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加入微信榜单,请点击↑↑↑
9月27日5时49分,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北纬34.91度,东经104.58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6时28分,定西市漳县(北纬34.87度,东经104.55度)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多地震感强烈。地震发生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迅速启动公路交通抗震抢险救灾Ⅲ级应急响应,全省公路系统争分夺秒核查路况,全力防范次生灾害,坚决扛起保障抢险救援通道安全畅通的重任。
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震后,定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立即启动地震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对辖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对管养的国省干线高边坡、高挡墙、桥梁以及临水临崖、地质灾害易发等重点路段进行全方位排查。仔细检查了路基路面是否有开裂、沉降、隆起,边坡是否有坍塌、松动迹象,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桥隧结构是否受损等情况,确保通行安全。
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第一时间组织所属各养护单位的桥隧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组建震后排查小组,全面开展公路设施受损情况排查。各养护单位聚焦12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共1393.778公里管养路段,采用“无人机航拍+人工徒步勘察”模式,开展拉网式排查。此外,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还联动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对辖区内养护监管的高速公路开展专项震后排查,确保震后道路安全畅通。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同步集结对外援助应急队伍,全面检修30台辆应急机械设备,高效做好对外驰援准备工作。
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天水分公司排查人员克服清晨低温与余震影响,采用“徒步细查+车辆巡线+视频轮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核查路面是否存在沉降、裂缝,桥梁支座是否位移、梁体是否开裂,隧道衬砌是否渗漏水,高边坡是否有浮石松动等隐患,确保“不漏一段路、不落一座桥、不缺一个隧道”。
在辖区所有收费站开辟应急抢险专用车道,各收费站通过设置醒目标识标线、开辟专用通道入口,明确区分应急车辆与社会车辆通行区域,并安排专人24小时现场值守引导,确保救援车辆“即到即通、无需等待”,以最快速度搭建起抗震救灾物资运输与救援力量投送的“绿色通道”。
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兰州分公司在兰州东、兰州南等通往陇西的重点收费站,快速完成应急抢险专用通道布设,设置醒目标识并安排专人值守引导,对救援车辆、物资运输车实行“优先通行、快速通过”政策 。同时通过可变情报板实时更新救援通道信息与路况动态,确保出行指引精准高效。
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迅速组织对运营公路隐患进行排查。各公路运营公司积极响应,组织专业人员及设备,对运营公路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康略项目公司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半小时内组织各单位投入到应急排查中,在康略(陇南康县至陕西略阳县)高速“一路四方联勤群”发布紧急检查通知,明确巡检重点和责任分工。专业巡检队率先出发,赶赴公路沿线开展巡查。各养护单位按指令上路,协同投入排查工作。
康略项目公司监控分中心全程通过视频系统进行实时调度,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排查机制。养护单位重点对大型桥梁、互通立交等关键节点进行针对性检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监控中心利用全线视频设备,持续关注桥面、边坡状况及通行动态,并通过情报板和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路况信息。此外,康略项目公司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布排查现场图片和工作动态,增强信息透明度,提升公众出行安全感。
甘肃二车高等级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闻震而动、迅速响应,立即组织土建养护单位、机电维护单位及巡检队开展震后公路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排查采取“人工+智能”模式,并充分发挥“视频巡查+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重点对所辖路段的路基高边坡、桥梁、隧道、涵洞及交通安全设施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全覆盖、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全力确保路网运行安全畅通。
截至9月27日12时,已累计投入巡查人员12人次、车辆3台(次),排查桥梁28座、隧道两座、高边坡14处、高填方8处。经排查,二车公路未发现桥隧结构损伤、功能异常等安全风险隐患问题,道路通行正常。
推荐阅读
来源:甘肃交通运输、天水高速公路、环兰高速畅行服务、甘肃二车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甘肃彭大高速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责编:李贝贝
校对:闫可欣
审核:余大鹏 苗挺节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 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