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产市场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行业持续优胜劣汰,强者恒强。8月25日,保利发展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该公司实现签约金额1451.71亿元,稳居行业榜首,录得1169亿元收入、27.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少数保持正向盈利的“绩优生”之一。期内,公司的现金流也得以进一步优化,经营性现金流同比由负转正,期末货币资金余额1385.6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保持在10%以上,确保安全发展。
在行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保利发展前瞻性布局“好城市+好房子”,积极把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上半年,该公司在多个核心城市新增了26个优质项目,新增货值位列行业第一。产品端,新增的“天奕”子品牌,在广州、上海的首开均优于立项预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方面,保利发展也在稳步探索新业务格局,通过拓展运营、服务边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长点。
研究机构表示,保利发展不断新增项目以强化于上海、杭州等高能级城市的战略深耕,在“好房子”时代注入发展动能,进一步巩固了地产龙头地位。同时,该公司亦积极推进调规、换地以优化土地库存,随着此类具备较强盈利前景的项目陆续交付,其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
销售规模持续领先 资源优化卓有成效
上半年,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商品房销售降幅同比收窄,但市场仍存在挑战。据中指研究院统计,TOP100房企上半年的销售总额为18364.1亿元,同比下降11.8%,销售总额超千亿房企仅4家,同比减少2家。
行业“销冠”依然是保利发展。据了解,早在年初,该公司就确立了全面抢抓销售、增量存量分类施策的策略,一季度把握市场窗口,优化产品、提升展示,取得630亿元的签约额,为上半年的业绩打下良好基础。二季度,在市场热度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应变,把握“五一”关键节点、用好房票安置等政策机会,稳住了市场份额。报告期末,待售项目计容面积为5855万平方米,较年初下降403万平方米。
期内,保利发展的增量项目表现出色。2022年及之后获取的增量项目合计签约金额约937亿元,占比65%,较2024年全年进一步提升了5个百分点,项目立项兑现度整体较好,推动平均签约利润率实现回升。同时,重点城市竞争优势得到巩固,38个核心城市销售贡献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92%,公司在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9个城市排名市场第一,在石家庄、福州等8个城市排名前三,广州、佛山、太原、石家庄等7个城市市占率突破15%。
存量项目的去化是市场的一大难点,也是影响房企经营质量的关键因素。上半年,保利发展采取多项存量去化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例如,推动存量项目调规调产品,改善交通学区社商配套,多角度提升产品竞争力,升级泛会所运营丰富生活场景,重新规划看房动线,让客户沉浸式预演美好生活等。截至6月末,该公司2021年及以前获取的存量项目签约销售39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514亿元,占比达35%,存货去化压力进一步缓解。
期内,该公司还设立了存量盘活专班,分类梳理典型方案和落地经验,与各级政府部门广泛沟通协商,新完成“调转换退”51万平方米,多个项目突破开发限制或实现调规转性,有效提升资源价值。
上半年,核心城市的确定性再次得到市场验证。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强二线城市的新房成交保持平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期内,保利发展根据市场分化的特点持续提高资源投放的精准度,在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石家庄等核心城市新增26个项目,总地价509亿元,总计容面积228万平方米,拓展金额权益比为87%,稳定在近年较高水平。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报告,上半年,无论是权益拿地金额,还是新增货值,保利发展均排在行业榜首位置,体现出该公司对行业前景及自身成长能力的坚定信心。
━━━━
牢筑稳健财务护城河 融资优势凸显
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是保利发展安然穿越多次行业周期的经营要义。上半年,在新房市场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该公司未雨绸缪、大力抢抓资金回笼,实现销售回笼1448亿元,综合回笼率100%,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同时,通过推动存量项目纳入收储、收回政府回购款和返还款、加快已投资项目转化落地等方式解决占压资金122亿元,通过盘活预售监管资金、加快退税等增加可动用资金107亿元。期内,保利发展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60.17亿元,同比实现由负转正。期末货币资金余额1385.6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保持在 10%以上,另有593亿元已售待回笼资金,未来可动用资金充裕。
除了保持行业较高水平的销售回笼率外,上半年,保利发展的风险防范和应变能力亦进一步增强。例如,成功发行国内首单现金类定向可转债,发行规模85亿元,6年期综合成本2.32%,实现公开市场融资创新。已有融资渠道保持畅通,发行公司债和中期票据57亿元,期末直接融资占比21.53%,并获取新一期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注册批文。贷款结构有所优化,经营物业贷款净增29亿元,最长期限达 30年,期末经营物业贷款余额33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三年以上到期的有息负债占比42.8%,较年初提升3.2个百分点,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占比21.4%,较年初下降2.9个百分点,债务期限及类型结构合理。
报告期末,保利发展的资产负债率为73.53%,扣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3.3%、净负债率为59.64%,较期初分别下降0.82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和3.02个百分点,保持在合理健康的水平。报告期新增有息负债平均成本降低21BP至2.71%,期末综合成本2.89%,低成本优势凸显。
━━━━
引领行业变革 加速构建新发展模式
虽然短期内市场仍在筑底,但保利发展对行业下半场保持乐观,认为在政策支持下,市场有望企稳回升,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房企只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重塑业务结构、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品质,就有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范式,开创全新的发展局面。
“好房子”建设被认为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行业龙头,保利发展早在2023年便提出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品质时代”,构建四阶八维全流程品质管理体系,把品质品牌提升融入到开发经营的每个环节。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基于22万余条客户调研数据,以“好生活”为纲领,重新解构挖掘客户需求,设计策划“好产品” 和“好服务”。产品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产品品牌体系,深化产品品牌与在地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度结合,打造因地制宜、匹配客户需求的产品。品质保障方面,深化全流程品质管理体系,覆盖投资、定位、建造、交付四个阶段,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全面管控定位、设计、宣传、建造、招采及成本、体验、交付、服务等八大维度的品质呈现。
上半年,保利发展打造的“好房子”市场反响热烈。5月份,上海的保利·海玥外滩序BUND98项目迎来首次开盘,223套房源累计获得553组认购,认购率约达248%,项目开盘当日即实现日光,单日销售金额达30亿元。新增的“天奕”子品牌,在广州、上海的首开均优于立项预期,截至目前累计签约超75亿元。
重塑业务结构、商业模式的行动也已经展开。今年年初,保利发展提出加快构建“一个新的保利发展、三大主业支撑” 的新目标,探索从单一的开发销售,转变为不动产投资开发、不动产经营与不动产综合服务齐头并进的新业务格局。上半年,该公司的不动产在营资产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截至报告期末,酒店、购物中心、写字楼、租赁住房等资产在营面积573万平方米,较上年末增加39万平方米,其中在营租赁住房2.6万间,较上年末增加18%。不动产综合服务方面,保利物业持续强化品质服务和精益运营,经营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保利物业合同管理面积9.96亿平方米,在管面积8.34亿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83.9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91亿元,同比分别提升6.6%、5.3%。
穆迪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与房地产开发的周期性特征不同,租赁和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可提高盈利稳定性和财务韧性,尤其是在行业下行期。可以预见,随着“好房子”进入结算周期,及运营、服务业务收入的持续提升,保利发展的确定性成长值得行业期待。
值班编委:李红梅
流程编辑: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