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铁路新人的成长背后
都有一位倾囊相授的师傅
他们传递的不只有技艺
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临近教师节
来自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的
三位青工给他们各自的师傅
写了一封信
字里行间真情满满
师徒档案
师傅 黄世昌(左):南宁电务段南宁动车车载设备检测工区副工长、“超凡”大师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徒弟 李泓毅(右):南宁电务段南宁动车车载设备综合工区高级工。
尊师黄世昌:
展信安。
这几日忙到很晚,望着窗外动车所的灯光,我便想起了第一次跟您登车调试的雨夜。
您带着我在仪器上输入参数,让我用手感受数据流的细微变化。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厚重与责任的深沉,那句“二进制里藏乾坤,毫秒之间定安危”的教诲,至今仍是我作业时的座右铭。
就在上周,我在检查动车组时,发现信号异常。起初,我的心里不免有些慌乱。冷静下来后,我开始回想起您传授的“信号溯源法”。我一边查找故障一边在心中默念“数据追踪、波形分析、交叉验证”。经过三层电路板排查,终于找到问题所在。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比畅快——既有找到问题源头的成就感,又有对您的感激和敬意。
如今,我已能独当一面,完成设备调试。您送给我的那套防静电工具,我始终随身携带,用起来得心应手,也始终提醒我铭记您的教诲。
您长期盯着测试屏幕,眼睛容易干涩。设备秋检期间,任务繁重,您一定要注意安全,还要劳逸结合,保重身体。
未来,我还要继续学习您的技艺和精神,做您检测台前最认真的学徒。
祝:
工作顺利!
徒弟 李泓毅
听了徒弟的心里话,师傅说:
“听完泓毅的信,我很感动。现在他不仅是徒弟,也是我的好搭档。他踏实肯干,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小伙子。身为师傅,我感到自豪和欣慰。下一步,我希望他通过技师考试,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师徒档案
师傅 陈娇浇(右):柳州工务机械段设备检修车间检测班副工长,段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女职工。
徒弟 覃佳怡(左):柳州工务机械段设备检修车间检测班中级钳工。
亲爱的娇姐:
从2021年12月我们结为师徒,到如今已过去快4年。又逢教师节,提笔写下这封信时,脑海里满是过去跟着您学习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我刚到检修车间时,是您手把手教我取样、做油样检测,就连拆装仪表这种细致活,您也会放慢动作,把每个要点讲得明明白白。
我刚开始学取样的时候,遇到空间小、车型陌生的车,您总怕我单独作业不安全,每次都自己爬进去先取样,让我在外面看着学。后来我能单独作业了,您还是会反复提醒我注意安全,那些叮嘱我到现在都记在心里。
刚开始接触清洁度和酸值测试时,我特别受挫,失败了一两次就想放弃。可每次找您,您都特别耐心,陪着我一遍遍试。您总说“多做几次总会成功的”,这句话像一束光,让我慢慢改掉了轻易放弃的毛病。
在我心里,您是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师傅,您对工作的责任心,对技术的执着,都深深影响着我。这个教师节,我想跟您说声谢谢,谢谢您带我走进油样分析的世界,谢谢您教会我坚持与严谨。
祝您教师节快乐,工作顺利,一切安好!
徒弟 覃佳怡
听了徒弟的心里话,师傅说:
“佳怡是一个认真负责、非常有耐心的油样分析师。成为师徒的这几年,我们并肩作战,她在工作中举一反三,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未来希望她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为大机检修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徒档案
师傅 黄为全(左):柳州机务段检修车间制动组工长,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
徒弟 李曜林(右)柳州机务段检修车间制动组中级工。
尊敬的全哥:
您好!我独自顶岗已满一月,今天上午我在调试制动缸压力时,我想起了您从前教我认读指针微颤的那个场景。
那是我跟您学习的第二个月。检修东风4D型机车时,我刚换完分配阀就急着要交车,您却让我静观压力表十分钟。
当发现指针有0.5千帕的回落时,您带着我顺着管路逐个排查,最后在管接头处发现了细微的泄漏。“别小看这0.5千帕!”您指着表盘告诉我,在长大坡道上,这就是制动效能的关键。
之后,我每次拿起检点锤,都会想起您示范检查手法时专注的神情,想起您带着我在机械间穿梭的点点滴滴。您不仅教会我识读压力曲线,更让我懂得什么是敬畏之心。您常告诫我,要心存敬畏才能保证安全。
感谢您不仅传授我立身的技艺,更在我心中绷紧安全之弦,让我与您共同为守护铁路运输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徒弟 李曜林
听了徒弟的心里话,师傅说:
“曜林这小伙子踏实肯钻,那股较真劲儿跟我一模一样。他工作时非常严谨,落实标准化作业总是力求完美,交给他的活可以放心!”
你对自己的师傅
有哪些心里话?
在评论区告诉Ta~
策划:贾司瑒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广西记者站(南宁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视频:程睿哲 陈泉任 黄舞杰 江晓 邓淏元
图文:廖景芝 袁俊杰 陈泉任 廖炳达 黄舞杰 韦清华 秦凯
编辑:贾司瑒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