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沈阳市城区动静态交通融合提升项目全面完工 助力城市交通焕新升级

沈阳市城区动静态交通融合提升项目全面完工 助力城市交通焕新升级

图片

导读

8月29日,随着沈阳市南阳湖快速路工程顺利通车,标志着由中铁投资牵头实施的沈阳市城区动静态交通融合提升PPP项目全面完工,助力沈阳城市交通焕新升级。

沈阳市城区动静态交通融合提升项目,是中铁投资继成功实施沈阳快速路项目后,承接助力新时代辽宁振兴的又一重点工程。该项目是沈阳市政府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有效提升沈阳市城区交通环境,改善公共交通停车条件,提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而打造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该项目由中铁投资所属中铁东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社会资本牵头方,联合沈阳市地方国企共同组建沈阳动静态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建设、运营,中铁一局、七局、上海局等单位共同承担建设任务。

该项目总投资62.61亿元,其中:6处动态交通提升工程包括元江街快速路工程、元江街至三环立交工程、大堤路改造(二环三环)工程、二环南移二期工程西段南阳湖街段工程、长青街快速路南延工程、雪松路跨线桥工程,线路总里程达25.5公里,形成了“环形+放射”的快速路网结构;6处静态交通提升工程包括世纪大厦站 P+R停车楼、大通湖街 P+R 停车楼、软件园 P+R停车楼、白塔河二路 P+R 停车楼、金山 P+R 停车楼、惠民新居公交停车楼,形成了19.5万平方米的停车楼集群,可提供4559个社会车辆泊位与340个公交车泊位,相当于为城市新增一座“交通补给站”。“动”“静”结合的全新管理模式,不仅破解了城市交通建设的多重难题,更为沈阳城市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的挑战好比“在城市血管里做手术”,地下水、电、气、热等管线纵横交错,管线迁改长度达数十公里,每一步施工都需精准避开既有管线,如同“在密网里穿针”;地上工程需跨越道路、河流、铁路、地铁、高速公路等多重障碍,施工作业空间被“压缩到极致”。项目团队迎难而上,提前规划施工路径,确保管线迁改“零事故”;优化施工方案,采用模块化施工、分时段作业等方式,在有限空间内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攻克了城市复杂场景下的施工难题。2024年5月31日,静态工程世纪大厦P+R停车楼试运营;11月22日,动态工程元江街快速路工程主线完工通车;12月10日,大堤路改造工程主线完工通车。

项目全面建成后,实现了沈阳市“二环南移”的关键功能,完善了城市内网道路,构建起“环形+放射”的快速路网结构,有效打通区域交通壁垒,缓解了城市中心区域停车难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来源:中铁东北投资公司

编发: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