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斑岩铜矿专家R.H. Sillitoe

斑岩铜矿专家R.H. Sillitoe

R.H. Sillitoe(全名Robert Harry Sillitoe)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矿产勘查地质学家之一,尤其在斑岩铜矿研究领域贡献卓著。以下综合其生平事迹、职业经历、地质成就及影响进行介绍:

生平事迹与职业经历
  1. 早年背景

    Sillitoe出生于英国中部工业城市斯托克城,父母从事钢铁与陶瓷行业,从小接触矿山环境。中学时期选修地质课程,激发了对地质学的兴趣。

    1965年进入伦敦大学学院(UCL)学习,但因课程偏重岩石学与构造地质学,未系统学习矿床学。毕业后曾短暂任职广告公司,后因导师Sydney Hollingworth推荐,转向地质研究。

  2. 智利地质调查局时期(1968-1970)

    1968年,Sillitoe受智利地质调查局局长Carlos Ruiz Fuller邀请,赴智利开展斑岩铜矿勘查。此间他系统研究了安第斯山脉的次生富集作用,提出铜矿化与风化环境的关系,并参与发现Los PelambresBajo de la Alumbrera两大斑岩铜矿床。

    1970年智利政局变动后,他转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提出斑岩铜矿与板块俯冲的关联性理论。

  3. 全球勘查与学术生涯

    此后数十年,Sillitoe以顾问身份参与全球80多个国家的矿产勘查,足迹遍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他主导的哥伦比亚Mocoa斑岩铜矿项目(1980年代)和非洲中非铜矿带研究(1990年代)均取得突破。

    他晚年仍活跃于学术界,2018年撰文分析东亚缺乏斑岩铜矿的地质原因,强调大陆壳还原性与火山作用的影响。

主要地质成就与贡献
  1. 斑岩铜矿理论的奠基

    Sillitoe是首位将板块构造理论系统引入斑岩铜矿研究的学者。1972年,他在《Economic Geology》发表论文,提出斑岩铜矿形成于俯冲带环境,与钙碱性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奠定了现代斑岩成矿理论的基础。

    他通过安第斯山脉的实地研究,总结出斑岩铜矿的蚀变分带模式(钾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并指出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斑岩铜钼矿的空间关联。

  2. 关键矿床的发现与技术突破

    • Los Pelambres(智利):通过航片填图识别出斑岩体与蚀变分带,成为南美最大铜矿之一。

    • 中非铜矿带:发现寒武纪辉钼矿与铜矿的时空关联,挑战传统沉积成因说,提出碰撞造山背景下的盆地反转成矿模型。

    • Grasberg矿床(印尼):提出含金斑岩铜矿的磁铁矿富集特征,推动深部找矿勘探。

  3. 高级泥质蚀变与岩帽概念

    基于对缅甸、菲律宾矿床的研究,Sillitoe提出“岩帽”(lithocap)概念,描述石英-明矾石蚀变带,完善了斑岩铜矿成矿系统模型,成为深部找矿的重要标志。

  4. 全球矿产勘查方法论影响

    他倡导以构造-岩浆活动为核心的勘查思路,推动多国修订矿产勘探指南。其著作《金属矿床的构造控制》(1984)被列为矿床学经典教材。

个人财富与荣誉
  • 财富来源:作为国际知名顾问,Sillitoe通过矿产勘查技术服务获得丰厚收入,但具体资产未公开。其学术著作版税及矿业公司股份分红亦为收入来源。

  • 荣誉与奖项

    • 美国经济地质学家协会(SEG)银奖(2002年)

    •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91年)

    • 多国矿业公司荣誉顾问头衔

总结

Sillitoe的职业生涯融合了野外实践与理论创新,其斑岩铜矿理论彻底改变了全球矿产勘查策略,被誉为“斑岩铜矿之父”。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也为理解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提供了关键证据,影响延续至今。

附录:历年主要参与工作及成就

1970年:首次正式确认俯冲作用对斑岩铜矿及相关矿床的控制机制。同年,在智利洛斯佩兰布雷斯斑岩铜矿床定位发现钻孔(现仍开采中)。

1971年:认识到钾硅酸盐蚀变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并运用该关系规划阿根廷巴霍德拉阿伦布雷拉斑岩铜金矿床的界定钻探方案(现仍开采中)。首次指出该矿床具有高金含量的特征。

