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需求启动迟滞,螺纹去库承压下价格中枢难抬

需求启动迟滞,螺纹去库承压下价格中枢难抬

我的钢铁网:2025年“金九”旺季开局不及预期,需求恢复节奏偏缓,导致螺纹总库存仍在持续累积,去库拐点已较往年偏晚4-5周,引发市场对后续去库节奏的担忧持续升温。

从供需结构推演来看,预计九、十月螺纹表需大概率维持210–240万吨区间徘徊,增量空间有限,难以触及有效去库的阈值。在此基础上,单周去库幅度预计难以超过25万吨,去库斜率中枢或徘徊于2%附近,较往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整体去化效率偏弱。

需求端乏力的核心,在于结构性资金支持效果递减。基建虽有专项债与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撑,但“化债型”专项债占比持续上升削弱了资金效能,更多表现为维持既有施工惯性,而非形成实质性扩张;房地产端则因销售和投资双双承压、资金链紧张以及政策传导偏慢而拖累显著,成为拖慢整体钢需修复斜率的关键掣肘。

综上,今年旺季螺纹市场的核心特征在于库存虽具去化空间,但动力不足,需求增量有限难以支撑高斜率去库,价格在低速或温和去库的格局下仍将面临下行压力;即便国庆后有望短暂出现表需冲高至240万吨以上的阶段,或也难以改变全年库存偏缓去化和价格中枢下移的趋势。不过,也需警惕政策端潜在超预期变化所带来的扰动风险,或引发行情与基本面脱钩的反向波动。

【正文】

一、旺季开局预期落空:需求修复迟滞与供应高位错配

2025年“金九”开局明显低于市场预期:首周京津冀因阶段性限工叠加部分地区高温多雨,终端复工复产进度被动延后。然而,上周螺纹表需仍未见明显回升。华北虽有回补,但增幅仅5.6万吨,同比仍低12.7万吨,显示需求回升动能仍显不足;华东则出现12.2万吨的单周下滑,不仅未见季节性起势,反而拖累全国整体表现。

在产量变化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螺纹总库存尚未迎来去库拐点,已较往年同期晚4-5周。此外,上周螺纹社库反增18.6万吨至487.2万吨,增幅较前一周甚至扩大3.7万吨,其中杭州增加13.2万吨,主要系前期区域间价差扩大,周边在途资源集中抵达等原因。然而,即便华东作为全国需求体量相对最好的区域,亦难以快速消化库存,其他区域社库也并未出现明显下滑,反映出旺季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由此,市场对后续走势的担忧升温:即便随着气温回落,前期受天气压制的需求有望在9月中下旬释放,但若去库幅度不及预期,价格—情绪—成交的负反馈链条或被进一步放大,“旺季难旺”几成定局。

二、需求结构的内在掣肘:基建托底有限,房建拖累突出

1. 基建“托底”,但难“拉动”

(一)专项债节奏仍快,但“化债型”占比上升削弱实效

从发行节奏看,截至9月14日,全国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进度预计为77.6%,同比加快6.9个百分点,整体仍快于匀速发行水平。然而,结构变化掩盖了表面上的“加速”。自6月以来,“特殊”新增专项债(主要用于化债和置换)占比持续抬升,已连续三个月超过40%。9月当月新增专项债中,仅12.8%能够直接流入项目建设,远低于往年同期。这意味着即便表观进度明显加快,真正能形成基建投资的资金增量却较去年更弱。

截至上周,全国“特殊用途”专项债累计发行10986亿元,占全年已发规模的32.2%;另有3240亿元为土储专项债。若剔除这两部分,用于基建项目的“有效”新增专项债规模仅19913亿元,同比下降6.2%,且已连续三周弱于去年同期。资金“虚胖、实瘦”的特征,直接制约了基建投资的持续释放。

同时,百年建筑数据显示,自8月中旬起,基建类项目资金到位率虽连续五周回升,但9月以来环比增幅由0.45%骤降至0.01%,边际改善几近停滞;同比降幅也出现扩大。这表明专项债资金对实际施工形成的支撑有限,资金高比例被挤占用于偿债后,项目投资端的弹性逐步收窄。

更需注意的是,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虽为44000亿元,但剔除已发行的“特殊”专项债与土储专项债后,实际可用额度仅29775亿元,明显低于去年剔除后的31243亿元。这意味着后续能够真正进入项目建设的资金池规模,全年或将持续低于去年。换言之,专项债虽快,但“虚增”效应难掩事实上的资金收缩。

(二)结构性工具发力托底,“惯性施工”仍具韧性

在专项债效用下降的背景下,政策性工具成为重要补位。今年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要求6月底前申报、9月底前完成投放,缓解了地方重大项目资本金的约束,有助于在建项目的续施工。与此同时,配套“两重”资金的8000亿元结构性工具(较去年增加1000亿元),已在7月初前全部下达,为施工端提供了更早、更稳定的现金流保障。

这意味着基建投资在资金端仍具“托底”韧性,不至于出现断档式下滑。但由于“可用资金边际递减+化债比重抬升”的制约,基建资金难以转化为高增速的“拉动”,更多呈现出“保运转、不扩张”的特征。整体来看,基建虽能避免需求塌陷,但难以成为推动螺纹需求大幅改善的核心动力。

