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动力总成事业部举行“熠熠凡星”颁奖仪式,对来自一线的50名员工进行了表彰。他们立足岗位,做优本职,奉献忠诚、智慧和汗水,以实干诠释解放动力人的责任和担当,在平凡的工作中书写着不平凡的诗篇。我们一起走近这群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姜艳冬
长春工厂 加工中心操作工
姜艳冬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成为车间里当之无愧的技术骨干。在数控加工比赛中,他斩获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日常工作中,身处特种机加工段的他,聚焦实际生产难题,深入研究刀具性能,主导了一系列创新改进,不仅成功降低了加工成本,更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益。面对车间人员调动等安排,他积极配合协调,为生产的有序推进筑牢了保障。
在员工功勋奖牌制作任务中,他主动挑起大梁,通过反复钻研与实践优化加工工艺,将原本的加工时间大幅压缩。在效率提升的同时,他对品质的严苛把控丝毫未减,最终交付的奖牌兼具精度与质感,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李帅
长春工厂 安全员
李帅十余年间始终扎根生产一线与安全管理岗位,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履行职责,成为保障工厂安全生产的坚实力量。
2023年5月,李帅调入安全管理室担任安全员,自此将重心转向工厂安全防线的构筑。截至目前,他已完成920余名新入厂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从源头夯实安全意识根基。
李帅主动下沉一线,帮扶热处理车间、箱零件车间、曲轴连杆车间识别并推进整改安全隐患236项;日常聚焦高风险作业环节,组织叉车、非定常作业等安全专项检查,累计查找问题360余项,形成闭环管理。他深度参与工厂重型换代箱桥项目,对设备设施开展安全静态评价,保障工厂安全生产。
庞龙
长春工厂 工序工
庞龙凭借高超的业务技术与强烈的责任担当,为车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他技术过硬,主动协助班长带领夜班团队,以严谨的态度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均保质保量完成。
在设备搬迁工作中,为保障搬迁期间供装生产不受影响,他连续28天加班加点投入储备工作,从设备调试到流程衔接事无巨细,用坚守与付出为班组平稳完成搬迁任务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推动班组发展上,他的工作能力与组织能力尤为凸显。累计提出12项质量改善建议和4项安全改善建议,均被班组采纳并落地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庞龙还积极参与长春工厂组织的文体表演、安全演讲等活动,同时主动牵头组织车间各类文体活动,以丰富的才艺与热情增强集体凝聚力。
黄海龙
长春工厂维修电工
黄海龙作为“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长春市高技能职工”称号的获得者,在冲焊车间的多项改造项目中屡创佳绩。
他主导完成冲焊车间焊机升级改造项目,对17台焊机进行系统性改造。通过自主攻坚,不仅保障了设备性能的提升,更直接节约委外改造成本10万元。
他主动钻研,通过持续学习与反复实践,逐步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焊机水箱的自主维修。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节约外委维修成本20万元,有效破解了维修成本过高的痛点。
他接手冲焊车间重点改造项目,聚焦焊接一线焊环、焊后盖机器人的升级工作,全程自主完成电气改造、调试及机器人示教焊接等关键环节。改造后,生产线产能提升28.6%,同时节约外委改造成本74万元,为车间产能突破注入新动能。
崔连平
长春工厂 纪检干事
崔连平在纪检工作中深耕细作,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为单位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在推动政治监督精准化方面,他紧扣核心任务,督促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一把手”监督、换代箱桥量产、统筹发展与安全等关键领域开展监督检查18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做实专项监督中,他注重联动发力,联合卡车厂、智慧物流片区开展联动检查,聚焦“三方服务类项目合规穿透监督”,以 “零容忍” 态度筑牢合规防线。
此外,他主动策划开展“吃拿卡要”专项整治,向292家供应商发布《亲清合作、杜绝吃拿卡要》公开信,梳理质保室、桥(箱)装配车间、生产管理室等重点岗位141人,推动完成“廉洁自律承诺”签订工作,从源头规范权力运行。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