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阿那亚马寅:“好房子”要让居住与生活无缝衔接

阿那亚马寅:“好房子”要让居住与生活无缝衔接

photoplus

阿那亚创始人马寅

好房子的标准不再是单一的物理空间指标,而是在于其与人们生活、精神需求连接的便捷度以及丰富性。

楚小强/发自北京

8月19日,以“万物生长 信心的力量”为主题的2025第十五届中国城市发展及房地产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论坛对话环节,阿那亚创始人马寅围绕《对话“好房子”——理想与空间的价值重构》分享了他的观察与实践,其核心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谈及房地产行业发展轨迹,马寅结合自身从业经历给出了判断。如今的房地产行业,让他想起 1996 年刚入行时的状态。“1996 到 2000 年那几年,房企多是项目公司,几十人围着一个项目干,干完一个再接下一个,项目间是串联关系。”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 2001 年。“我当时所在的公司,那年同时推进十几个项目,行业才算迎来规模化、全国化发展的大变化。” 而站在当下,马寅判断:“未来行业可能会回到以个性化项目公司为主的时代,还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慢慢做 —— 至少在效率和速度上,会趋近于那个状态。”

跳出行业趋势,“好房子” 该是什么样?在马寅看来,行业对“好房子”的理解仍过于单一,还停留在居住的维度层面,只是琢磨如何做硬件升级,却忽略了居住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这类房子只承担了居住功能,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无法在社区内得到充分满足。“比如买杯咖啡需要开车出去或只能叫外卖。”

真正的“好房子”,应是居住与生活的紧密融合,开发商得营造一个真正的良好生态环境 —— 下楼左手咖啡馆、右手面包店,对面是书店、美术馆、音乐厅,让日常需求与居住无缝衔接。

对此,马寅提到了建筑师强调的“十五分钟生活圈”—— 即日常的生活、工作、上学等需求都能在房子周边十五分钟内解决。“规划方面总这么提,但真正落地时很难把这件事跟居住本身落在一起,甚至开发商会认为这些事应该是政府做的事,而不应该是自己做的事。”

当下,行业对营造“美好生活”多处于概念层面。过去这些年,不少开发商都强调转型成“美好生活”服务商,但最后往往只是将“美好生活”作为一个营销话题,落到实处的还是卖房子。在马寅看来,行业需要将“美好生活”具象化,让它与客户的日常生活真正息息相关。

当被问及 “脑子里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马寅的描述具体而生动:“十分钟内把生活、工作都连起来。约朋友6点吃饭,5 点 50 分出门就来得及;想看场电影,出门散步就到。”

这种对便捷、高效、丰富生活的追求,直接指引了阿那亚的产品设计和社区营造。在阿那亚的规划中,美术馆、剧场等文化设施与公寓住宅的距离被极度压缩,仅仅相隔数米,“甚至只隔了一条消防通道的距离”。

这样的规划思路,将传统城市规划中“小区”的封闭概念,打破并重组为一个功能复合、充满活力的“微型城市”单元。它强调的是功能混合与空间共享,而非单一功能的隔离。

从行业发展轨迹的复盘到 “好房子” 本质的拆解,再到阿那亚的落地实践,马寅的分享始终锚定 “人” 与 “生活” 的核心,为转型中的房地产行业提供了一个清晰而深刻的方向指引。

此次大会由中国房地产报主办,汇聚了众多政府人士、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下,房地产行业的转型与未来。

值班编委:李红梅

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