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水源地“长”出生态景观带

水源地“长”出生态景观带

“你看这水面,干净得能照见云彩。岸边的树也长得密,去年我还见着几只野兔呢!”近日,站在科克塔斯水库岸边,中煤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犁能源)水电厂水利建筑工程运维专工马文军望着眼前的景象感慨道。

科克塔斯水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匹里青河流域,是周边地区的水源地。在伊犁能源的守护下,科克塔斯水库成为当地的生态标杆。

筑牢防线,扎紧源头篱笆

上午9点,马文军带着工具沿堤坝行走。“遇上有人在库边野炊、钓鱼,得赶紧劝离。”马文军说。他的笔记本上,记着每天的堤坝状况、水位情况。

伊犁能源水电厂建成了一支由18人组成的生态巡查队。生态巡查队分成几个班次,每天都要把水库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查一遍。

水库两岸,2700米隔离网就像绿色屏障。隔离网外,24个警示牌醒目地写着“水源保护 禁止入内”。

水库尾部,3000米修缮一新的围栏连成片,32个公示牌、警示牌依次排开,清楚标注着水源保护区范围。

除了人防、物防,更“聪明”的是技防。39个视频监控探头24小时“盯”着水库区域。

“你看,这个屏幕上,堤坝的每个角落都能看清。”伊犁能源水电厂值班员刘琛指着监控室的屏幕对笔者说,一旦发现外人或动物靠近,就能立刻联系值班人员,相当于给水库装上了“千里眼”。

每年春天,伊犁能源水电厂会联合伊宁县水利局、乡镇政府去下游企业、村里发传单,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每年开学季,他们走进学校,给学生讲保护水资源的故事。

“有个小学生跟我说,自己还劝爸爸别去水库钓鱼呢。”伊犁能源水电厂负责人周宁笑着说,现在不少村民路过水库,看见有人违规都会主动去劝,大家都成了水库的守护者。

如今的科克塔斯水库,岸边少见违规踪迹,水面清澈见底。

系统治理,让生态活起来

“光防源头污染还不够,得让生态自己‘长’起来。”周宁说,伊犁能源水电厂的生态账,算得又细又实。

在水库岸边的监测点,当地环保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取水样。伊犁能源水电厂和当地环保部门合作,每月检测酸碱值、溶解氧等12项指标。

同时,伊犁能源水电厂配备了移动监测设备,不定期抽查水库不同区域的水质,有变化早发现、早应对。

每年汛期,水库都要面临大考验。

“上游的枯木、草籽、垃圾会被冲进水库,有时能堆积上千立方米。今年6月,我们光打捞漂浮物就花了20多万元。”马文军说。

除了守护水库水质,水库岸线也在焕新颜。

面对水库岸线破损、山体裸露等问题,伊犁能源水电厂先加固陡峭山体,再在工地上撒黑麦草、狗牙根的种子。

“这些草耐旱,还能固土。”伊犁能源水电厂绿化工人甄芳军对笔者说,“你看这根须,把土抓得牢牢的。”

近两年,伊犁能源水电厂种植了2000多株小叶白蜡、白杨、海棠,60余亩绿色岸线连成片,裸露边坡成了景观带。

更让人欣喜的是水里的变化。水库边的公告栏上,贴着每年增殖放流的照片。从2016年至今,伊犁能源水电厂连续8年往水库及下游区域投放鱼苗,累计投放16万尾。

“以前担心水库修起来影响鱼群,现在放了鱼苗,水里的鱼多了,水质更好了。”来岸边散步的伊犁能源水电厂职工叶尔江说。

作者:蔡罗刚版面编辑:陶冉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