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天高云淡,正值丰收时节,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机务段迎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的艺术家们。他们深入基层,为一线铁路职工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9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文联、中国铁路文联与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共同承办的“强基工程——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时代风尚特别行动”走进哈尔滨机务段。
哈尔滨铁路历史悠久,素有“共和国铁路长子”和“人民铁路的摇篮”之称。哈尔滨机务段不仅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机务段之一,更是“铁牛号”机车和“铁牛精神”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9月1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铁牛专程为“铁牛号”机车创作了一幅油画。作品笔触细腻、色彩饱满,生动展现了“铁牛号”的时代新貌。
这幅画作不仅凝聚了艺术家对铁路事业的崇高敬意,更以“铁牛画铁牛”的特别缘分,成为铁路文化与艺术创作交融的生动见证。
在赠画仪式上,王铁牛教授感慨道:“我的名字与‘铁牛号’机车相遇,是一段难得的缘分。‘铁牛号’所代表的精神,正是铁路职工特有的品质。”他表示,这幅画不仅致敬一台机车,而且是向几代铁路人“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精神丰碑致以崇高敬意。
活动中,艺术家们围绕“强基工程”主题,开展书画培训与交流,并对铁路职工创作的书画作品进行专业点评和细致指导。王铁牛教授在点评油画《横道河子火车站》时,称赞其透视效果出色,符合建筑美学,传递出老车站的岁月沉淀与时代气息;书法家张铜彦则表扬职工王伟的书法作品“彰显时代强音、传递正能量”。
交流环节中,艺术家共对六幅职工书画作品予以指导,有效提升了职工的艺术创作水平,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让文化馨香真正沁入基层、滋养一线。
深受哈尔滨机务段厚重红色基因的启发,书法家张继、张铜彦等即兴挥毫,写下“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朱德号”精神与“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铁牛号”精神。
铁路书协主席施恩波现场为哈尔滨机务段先进典型创作书法对联。
艺术家们现场创作了多幅书法作品,将全部收藏到哈尔滨机务段段史馆。
活动期间,艺术家们还参观了哈尔滨机务段段史馆及哈尔滨车辆段自动化轮轴检修生产线,深入了解了哈尔滨铁路的百年发展历程,以及铁路智能化、现代化的最新成果。
艺术家们深切感受到铁路职工昂扬的精神面貌和铁路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纷纷表示,铁路发展令人振奋,今后希望有机会走进更多铁路单位,从火热的铁路现场汲取创作灵感与能量,为铁路职工奉献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记者站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胡艳波 康健 陶乐 缴杰 王嘉仪 邢玉博
编辑:金炫美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