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从示范到规模化应用:易控智驾推动超450台纯电无人矿卡落地,引领产业化浪潮

从示范到规模化应用:易控智驾推动超450台纯电无人矿卡落地,引领产业化浪潮

图片

在山东邹城,超过20台纯电无人矿卡已持续稳定运行超过900天,作为国内首批规模化落地“纯电”与“无人化”融合的项目,它标志着易控智驾开启了矿山运输绿色智能变革的新篇章。

以此为起点,通过规模化实践驱动技术迭代升级,易控智驾已在全国范围推动超450台纯电无人矿卡常态化运行,运行里程超500万公里,成为纯电无人矿卡规模化应用的领军者。在新疆准东某大型露天煤矿,120余台纯电无人矿卡正穿梭不息,已实现高效、连续运行近150天;在国能新疆红沙泉二号露天煤矿,已有超过50台纯电无人矿卡24小时不间断地有序作业;与此同时,山东的邹城凫山矿和平阴山水石灰岩矿成为全国领先的全矿纯电无人矿卡标杆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践,共同验证了纯电无人矿卡在多种复杂环境下持续运行的高度可靠性。

在双碳目标与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易控智驾正以“无人+纯电”的发展模式,引领矿山运输从“资源消耗型”向“技术驱动型”跃迁。

01

技术破局,驱动效益双升

在纯电矿卡的实际运营中,充电效率是直接制约运输效率与成本的核心瓶颈。针对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易控智驾以技术为驱动,创新推出智能车队自动充电调度方案。

该方案依托数据驱动的矿卡电耗预测模型与充电桩功率模型,融合低电量保护策略、充电桩实时负载状态、矿卡作业任务优先等级等多重约束条件,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充电任务的全局动态优化。系统可自动识别每台矿卡的剩余续航、能耗曲线,精准锁定 “作业空窗期 + 电量安全临界点” 的最佳充电时机;并结合充电桩的空闲时段、功率适配性、充电效率等参数,自动分配最优桩位,实现充电资源与车辆需求的动态匹配,从根源避免车辆低电量停运,有效防止多车集中充电所带来的拥堵与效率损失。

实际应用数据显示,该方案已实现矿卡低电量趴窝“零发生”,且结合阶梯电价实现的错峰充电能够使高峰时段充电量下降约13%,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基于典型项目测算,易控智驾自动充电调度方案可帮助矿区减少约30%的现场人力投入,为实现矿山运营的智能化与低碳化提供坚实支撑。

02

实践应用,引领产业变革

纯电矿卡普及面临初始购置成本高、矿山充电基础设施滞后、电池电机电控可靠性疑虑等难题。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指出,2023年我国矿卡电动化率仅为7%左右,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调研结果显示,67%的矿山企业认为“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体系缺失”是核心决策障碍。

面对这一行业困局,易控智驾躬身入局,自2023年在山东邹城凫山矿率先推动“无人化”与“电动化”融合落地,通过一线实践持续验证纯电矿卡在复杂环境下的可行性,并深入探索无人驾驶技术如何为纯电矿卡的高效、稳定与安全运行全面赋能。

截至目前,易控智驾技术赋能的450台纯电无人矿卡在新疆、四川、河北、山东等全国多地矿山实现常态化运行,覆盖煤矿、金属矿和石灰岩矿等多类型矿山。该数量占全国纯电无人矿卡总保有量的60%,市场领先优势明显。依托通用型无人驾驶技术方案,易控智驾联合多家主机厂共同推进10+款纯电矿卡落地,实现多场景、多车型的“全面开花”。至此,“无人驾驶”与“纯电矿卡”已不仅是技术热词,更成为助力多个矿山实现智能化升级与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以无人驾驶为核心切入点,易控智驾持续携手主机厂及产业链生态伙伴,共同推动纯电无人矿卡在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与产业生态层面的系统性变革,引领矿运行业迈向绿色、智能与可持续的未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