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共商路径,明晰锰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共商路径,明晰锰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8月28日,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视频摄制:李海丹、冯晓芊、宋劲松、邵金尧)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皮雪静、唐姝亚)8月28日,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主办的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近300名业内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代表齐聚清江之畔,围绕锰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展开深度研讨。同日,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正式投产,并进行了锰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奏响长阳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交响乐。

8月28日,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皮雪静 摄)

共商路径,明晰锰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作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锰是钢铁工业的“血脉”,更是新能源电池、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其发展直接关系国家产业链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大局。此次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落地长阳,正是看中其作为全国八大锰矿资源富集区的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

会上,自然资源部地质勘察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唐正国、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总工程师雷平喜分别致辞,一致认可长阳在全国锰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既是湖北乃至全国的锰资源富集区,也是锰矿勘查开发的先行区。

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专家主题讲座。(唐姝亚 摄)

专题讲座环节,行业大咖轮番登场分享前沿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协调评估处处长于晓飞解读我国锰矿勘查进展与未来方向,为资源保障提供专业指引;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郭现伟聚焦新型锰基正极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展现技术创新突破;安徽博石高科、星恒电源、宁夏天元锰业等企业代表,则分别从镍锰酸锂材料应用、锰基材料在小动力电池中的实践、锰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角度,分享产业一线的实战经验。

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圆桌会议。(李海丹 摄)

在《进入主战场:锰基新型材料的突飞“猛”进》圆桌会议上,专家与企业家围绕技术瓶颈突破、市场趋势研判、环保挑战应对等核心议题热烈讨论,思想碰撞间凝聚发展共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学书在致辞中指出,全球能源变革与产业升级背景下,锰产业已迎来黄金发展期,他向全球企业家发出邀约,共同在长阳构建“一园四基地”(锰基新材料工业园,锰矿采选基地、电解锰清洁生产基地、锰基新材料及配套产业基地、锰渣综合利用基地)发展格局。

点“锰”成金,“资源 + 交通”筑实产业根基

为何长阳能成为锰产业发展的“热土”?答案藏在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日新月异的交通优势中。作为全国八大锰矿资源富集区之一,长阳已探明锰矿储量5000万吨,品位15至20%,目前拥有1个采矿权、1个探矿权,新发现一个储量较大的锰矿资源,丰富的资源储备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8月28日,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正式投产。(黄婉蓉 摄)

从产业发展历程来看,长阳早在2003年便以电解锰为起点,开启“点锰成金”之路,20余年来逐步在区域经济中确立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兴起,长阳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吸引全国锰酸锂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安徽博石高科入驻 —— 其投资58.5亿元建设的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7个月,创下“长阳速度”。同时,中锰科技、乐通锰业等中游电解金属锰加工企业,与博阳新材料公司深化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交通的跨越式发展更让长阳如虎添翼。据介绍,未来5 年国家将在长阳投资近500亿元,加快建设1座高铁站、2条高铁、3条高速,建成后将实现 “1小时直达武汉、2小时贯通成渝、3小时接轨江浙、4小时畅行北上广” 的交通网络。曾经“宜昌最偏僻、交通最落后”的县,如今已成为区域交通枢纽,为锰产业原材料运输、产品输出打通“主动脉”。

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生产线。(李海丹 摄)

“锰”动未来,全产业链布局激活百亿产值

8月28日的长阳,产业喜讯接踵而至。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投产仪式圆满举行,标志着长阳锰产业从传统低端向高端新材料转型升级迈出了关键一步;锰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涵盖锰矿深加工、新材料研发、环保配套等多个领域。

锰产业项目集中签约。(黄婉蓉 摄)

一系列项目的落地,让长阳初步形成 “采矿选矿—电解锰—锰基新材料—锰渣综合利用” 的完整产业链。项目全部投产后,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学书在致辞中,用“资源集聚的沃土”“产业发展的热土”“投资兴业的乐土”形容当地优势:这里有1400余年的历史积淀,是“长阳人”发掘地、土家族发祥地,人文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扎实;更有清晰的锰产业发展规划,到2030年建成“一园四基地”,为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最好的合作是‘情投意合,双向奔赴’。”会上,张学书向企业家发出诚挚邀约。未来,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持续升级,长阳将以“点锰成金”的魄力,为我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荆楚网)

-----------------------------------------------

免责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中矿协所有,转载需取得授权,中矿协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中矿协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有关问题,请联系中矿协(010-87767390)处理。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微信公众号ID:mmac2014)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