生器材等防汛物资,精准前置到沿海重点地市。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紧急增派6台套大排量排水单元驰援茂名、湛江、阳江三地。粤西及沿海各市县同步预置本级防汛物资约9000万元,构建起充足的物资保障体系。

还有一道看不见的屏障,是一群通讯尖兵在默默筑牢。在漠阳江边,广东省水利厅应急通信大队顶着10级阵风持续作业,调试修复故障视频监控设备,依托卫星通信设备、无人机等,将台风登陆点海陵岛的视频画面实时传回,为防汛防御决策部署提供重要支撑。

在风雨最大的地方,总有水利人逆行的身影;在险情最重的区域,总有水利人坚守的足迹。阳江四围泵站柯绍庆等人成功处置泵站关键设备险情后,在归途中被狂风掀倒而受伤,其中柯绍庆头部流血,左臂肩关节脱臼。手术后躺在医院的他却表示,遗憾的是不能参与救灾复产。深圳宝安排水公司燕罗分公司水闸员工刘诚、邹志豪坚守一线岗位,在巡查时成功救助了一名落水女子……

如今,风雨渐歇,一场大考已过。广东水利系统经受住了超强台风的考验,最大程度降低了台风和洪涝灾害影响。

当前,广东水利系统正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加快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尽快恢复防洪(潮)功能,确保安全度汛。同时,对台风防御的全过程进行复盘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查找薄弱环节,持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来源:广东省水利厅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