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中国中铁以“建造+保障”双答卷 护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中国中铁以“建造+保障”双答卷 护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图片

图片

19日,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郑州正式拉开帷幕。这是该项“国字号”赛事首次落地中西部地区,不仅成为全国顶尖技能人才比拼技艺的最高舞台,更是国家推进“技能强国”战略、助推中部崛起的重要窗口。

在这场高水准赛事的背后,中铁七局以“铁军速度”与“匠心品质”,承担起主场馆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及配套酒店的施工总承包任务,并以全方位保障服务践行国企责任,用“建造保障”的双重角色,展现出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发展的硬核担当。

以“中铁速度”造场馆

锚定中部崛起会展新坐标

国赛主场馆—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及配套酒店

面对极限工期与复杂工程难题,中国中铁2000余名建设者迎难而上,不仅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更弥补了中西部在“大型专业化会展设施”领域的短板,为中部地区承接国家级盛事、激活技能经济与会展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与时间赛跑

刷新行业纪录

项目团队以60天完成1.8万吨钢结构吊装、90天实现10万平方米主体结构封顶、398天全面竣工,不仅创下中国中铁在建筑央企中率先交付的佳绩,更实现配套酒店“当年中标、当年封顶”的行业奇迹,筑牢大赛如期举办的坚实基础。

图片

▲项目团队以担当书写“中铁速度”

图片

科技攻坚

引领智能建造

面对84米超跨主桁架吊装、大跨度异形双曲面玻璃幕墙等技术挑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全过程健康监测 + 分片制作分段吊装”工艺和“BIM 正向+反向三维建模控制系统”,借助数字化预拼装将传统工期压缩近40%。地坪机器人集群作业将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工效提升3倍;智能测漏系统定位渗漏源精度达 95%,有效解决大型场馆屋面易漏难题 。相关技术已获3项国家级、11项省部级奖项,形成可推广的“中铁智能建造方案”

图片

▲项目团队以创新实现“智造升级”

图片

品质立足

树立行业标杆

项目先后荣获河南省优质结构工程、智慧工地示范项目等称号。通过1.5万次BIM碰撞检测,将25类专业管线空间误差控制在±毫米内,实现455天安全生产“零事故”,获业主五次发函表扬。作为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五的超大会展场馆,今后将持续承接高端赛事展会,成为推动区域产业与人才双升级的核心平台。

图片

▲项目团队以匠心铸就“品质工程”

图片

组“专业天团”做保障

以国企担当护航技能强国

保障队伍正在进行“地毯式”隐患排查

“建造者”到“守护者”,中国中铁抽调160余名专业骨干组成保障团队,以“零重大故障、零失误纰漏”为目标,全面护航赛事运行,真正成为“技能人才选拔”背后的隐形护航力量。

01

全域覆盖,精准布防

图片

图片

图片

保障团队按“专业对口、分域负责”原则,分为场馆与酒店两大组别,覆盖灯光、电力、通风、消防、智能化等数十类系统,并延伸至住宿、餐饮等全场景,实行“24小时值守”,实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响应”。

图片

02

前置筹备,压实责任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展多轮“地毯式”隐患排查,形成详实的设备状态清单,建立“每日整改协调验收销项”机制,确保所有问题于日前100%整改完毕。备品备件全数符合国标并实现“按需调配、即时补位”,以万全准备守牢安全底线。

图片

图片

03

快速响应,高效协同

图片

图片

图片

构建“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应急机制。一般问题分钟内响应并现场解决,严重问题10分钟内上报,联动建设、设计、运营等单位集体“会诊”。每日召开复盘会,持续优化保障流程,以闭环管理确保赛事公平、顺畅进行。

图片

398天建成中西部会展新地标,到160余人全天候守护赛会运行,中国中铁始终聚焦“国家所需、区域所盼、企业所能”。这座镌刻“中铁建造”印记的场馆,不仅是技能的“竞技舞台”,更是中部崛起的“时代符号”——它印证着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彰显着中西部承接高端资源的综合能力,也更生动体现了国企以基建实力和服务匠心助推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的使命与担当。

END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陈英栋

内容来源丨中铁七局

中国中铁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