2. 房建拖累仍强,复苏节奏受限

(一)销售与拿地仍弱,投资传导不畅

2025年前8个月,TOP100房企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13.1%,且降幅环比继续扩大,反映行业销售端修复乏力。8月单月操盘金额环比下滑1.9%,创年内次低。土地市场亦未改善,拿地虽同比增长,但环比明显下滑,显示房企多为“窗口性补仓”而非主动扩张。

房价表现更凸显市场分化:新房价格虽有同比上涨,但主要依赖核心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疲态不减;二手房价格则持续下探,“以价换量”成为普遍策略。整体市场信心不足,销售—投资传导链条受阻,导致房建对钢材需求的支撑效应持续削弱。

(二)政策宽松传导偏慢,新房改善有限

8–9月,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密集放宽限购限贷,力度堪称近年罕见。但实际效果集中体现在二手房成交短期回暖,新房端改善却不明显。百年建筑调研显示,8–9月房建类资金到位率仍呈现大幅波动,缺乏稳定上升趋势,资金改善难以形成持续支撑。

在销售端未见修复的情况下,房企新增投资意愿依旧谨慎,施工强度也因此受限。房建链条尚未重建“销售—拿地—投资”的正向循环,而是陷入“销售承压—资金紧张—投资收缩—施工放缓”的负向循环。这不仅削弱了房地产对钢材需求的贡献,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存量项目消化”的被动过程。

因此,相较于基建的“托底”,房建的拖累效应更为直接且持久。其负面影响与政策传导的滞后性叠加,意味着即便进入传统旺季,房建端也难以贡献明显增量,反而成为拖慢整体钢需修复斜率的关键掣肘。

3.九月新增项目较少,钢材采购量增幅有限

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前四个月全国新开工项目数量处于历史低位,8 月同比降幅甚至有所扩大。虽然相关统计存在一定样本偏差,但依然能够反映出新开工规模持续收缩的现实。此外,Mysteel的调研亦显示,9 月虽有部分项目启动,但整体规模有限,建筑企业钢材计划采购量月环比增幅约5%,较去年同期实际值相比减少10%。

综合判断,2025年9–10月螺纹需求改善幅度有限,大概率呈现自中上旬195–210万吨的低位缓慢回升,至下旬达到225–240万吨,虽能实现温和去库,但难以扭转大趋势;240万吨以上的强势区间或仅在国庆后短暂出现,但持续性仍待观察。预计九月月均螺纹表需环比增加7.5%至215万吨,十月环比增加4.2%至225万吨。

三、需求增量有限,去库速度偏缓已几成定局

Mysteel小样本数据显示,2019—2024年9–10月期间,螺纹总库存去化节奏呈现“节前趋稳、节后走强”的节奏特征。单周去库落点通常为20—45万吨,强势年份可突破50万吨,弱年则可能出现小幅去库甚至反向累库(如2020年)。

结合近期钢厂利润压缩、卷螺差走阔、钢坯订单改善,产量虽具备边际回落的可能,但整体供给收缩幅度有限,或维持在210-215万吨区间。我们初步预计旺季螺纹表需或处于225–240万吨,最多只能实现温和去库(预计螺纹单周去库幅度难以超过25万吨),去库斜率均值约2%,低于往年同期1-2个百分点;而要复制强年份表现,表需则需冲击251–265万吨,远高于现实可及区间。结论非常明确:今年螺纹需求大概率不及预期,去库节奏偏缓已几成定局。

因此,今年旺季螺纹的核心特征是总库存“可去但不强”。在供给维持高位的前提下,需求不足以支撑高斜率去库,钢价仍面临下行压力。一旦产量韧性超预期、表需长期停留在210–230区间,价格中枢存在被动下探的风险;即便后期表需偶有冲高,亦难改全年去库偏缓的格局。结论十分明确:旺季难现强势去库,钢价下行压力不减。

不过,也需警惕政策端潜在超预期变化所带来的扰动风险。当前市场判断逻辑仍以供需结构演绎为核心,但不排除后续存在阶段性政策加力,尤其是房地产、基建等领域可能释放短期刺激信号,或是财政工具加快发力,进而引发行情与基本面脱钩的反向波动。在需求动能尚未根本改善的背景下,若政策驱动形成非理性预期上行,也需注意价格重心短暂脱离供需逻辑后的回调风险。

往期回顾

9月15日废钢调价汇总:7涨8跌

点击关注👉我的钢铁网2025年09月15日 17:59江西

逆全球化趋势下全球钢管流向分析

焦炭期货大涨4.6%,4家钢厂涨价,钢价趋强运行

小编推荐

➤推荐服务:

聚焦钢铁行业,提供全国各地钢材、废钢、煤焦、铁矿石等现货贸易价格、实时行业快讯、钢厂调价信息、市场热点解读及研究报告。

▼速速扫码领取30天会员试用▼

➤推荐关注:

公众号回复【福利】获取粉丝专享福利

公众号回复【钢价】所有钢市价格短信免费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领取30天会员 !!

0一级小废2320,二级小废2210,料豆、冲豆2410马蹄铁2420,8铝散片2280生铁暖气片2400架子管2320发动机机体2290小钢刨屑2190钢芯钢丝绳1990,麻芯钢丝绳1890,破碎一级2380破碎二级2330破碎三级2180,不含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