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首个“新能源+重载铁路”融合供能系统——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网—源—储—车”协同供能系统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这一系统成功实现新能源发电与铁路供电的深度融合,为轨道交通绿色用电提供了新方案。
据了解,研发并应用“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包神铁路具有独特的优势。包神铁路地处我国“三北”地区,沿线风、光等新能源资源丰富,平均风速及风功率密度高,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5500兆焦/平方米至6500兆焦/平方米。同时,包神铁路线路高差起伏大,牵引能耗大、再生制动量大,节能降耗需求迫切,2020年总耗电量3.56亿千瓦时。此外,包神铁路线路全长303千米,含7座变电所、6座分区所,运营多种车型,具备工程实施条件。
该系统采用“传统电网+光伏发电”并行供电的方式。当火车运行时,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经过智能调节后,汇入铁路供电网络。该系统中配备了储能设备,在太阳能发电过多或列车制动时,可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再释放使用,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包神铁路已完成6座牵引变电所和1座分区所的升级,建成覆盖303千米线路的协同供能示范工程。该系统具备光伏发电接入铁路电网、回收利用制动能量、平衡用电负荷等功能。
该系统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提供740万千瓦时绿色电能,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800吨。
来源 | 中国煤炭报
编辑 | 徐赫阳
更多资讯/分析/解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