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中国铁建2025年“品质铁建 云上观摩”线上开放日活动顺利举办。活动紧扣全国“质量月”主题,通过线上直播,集中展示五大领域标杆工程的建造质量与技术实力,与云端的观众共同见证中国铁建以“硬品质+软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国铁建党委常委、副总裁陈志明代表中国铁建寄语。他指出,此次活动是中国铁建以数字化、智能化方式全面展示“品质铁建”实践成果的有力举措,通过智慧工地、绿色建造、智能装备等应用场景的集中呈现,不仅展现技术创新的硬实力,更传递中国铁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牌理念。未来,中国铁建将始终秉持“诚信创新永恒 精品人品同在”的价值观,持续打造更多精品工程、绿色工程、智慧工程,为国家建设贡献铁建智慧、铁建力量。
直播活动主会场设在中铁建设四方书院
直播中,观众跟随镜头,近距离感受中国铁建在市政交通、跨海大桥、水下隧道、医疗建筑、精品地产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质量管理成果。来自中铁十一局、中铁十四局、中国铁建大桥局、中铁建设、中铁地产的工程师们与观众热情互动。
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中国铁建2025年
“品质铁建 云上观摩”线上开放日活动
看直播不过瘾?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回顾
这些高质量工程
共同见证铁建品质
第1站
揭秘“智能建造密码”
上海市域铁路示范区线工程
上海市域铁路示范区线全长52.4公里,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门户线,对促进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中铁十一局参建的示范区线4标控制性工程拦路港大桥全长383.5米,主跨达200米,是国内市域线最大跨度连续混合梁桥。
项目团队以智能建造与工艺创新为抓手,在主墩支座施工中采用弹性约束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有效应对温度伸缩与地震冲击。钢箱梁采用工厂化标准制造,通过参数化编程方式,自动生成焊接程序,利用三维视觉焊接机器人、三维激光切割机等智能化切割、焊接、加工手段,保障钢结构加工质量。吊装则通过BIM+3DMAX+等比例缩小模型提前模拟施工,实现钢箱梁吊装毫米级精准对接。此外,抹面机器人、安全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实景建模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第2站
闪耀大湾区的世界级桥梁工程
万龙大桥项目
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万龙大桥位于广州南沙,是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世界首座椭圆钢桥塔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主桥全长1150米、主跨608米。建成后将构建多式联运立体网络,提升南沙港区辐射能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桥塔取岭南镬耳屋传统意象,独特圆环造型宛若半入云层的皓月,与水波相融,兼具岭南风格与现代美学。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深度融合BIM与数字孪生技术,辅以自研智能吊装系统;采用智能温控系统,保障主墩承台施工质量;运用无损检测技术,把控焊缝质量安全。相关技术应用有效解决传统建造模式中质量控制难、安全风险高、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
第3站
多项创新技术铸就“水下长城”
海太长江隧道项目
海太长江隧道是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北起南通、南至苏州,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中铁十四局负责的右线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国产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于今年4月始发掘进,9月初进入江底水域穿越关键施工阶段。
“江海号”攻克九大系统难题,创新应用主驱动状态监测系统等智能化装置,可实时感知运行状态实现精准控制,从容应对超长距离、超高水压、复杂地层掘进。隧道敞开段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团队经数十次试验,严选原材与模板,配合“冬盖棉夏淋冰”智能温控全天候精准养护,实现“滴水不漏、内实外美”的艺术级工程品质。内部结构预制件依托第五代智慧工厂,达成全线80%超高装配率,通过机器人集群、AI视觉与三维激光技术智慧预制,以毫米级精控打造零接缝流畅线型,呈现“天成之境”隧道新美学。多项创新技术为“水下长城”高质量高效率建造提供坚实支撑。
第4站
匠心童趣:治疗也治愈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国际医疗基地院区
中铁建设承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国际医疗基地院区项目位于河北保定,总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000张,同步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对深化京津冀医疗在儿科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团队充分发挥EPC总承包优势,从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以及后期运营维保增值服务,开展全链条质量管理。他们应用BIM技术,对工程整体进行全专业建模,解决碰撞问题约1100个,拓展地下空间使用功能1.5万平方米,打造色彩鲜艳的“裸顶”综合管线。通过运用Tekla三维建模技术,实现两根19.2米高“天空树”形态钢结构立柱的“零误差”构件加工,在拓宽医疗空间的同时,营造“童趣”氛围,打造“花园式”“乐园式”儿童友好型现代医疗空间。
第5站
匠心筑家:“好房子”看得见
长沙花语江南项目
中铁地产长沙花语江南项目位于天心区核心板块,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分两期开发,含28栋住宅及幼儿园配套。
项目团队结合中铁地产产品设计标准化4.0要求,将岳麓书院人文底蕴融入社区营造。首开前高标准呈现“5+2”实体展示区,通过工序样板间工艺展示、交付实测数据公示,实现质量可视化,以实景承诺展现品质承诺。施工中广泛应用全砼现浇外墙、拉片铝模、激光平整等新工艺,并引入BIM技术、“智慧工地”平台及实测实量机器人等智能化手段,将平整度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公区光源采用光伏板蓄能供电,实现绿色节能;创新实施三级质量管控机制与标准化管理,实现从施工到交付的质量穿透式管控。
2024年,该项目获评长沙市“十大好房子”,并承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全国性现场观摩,获得业内认可。
品质铁建
连通世界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