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末的蝉鸣渐歇,8月31日,2025年铁路暑运圆满收官。
神州大地,超过16万公里的铁道线上,运输安全有序、车站高效运转、列车往来穿梭、老百姓美好出行,每一天都呈现出属于这个夏天的速度与温度。
62天,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
62天,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7.02亿吨,同比增长4.8%。
客货运量双创历史同期新高!热气腾腾的暑运数据,为暑运答卷写下最硬核的注解。提效率、优服务、保安全,稳经济、扩内需、促消费,铁路人挥洒智慧和汗水,用心描绘出一幅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生动画卷。
运力增加,客货并举
畅通运输大动脉
“下班直接出发,我们40分钟就能从重庆市区到彭水,正好能来这边避个暑!”周末傍晚,彭水西站格外热闹,重庆市民王女士一家刚出站,便笑盈盈地分享起这次的出行体验。
7月27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迎来开通运营“满月”。这条贯穿渝东南的交通动脉,将彭水县正式纳入重庆主城“1小时经济圈”,为当地避暑“凉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新线新站的开通,不仅高效串联起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更为暑期旅客增添了新的出行选择。全国范围内,铁路部门精心编制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充分用好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高标运行和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等新线新站能力。
7月1日,京哈高铁京沈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实现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北京至沈阳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29分,切实为商务、探亲等不同需求的旅客带来了出行便利。
前往沈阳出差的旅客文女士说:“整个车程不到两个半小时!这趟列车不仅速度快,还有静音车厢,我在车上也能安心办公了。”
这个暑期,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等客流叠加,铁路部门依托铁路12306售票大数据,灵活调整售票策略,并及时增加热门时段、方向和区间运力供给。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
在华东,自暑运以来开行的上海至菏泽东高铁列车,让山东省临沂、济宁、菏泽三座地级市首次实现高铁直达长三角。
在华中,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大管内京广高铁、济郑高铁、郑渝高铁等重点线路高铁公交化开行力度,进一步契合了旅客“微度假”“轻旅游”等出行新变化。
暑运不只有旅客的欢声笑语,还有货运通道的高效运转。
累计发送电煤2.43亿吨,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5天以上!
在中国铁路煤运大通道上,浩吉铁路把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神木等地的煤炭源源不断运送至鄂湘赣等地区;大秦铁路不舍昼夜运输电煤,守护万家灯火,开创世界单条铁路货运量新的里程碑……万吨重载大列风驰电掣,为各地迎峰度夏提供了坚实的运输支撑。
从“人享其行”的出行便利,到“货畅其流”的供应链保障,铁路始终以科学动态的运力调配“组合拳”,持续回应人民群众需求。
铁旅融合,品牌出圈
点燃消费强引擎
7月17日凌晨,“南方列车·潇湘号”旅游列车从广州白云站缓缓驶出,264名旅客正式开启持续18天的新疆之旅。该趟列车定位为华南地区首列适老化舒适型旅游列车,系首次从广州白云站发车。
“我终于可以实现游遍南疆、北疆的梦想了!”今年65岁的丁阿姨和家人一起坐上这趟列车,兴奋地说,“一次性能游览新疆大部分景点,每个景点间的旅程比较短,我觉得这是最适合我们老人的旅行方式。”
这个夏天,铁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旅游经济、银发经济脉动强劲。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客流火爆,百姓的出游选择更多了,旅行体验更好了。
搭乘“星光·燕赵号”旅游列车,超大观景窗设计为旅客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观景视野,带来了“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极致体验。
搭乘“龙腾中华·新时代山河号”研学列车,学生们不仅探访了北京、呼和浩特、洛阳等文化名城,更领略到其中的文化魅力。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让越来越多的旅客乘着火车奔向心中的“诗和远方”。
服务围着需求转,火车向着市场开。“旅游列车+”模式,将出行与兴趣、美食、文化深度绑定,打造出一个个消费新场景,让出行不止于“抵达”——
在Y692次“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七夕主题旅游列车上,西部地区独特风情与传统七夕浪漫元素巧妙融合,专业导游在列车上精心组织互动娱乐活动,生动讲解七夕传说、传统民俗文化,旅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没想到能坐着高铁去看球赛,车上全是支持我们九江队的自己人,今晚肯定能赢!”九江球迷吕足才攥着车票,在G9813次“赣超”球迷专列上难掩兴奋。这趟球迷专列让“看球出行”变成了一场热血同行。
这个夏天,铁旅融合的活力同样延伸到了跨境出行的热潮中。
7月18日的昆明站,D86次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候车专区里,昆明市民唐艳一手攥着护照,一手牵着兴奋的孩子,满是期待地说:“以前去老挝得去昆明南站上车,现在昆明站就能走,省了40分钟市内交通,感觉火车开到了‘家门口’!”
