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金沙萨环线公路项目K13-K19段路面全面完成沥青铺设,标志着这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民生工程进入全面加速阶段。作为项目主要发起方和建设者之一,中国中铁充分发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和雄厚技术实力,承担了关键施工任务。自2024年6月项目奠基以来,这条全长约73公里的双向四车道环线公路正在快速推进,为约1800万金沙萨市民的畅通出行带来希望。
千万人口大都市的交通困境
金沙萨是刚果(金)的首都,这座人口接近1800万的中非大都市,正经历着城市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这座城市人口可能达到3000万,成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但长期以来,主城区与南部新开发区域连接不畅,通行耗时久、交通压力大的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全市跨区交通的“主动脉”,承担70%跨区流动的N1国道部分路段仅为双向2车道,交通承载力严重不足。高峰时段,原本10分钟的车程常被拉长至1个多小时,拥堵成为常态。
“我们每天大半时间都耗在卡车上,发动机空转的燃油损耗和货物延迟交付是常有的事。”当地物流公司负责人博西对此很无奈。他说,从市中心到郊区仅22公里的路程,日常通行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而连接主城区与国际机场的N1国道段,早晚高峰拥堵路段经常绵延8公里,货运车辆日均滞留超4个小时,直接导致生鲜货物损耗率增加15%。
中刚“一揽子”合作缓解城市拥堵
2024年6月22日,在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和总理图卢卡共同见证下,旨在缓解城市严重拥堵问题的金沙萨环线公路项目正式启动。齐塞克迪亲自驾驶装载机为项目奠基,并感谢中方企业为刚果(金)带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金沙萨环线公路的诞生,源于政府对民生痛点的关注。”刚果(金)道路和排水管理局工程师米阿伊萨·埃马纽埃尔表示,“如今的金沙萨市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环线公路项目将缓解拥堵问题,并为金沙萨市带来更好的交通。”
作为中刚“一揽子”合作框架下的重点基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3.96亿美元,计划工期54个月。项目由中刚“一揽子”合作的实施主体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中刚基础设施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中铁八局等中资企业具体承建。
这条全长约73公里的交通动脉北起姆布迪区,南至米腾迪镇,东接恩吉利机场,串联起金沙萨市区与姆富蒂、卢当德里等周边数十个村镇。全线包含暂定桥梁5座、涵洞94道、与N1国道三层立体交叉工程1处及7处冲沟治理工程。
这是金沙萨第一条东西向主干公路,也是首条穿越重丘区域的大通道。奠基约一年后,环线主线已具雏形,预计2028年全面通车。
匠心铸就品质工程
“自项目开工以来,从材料甄选到施工工艺,我们始终以严苛标准把控每一个环节,既要保障项目高效推进,更要让施工质量经得起全方位检验。”承建企业之一中铁八局金沙萨项目部负责人张剑波表示。
应对金沙萨常年高温,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关键挑战。“我们专门研发适配当地气候的沥青配方,添加特殊改性剂后,即便在地表50℃以上的高温下,路面仍能保持良好韧性。”张剑波指着刚刚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解释道。
针对当地特殊地质条件,项目团队也创新了施工工艺。“大家看这个坡体——这里的粉沙土松松软软,就像没长结实的‘高粱杆’,被雨水冲刷后,稍不注意就容易出岔子。”张剑波指着眼前的边坡介绍道。
项目团队给坡体量身打造了“防护铠甲”,先是架起菱形骨架当“脊梁”,再铺满地六菱块做“护甲板”,一块块码得密不透风。这“双保险”一上,原本站不稳的坡体就像扎了深根的大树,滑坡隐患大大降低了。
姆富蒂桥位于金沙萨环线公路K12段,这里的地层像被随意堆叠的“地质积木”,松软砂层与坚硬岩层交错分布,给施工带来重重考验。
“18根直径1.5米的桩基要往下钻,需要穿过4种性质不同的岩层,这难度好比在千层酥里打桩,稍不留意就会偏位塌孔。”中铁八局金沙萨项目总工程师谭桥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解释道。
面对细砂层极易“溃散”的特性,项目团队采用了冲击钻成孔技术,凭借强大冲击力既能稳稳“啃开”坚硬岩层,又能在松散砂层中形成紧密护壁,就像给孔壁穿了层“防护衣”,保证了成孔质量。
“这座桥不仅连接两岸交通,更承载着中刚人民的深厚友谊。”站在姆富蒂桥施工现场,谭桥深有感慨地说,“我们要让它像金沙萨的棕榈树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稳稳站立。”
惠民之路呈现通途
随着金沙萨环线公路项目的稳步推进,发展动能沿着路基向四周辐射。曾经困扰当地民众出行难、就业难的生活“痛点”,正逐渐转化为撬动民生改善的坚实“支点”。
“我们始终坚持‘中方技术+本地人力’的合作模式,既为当地培养了带不走的技术力量,又促进了当地民众的就业。”项目总承包方中刚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修义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带动3000余名当地人就业,培养出木工、钢筋工、水电工、机修工、机械操作手等10余个工种400余名技术人才,为当地基建领域播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种子。
当地员工塞缪尔如今已能熟练操作路面摊铺机,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说:“项目动工前,这条土路根本没法走,是中铁八局教会了我们修路技能,给了我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在米腾迪镇新落成的建材市场里,店主露西的瓷砖生意比去年增长了三倍。“过去客户总抱怨运输成本太高,现在批发商直接通过环城公路送货,我们的售价下降了15%,销量很快就上来了。”露西说,他对自己的生意很有信心。
变化不止于市集的烟火气,医疗服务也因路而变。卢当德里卫生院的理查德医生对此深有感触:“这条环线公路为我们医院带来了积极影响,周边病患就诊更加便利,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护理人员可以迅速赶往医院。”
“一带一路”上的友谊丰碑
这条承载希望的道路,成为“一带一路”的生动课堂。5月17日,刚果(金)外交学院孔子学院师生走进项目施工现场,边坡治理工程的精密工艺、姆富蒂桥的建设技术让师生们驻足惊叹。
“你们让课本上的‘一带一路’变得触手可及。”孔子学院院长马新强感慨道。
“路所至,发展即来。”这是刚果(金)国务部长兼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部部长亚历克西斯·吉萨罗·穆文伊常说的话。他表示,刚中在基建领域的多项合作有利于加强刚果(金)公路互联互通,为刚果(金)人民创造机遇。
据了解,环线一期道路开工以来,沿线各类大小房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道路两旁。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沿线新建民房累计增加约400户,新建诊所3家,新增商店20家。当约73公里金沙萨环线在2028年最终竣工时,这条双向四车道的“民生路”将串联起数千万当地人的城市梦想,成为中非友谊在刚果大地上最坚实的见证。
END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陈英栋
内容来源丨中铁资源
中国中铁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