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循环利用绿生金,蓝天白云成“常客”

循环利用绿生金,蓝天白云成“常客”

走进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官地矿,污水处理池内清流汩汩,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粼粼波光;曾经的矸石荒坡,如今绿意葱茏。

近年来,官地矿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道路。

智慧治水,矿井水变资源

走进官地矿矿井水处理厂,一排排陶瓷膜组件高效拦截水中杂质、悬浮物以及部分溶解性污染物。纵横管道有序连接各环节,精准输送矿井水。在压力作用下,水透膜而出,污垢杂质被截留成泥浆排出。

“我们在保留传统‘混凝+沉淀+过滤’系统的同时,应用了陶瓷膜处理技术。”官地矿环保卫计中心主任范松帅介绍,陶瓷膜处理系统以其短流程、低成本的优势,成为矿井水处理的得力“助手”,日处理矿井水1.5万立方米。

“矿井水实现100%处置,处理后的矿井水实现100%回用。”范松帅指着智慧水务大屏向笔者介绍。

电子屏上,进出水量、水质指标、能耗数据等信息实时滚动,一目了然。通过可视化管控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官地矿实现了水资源精准调度。

这一智慧治水模式成效显著,年节水量超百万立方米,能耗较之前降低15%以上,回用率100%。

官地矿处理后的矿井水如同绿色血脉,用于选煤厂生产、井下除尘、矸石处置、生态修复以及矿区绿化等,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超500万元,真正实现“污水归零、滴水成金”。

点绿成金,矸石山变公园

“矿山变化真大,连矸石山都成了公园。”在官地矿微信公众号留言中,官地矿一位退休职工感叹。

建矿以来,矸石裸露、自燃扬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官地矿。为解决这些问题,2007年以来,官地矿打响了环境保护攻坚战。从规划、建设、治理到运行和监督管理,官地矿对矸石山进行全方位的规范管理。

该矿贯彻落实“从里向外、自下而上、黄土覆盖、分层碾压”十六字治理方针,严格落实防流失、防扬散、防渗漏、防自燃“四防”标准,打出了一套治理组合拳。

在工程攻坚方面,该矿实施灭火降温、分级造台、排水渠建设、挡渣墙建设四大基础工程,为矸石山生态修复奠定基础。在生态再造方面,该矿投入专项资金,种植乔木灌木、铺设草坪、安设配套灌溉管网。

治理后的矸石山分为文化历史主题展示区、生态自然过渡区、休闲生态观光区3个主要功能区。每天来这里游玩的,除了官地矿职工及其家属,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官地矿退休职工毕小旦说:“以前,这里尘土飞扬,气味刺鼻,根本没法待。现在,我一有时间就领着外甥到这里锻炼。”

截至今年6月,该矿已完成矸石山生态修复面积64万平方米。

如今,该矿矸石山已重披绿装,蓝天、白云、绿水成为该矿的“常驻嘉宾”。

吃干榨净,固废变环保砖

近年来,官地矿在煤矸石深加工上下功夫。2023年,该矿把煤矸石综合利用作为课题,上马煤矸石制砖项目,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该矿多经公司更新厂厂房里,一台全自动制砖设备正在运转,一车车以煤矸石为原料的“散沙”通过转载机上料、搅拌机搅拌、上板机液压成型等工序,最终变成库房里码放整齐的砖垛。

“我们没有选择传统的煤矸石烧制砖项目,而是将环保放在首位,综合考虑经济、生产等因素,选择了煤矸石制免烧环保水泥砖项目。”更新厂党支部书记梁慧彪说。

据梁慧彪介绍,制免烧环保水泥砖,必须先将煤矸石打碎,再与水泥、沙子以及高强度粘合剂等材料配比混合。厂家提供的配比方案是理想状态,而现实中煤矸石的含矸量和水的配比稍有差别,就会影响成品砖质量。

在煤矸石制免烧环保水泥砖项目推进过程中,该矿不断调整配比方案、反复试验,最终生产出具有强度高、防水、抗风化、耐腐蚀、抗冻融等特点的环保水泥砖,符合建材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可广泛应用于井下、地面工程等领域。

该矿每年可生产100万块环保水泥砖,主要用于满足自身需求,年均消耗煤矸石1万余吨。

作者:苗变玲版面编辑:陶冉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