暑运期间,跨境游持续升温,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16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3.5万人次,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有序开行。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国内游到跨境游,透过这扇“流动的窗口”,大家看见了一个发展澎湃、文化深厚、热情好客的中国。
服务升级,安全有序
书写民生新答卷
“旅客请注意,请梓涵小朋友的家人听到广播后速到服务台。”8月24日上午,西安站候车室里反复播放一则“找孩子”的通知。
在暑运返程客流高峰之际,西安客运车间直面儿童旅客激增的服务考验,在服务台增设“宝贝寻亲站”这一暖心服务,得到旅客好评。
放眼万里铁道,上海南站“灯塔书房”里,旅客捧着书静享旅途时光;彭水、武隆等站的重点旅客可视对讲系统,让行动不便的旅客一键呼叫帮助;动车组列车上的“遛娃舱”里,小朋友围着工作人员做手工,笑声满车厢……
今年暑运,铁路部门聚焦旅客出行的“急难愁盼”,推出一系列个性化、人性化服务——
购票环节,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实现常态化运行,累计发售学生票1988万张;计次票、定期票、旅游套票等新型票制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部分动车组列车推出了更为灵活的折扣票价,旅客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步入车站,“一盒好饭”解锁旅途好“食”光,铁路到达旅客乘坐地铁免安检车站扩展至45个,旅客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畅通。
登上列车,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互联网订餐等在途服务不断提升出行体验,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试点范围继续扩大,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美好出行,离不开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今年暑运,华东、华北、东北等地遭遇多轮强降雨,台风“丹娜丝”“韦帕”“竹节草”“杨柳”等极端天气接踵而至。铁路人用坚守与付出,有序应对着高温与洪水的双重考验。
在北京,北京高铁工务段严格执行雨量监测和雨中出巡制度,加强重点地段看守巡检;在广东,惠州工务段抽调1250人组成应急后备队待命,对惠州、龙川、梅州三地防洪料库实行24小时值守;在辽宁,大连机务段强化走行部、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精细化检修和地毯式排查,确保机车出库时状态最佳、性能稳定……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铁路各单位各部门强化政治担当,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筑牢汛期和暑运铁路安全屏障——
加强线路巡查和设备检修,及时发布预报预警355次,出动巡查看守人员50万余人次,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得到可靠保障;动态会商研判,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及时公布列车停运、晚点等信息,做好车票退票、改签等服务,确保旅客出行安全有序。
从组织运力有保障,到服务迭代贴民生,再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畅通,“火热”暑运彰显出“流动中国”新活力。
锚定新的目标,铁路正以更优质的供给、更扎实的作为,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奔向更远的未来。
文字:宋佳伶
图片:张萌飞 周亚杰 尤艇 闫竹青 薛心如 曹欣 吴超 张霖 朱竣麟 彭宇锟 张奕 杨紫轩 张正仁等制图:李晓婷
编辑:谢琦 曲泊宁
实习编辑:吴锦钰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