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重磅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描绘清晰蓝图。作为矿山智能化领域的标杆企业,中科慧拓以“代码为锹、算法为镐”的实干精神,在极寒矿区、跨国项目、生态联盟等场景中落地多项创新,成为政策中“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生动注脚。
技术突破:从极寒工况到全球标杆,重塑矿山生产范式
国务院政策明确提出“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中科慧拓的“AI+能源”实践正是这一目标的缩影。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极寒矿区,其研发的220吨无人驾驶矿卡在-40℃环境中实现自主编组运行,创下“连续18个月无安全员介入”的世界纪录,并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安全评审。这一成果不仅突破了极端环境下的技术瓶颈,更验证了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中的可靠性。项目使用愚公YUKON矿山操作系统平台:将设备调度、路径规划、安全监控等功能云端集成,构建矿山工业互联网中枢,实践“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转型路径。
在阳泉冀东水泥5G+智慧矿山项目中,中科慧拓通过激光SLAM与差分组合导航技术,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建成水泥行业首个全矿纯电动、数字化智慧矿山。项目成果可复制性强,为传统行业规模化转型提供了范本。而泰国SCG水泥项目中,中科慧拓携手华为、宇通输出的中国首个5G+自动驾驶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更标志着中国矿山无人化技术正式走向全球,契合政策中“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的全球合作愿景。
商业模式创新:租赁模式+生态联盟,打造新质生产力标杆
政策强调“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中科慧拓在胜利西三号露天煤矿落地的首个“设备+自动驾驶系统+运维服务”一体化租赁项目,正是这一方向的突破。通过16台无人驾驶宽体矿卡的常态化运行,项目实现月均产能50万吨,事故率降低90%,年节约人力成本超百万元。这一“轻资产+专业化服务”模式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为矿山企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中科慧拓构建的“技术底座+场景落地+生态赋能”三维模式,与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等3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覆盖煤炭、冶金、水泥四大行业,形成全球最大的智慧矿山生态联盟。其发布的“愚公YUKON矿山大模型”及矿山AI助手“矿宝”,更推动智慧矿山从“单点突破”向“规模复制”迈进,与政策中“培育智能原生新业态”的目标高度契合。
民生与安全:科技向善,守护每一寸矿区
政策提出“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中科慧拓的实践体现在安全与环保的双重底线。其AI风险预警系统在600余台工程车辆中部署,通过V2X通信与多源数据融合,实时预警2000余次安全隐患;愚公无人驾驶系统对驾驶员行为、车辆状态的智能监测,让风险大幅降低。此外,全国首台套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载山CarMo”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95%,单机综合能耗节约67.8%,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被写入鄂尔多斯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典范。
全球布局:从武汉总部到“一带一路”,输出中国方案
政策强调“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中科慧拓的国际化步伐与之同频。2025年,企业将全球总部、研发中心和产业中心项目落户武汉东湖高新区,计划5年投资20亿元,汇聚全球AI人才,推动矿山垂直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研发。同时,其技术已输出至泰国、巴西、南美、非洲等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持续推进,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走向世界的“名片”。
从极寒矿区的无人驾驶编组,到全球首个5G+智慧矿山解决方案的输出;从“设备+服务”的一体化租赁模式,到“技术+生态”的三维赋能体系,中科慧拓始终以“科技实干”精神践行国务院政策导向。正如其联合创始人陈龙所言:“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解决真实场景的痛点。”在“人工智能+”行动的推动下,中科慧拓正以矿山为起点,为全球能源产业智能化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书写人机协同、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新篇章。
往期推荐
智矿密码|中科慧拓助力雁宝能源宝日希勒煤矿深耕智能化实践,书写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中科慧拓智能化采运租赁项目安全运行一周年,开启胜利西三露天煤矿无人开采新纪元
了解慧拓文化
关注愚公博士
阅读原文
进入官方知乎
点击“在看
资讯不错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