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百年企业披“新甲” ,增智向绿添动能

百年企业披“新甲” ,增智向绿添动能

近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河南能源集团焦煤公司焦作神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华重机)凭借其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效,成功获评河南省绿色工厂。

从1910年建厂时的煤矿修理厂,到如今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工程安装、运维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神华重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绿色转型为路径,书写着百年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答卷。

绿电赋能,跑出减排加速度

走进神华重机厂区,映入眼帘的便是车间屋顶由光伏板构成的“绿色电站”。这正是神华重机绿色转型的一个鲜明标志。

这个建在厂房屋顶上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共安装14310块单晶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8.37兆瓦,年均发电量约900万千瓦时,所发电量全部供给焦煤公司自用,实现绿电就地消纳。据统计,1月至8月,该项目已累计发电600多万千瓦时,为企业节省电费支出260余万元。

为确保光伏发电项目高效稳定运行,神华重机与焦煤公司供电处签订电站维护服务合同,配备专业运维团队,建立“日常监控+定期巡检”的管理机制。“我们每周都会登上屋顶检查组件状态,清理积尘和杂物。”该项目运维班班长田鹏介绍说。

作为百年制造企业,神华重机以“绿色智造”为突破口,打造“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链条低碳体系。在硬件上,通过采用先进节能设备、优化工艺降低能耗;在管理上,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分析能耗与性能两大核心数据,进行智能决策与调度。

“我们利用6万多平方米厂房屋顶资源建设光伏电站,仅此一项,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973吨,节约标准煤2952吨。”神华重机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小展说。

智造矩阵,催生发展新动能

在智能车间,焊接机器人挥舞机械臂精准作业,激光切割设备自动运行,数字化看板上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由智能设备组成的智造矩阵,成为神华重机职工最得力的智能“同事”,推动着生产深刻变革。

在神华重机第五车间,以往老师傅需耗时一整天才能完成的30米长焊缝作业,如今焊接机器人仅用3小时,即可高质量完成。

“人工要干1天,机器人只要干3小时。”第五车间主任霍震海指着运行中的智能化设备介绍,“现在,我们的工人已从操作者转变为‘指挥官’,主要负责编程管理、工艺参数优化与质量审核,焊接机器人则承担高重复性、高精度的任务,真正实现了人机协作、优势互补。”

铸造车间党支部书记陈鑫向笔者展示了铸造工艺智能仿真系统:“利用这套系统,我们可以在电脑上模拟整个铸造过程,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缺陷,优化工艺参数。这不仅省去了实体试样的制作成本,还将研发周期缩短了50%以上。”

该车间一线职工李甜甜深切感受到这种变化:“我的角色已从传统的操作工转变为系统程序管理员。虽然对技术理解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但工作环境改善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个人成就感也更强了。”

今年前8个月,神华重机订单金额突破8000万元,其生产的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再制造产品,在质量与性能上均已比肩甚至超越原型新品。

节支降耗,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遍布厂区的智能电表和流量计,以毫秒级精度实时采集水、电、气的消耗数据;大数据分析平台精准识别高能耗环节,并及时进行节能调节,有效降低生产能耗。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神华重机通过节能降耗与资源循环利用双轮联动,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神华重机制定废料高值化方案,通过对机加工产生的铁屑进行统一回收处理,替代部分高价熔炼废钢,使每吨铁屑“身价”由数百元提升至数千元。在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铸件日产量由4.2吨增加至10吨,增幅超过130%。

“如今,材料用得越来越精细,废料少了、产量反而提高了。绿色生产不是光投入不见效,而是真能创造效益!”老师傅姬生文一边整理刚回收的旧件,一边感慨道。

此外,神华重机还与焦煤公司物资供应处及各矿井建立协同机制,大规模回收报废设备与积压物资,成功盘活内部资源。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神华重机已调剂利用库存废钢1800吨,减少直接支出超400万元。

在一系列精细化管控与技术创新措施加持下,今年前8个月,神华重机总产值突破1.3亿元,人均月收入同比增长20%。

“工资涨了,环境好了,干活自然更带劲!”神华重机青年职工李文俊笑着说,“绿色制造不是遥不可及的理念,而是可见、可感、可共享的发展成果。”

作者:杨志匡 赵鑫 版面编辑:张翔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