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丝路新枢纽 铁轨筑蓝图 中川机场环线铁路投运半年 构建空铁联运新格局

丝路新枢纽 铁轨筑蓝图 中川机场环线铁路投运半年 构建空铁联运新格局

图片

2025年3月20日,新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线铁路(以下简称“环线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截至9月20日,这条串联起交通枢纽与区域发展的“黄金线路”已平稳运行半年。半年来,甘肃铁投地方铁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认真落实甘肃铁投集团要求,以“安全高效、智慧绿色、服务民生”为运营理念,会同兰州铁路局集团公司在运营安全、运输效能、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起高效便捷的“空铁联运”新通道,成为助推区域经济活力释放、服务甘肃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效能提升:数据见证新突破,枢纽效能持续释放

半年来,中川机场环线铁路依托“空铁联运”优势,旅客运输与铁路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成为连接机场与城市、促进区域人员流动的关键纽带。铁路客运量随暑运、旅游旺季持续攀升,截至8月底,累计开行列车3428对,累计发送旅客103.90万人次,旅客到达量142.7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2054千人公里。“五一”黄金周期间,日均开行列车达31对,七、八月份为甘肃省旅游旺季与暑运高峰叠加,环线铁路高效承接来甘游客运输需求,日均旅客发送量7663人次、日均旅客到达量10415人次,有效发挥了交通枢纽的集散作用,铁路清算收入明显好于预期,运营效益稳步释放。

在运营成本控制与能源利用上,公司会同运营单位开展精细化管理,推动铁路运行“降本增效”,自5月份参与电价市场化交易后,机车牵引用电综合电价持续下降,8月份综合电价较3月份下降74%。生产生活用电方面,通过关闭非必要电源、实施精细化管理,持续强化能源管理,降低用电成本。

服务提质:温情守护畅行路,便民服务显温度

半年来,公司积极配合铁路运营单位用心用情精细管理、贴心服务,守护每一位旅客的平安出行,让旅客在出行中感受到温馨、专业的服务体验,真正实现了“服务提质”的目标。

中川机场东站凭借与T3航站楼“零距离”换乘的独特优势以及便捷高效、持续优化的空铁联运服务流程,让旅客轻松实现“丝滑转场”,大幅节省旅客出行时间,显著提升了枢纽整体运行效率。针对暑运“超饱和”客流,车站采取前置引导分流、动态响应调整、重点群体帮扶等措施,在关键节点增设引导员,分流向、分车次引导,对重点旅客提供全程护送服务,避免拥堵。

在持续做好高位运行客流服务的同时,中川机场东站顺利完成新兵运输任务,从到达至出站环节专设“新兵运输绿色通道”,实现全程引导、路线清晰、动线顺畅,在车站候车区专设服务点供应热水,用贴心服务传递对入伍新兵的重视与敬意,确保运输工作的有序进行。

中川机场东站服务团队强化培训考核,常态化开展礼仪等业务培训,规范“微笑服务、文明用语、手势指引”,创新“手绘全国铁路示意图”练习,精准解答旅客问询,提供专业高效服务。保洁、巡防等“隐形守护者”默默奉献,共同守护出行环境,展现团队协作精神,彰显车站为民温度。

安全筑基:织密立体防护网,护航平稳运营

安全是铁路运营的生命线。半年来,公司和运营单位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首位,构建起全链条、多层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完整、责任落实”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环线铁路运行安全通畅。

公司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支委会、安委会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警示教育,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持续完善委托运输模式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相关单位安全管理边界。深化双重预防机制,会同相关单位深入铁路沿线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在车站开展多次应急演练,邀请专家开展桥隧病害整治培训,提升应急能力,夯实安全基础。在汛情期间,组织有关单位深入防汛一线开展隧道排查、地灾防治工作,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预警联动机制,加强现场值班值守,实现平安度汛。

运营单位在站台、车门处张贴警示标识,循环播报安全提醒,强化现场安全提示,与120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快速响应突发健康状况,确保旅客突发健康状况时能够快速响应,开辟“生命通道”,为旅客安全保驾护航,保障全过程安全平稳有序。

展望未来:聚焦优化升级,释放枢纽新价值

作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张高铁引入机场的重要配套设施,环线铁路投运以来,在构建“空铁联运”格局、提升枢纽功能作用、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呈现出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安全、高效、创新、协同”为导向,不断提升环线铁路运营品质与服务能力,让这条“枢纽新线”更好带动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引擎作用,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贡献“铁路”力量。

供稿:地方铁路公司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