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徐工机械(000425)披露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8.08亿元,同比增长8.04%,收入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国内行业第一;不仅收入创新高,归母净利润也创新高,实现两位数增长。以良好的经营效益为基础,徐工还持续加大未来投入,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收入规模稳中有进,运营质量稳中有升
今年上半年,在徐工机械548.08亿元收入中,海外收入255.46亿元,同比增长16.64%,海外收入占比自2022年中报的29.07%至上年同期的43.17%,进一步提升至46.61%,3年来稳步提高。
从业务结构看,后市场收入增长33.23%;战略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3.25%。从产品结构看,新能源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43%;高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1.44%。
收入的增长也带动了净利润的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3.58亿元同比增长16.63%扣非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35.57%,这两项指标均创出历史新高。
徐工归母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盈利能力与质量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2.0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8.0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7.15%,较上年同期增加0.72个百分点。
公司经营质量也很高。上半年,徐工机械持续优化资金管理,销售端加强回款管理,采购端诚信付款,实现经营性现金流37.25亿元同比增长107.56%
因此,今年上半年,徐工机械总体呈现“收入、净利润双增长,现金流大幅增长,国际化、新能源、后市场‘三大增量’增长高于收入总体增长”的结构向好发展态势。
持续加大未来投入,科技创新成果卓著
在保持经营稳中向好的同时,徐工深谋远虑,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上半年,在当期经营效益向好的基础上,徐工机械持续拿出盈利进行长期投入,以效益增量反哺未来战略方向。
上半年,公司纵深推进“1+6+N”技术创新体系,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例如,公司在新能源绿色化方面持续领跑。全新自研的CTV电池系统实现量产及100套集中式BMS投放市场。初步攻克超高压动力系统、高集成度热管理、3MW超充、高效碳化硅等技术,多家主机单位导入大吨位新能源产品技术架构。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深刻变革时期,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广度远超以往任何技术浪潮。徐工机械锚定AI前沿筑牢高地,深耕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联动外部技术专家导入AI应用培训体系,精准识别“高耗人、高耗时、高耗钱”场景的AI应用潜力,试点AI场景应用8个,为智能化转型奠定场景基础。
据中报披露,上半年公司新增发明专利218项,国外授权专利45项。公司累计拥有授权国内专利12163件,其中发明专利4262件、有效授权国外专利381项。新增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工信部专项1项。
第二增长曲线”持续发力,产业竞争力有效攀升
徐工凭借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持续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成为赢得国内外客户青睐的关键助推器其中“第二增长曲线”矿山产业持续发力,徐工有效打造了矿山机械等战略新产业打造梯次发展格局,产业竞争实力持续攀
月,徐工100台纯电无人驾驶矿卡在华能伊敏煤矿投运,实现露天矿山装、运、卸全流程无人化国内首发示范应用,获多家央国企合作8月份,徐工在徐州和呼伦贝尔会场举行了“徐工零碳智慧矿山开采技术全球峰会”,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客商齐聚一堂。徐工为客户系统构建了全球首个完整的“零碳智慧矿山成套解决方案”,并携手全球伙伴共建绿色智慧矿山。
据悉,徐工海外矿机大客户发展硕果累累,大项目、大订单持续开拓,必和必拓、力拓等大客户持续深化合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坚持“以进促稳、稳中提质”的经营总基调,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产业“五化”转型升级、智改数转网联变革等年度经营重点和公司级重大项目,以新发展理念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攀登全球产业珠峰!
徐工徐工,助您成功!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