1971年:首次正式确立斑岩铜矿床与火山活动的成因联系。

1972年:预言洋中扩张中心将发现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1989年获得证实)。

1973年:识别上沃尔特(现布基纳法索)绿岩带VMS矿床潜力并设计勘探方案,最终发现佩尔科阿锌铅银矿床(在建矿山)。

1974年:在巴基斯坦赛恩达克斑岩铜金矿床开展基础地质工作并监督钻探(现仍开采中)。该研究首次提出大量热液磁铁矿可作为富金斑岩铜矿的指示标志。

1976年:在巴基斯坦胡兹达尔地区首次发现沉积岩容矿层状锌铅银矿化前景(现仍开采中)。

1978年:识别隐伏斑岩矿床潜力并发现哥伦比亚莫科阿斑岩铜钼矿床。

1979年:代表阿马克斯公司在韩国发现美国境外首个 Climax 型斑岩钼矿床。

1980年:与J·卡贝略共同发现智利拉科伊帕高硫化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现仍开采中)。

1981年:确认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莱申山角砾岩系统存在大规模金矿潜力(现已采竭)。同年,通过火山通道碎屑识别菲律宾勒潘托隐伏斑岩铜金矿潜力(远东南矿床处于界定钻探阶段)。

1983年:建议在智利拉斯卢塞斯勘探隐伏曼托型铜银矿化,促成矿床发现(现已采竭)。

1983年:重新勘测巴布亚新几内亚Wau低硫化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已开采完毕),首次正式确认火山口-火山筒系统对某些浅成热液矿床的控制作用。

1984年:将火山筒模型应用于美国蒙大拿州蒙大拿隧道金银锌铅矿床勘探(该矿现已枯竭)。

1985年:对智利Choquelimpie高硫化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进行初期采样并提出开发建议(该矿现已枯竭)。

1987年(及后续年份):参与智利Lo Aguirre层状铜矿和Sagasca外生铜矿床的持续储量扩展工作(Lo Aguirre已枯竭,Sagasca仍在产)。

1988-1990年:参与智利Maricunga金矿带的勘探与发现工作,包括首次识别斑岩型金矿床。

1990年:推荐开发阿根廷Cerro Vanguardia低硫化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现正开采)。

1990年:对美国内华达州Paradise Peak高硫化浅成热液型金银汞矿区进行地质再评估(后续已开采殆尽)。

1991年:成功预测巴布亚新几内亚Wafi斑岩型铜金矿床深部金含量富集(深层钻探持续进行中)。

1991年:为智利丘基卡马塔矿区MM(Ministro Hales)斑岩型铜矿床建立首个地质模型(矿山建设中)。

1993年:预测智利El Salvador存在隐伏的Damiana外生铜矿床(该矿现已枯竭)。

1994年:发现老挝Sepon沉积岩型金矿化(300万盎司矿床已投产)。

1994年:推荐伊朗Zarsharan沉积岩型金矿勘探区(已探明300万盎司储量)。

1994-2002年:参与智利El Peñón低硫化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区棕地勘探,发现多条新的富矿级矿脉(现正开采)。

1995年:首次正式确认高硫化型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存在。

1996年:协助秘鲁Yanacocha高硫化浅成热液型金矿床的地质建模工作。

1996年:建议勘探厄瓜多尔南部潘吉地区的斑岩铜矿前景(迄今已确定四个矿床,计划进行矿山开发)。

1997年:推荐智利奥帕切斑岩铜矿前景(储量已确定)。

1997年(至2000年):智利加比斑岩铜矿床地质建模(已投产)。

2000年:预测阿根廷埃斯克尔低硫化浅成热液金矿床主加拉德里尔-朱利亚脉的主要地下延伸,并建议成功进行钻探测试(矿山建设因当地社区抗议暂停)。

2000年(及2001年):菲律宾棉兰老岛博永甘斑岩铜金矿床地质建模(可行性研究阶段)。

2002年:重新解释多米尼加共和国普韦布洛维霍高硫化浅成热液金银矿床在贫瘠石灰岩覆盖层下的成因。

2004年:预测美国阿拉斯加佩布尔西斑岩铜金矿床向东的盲矿延伸(随后发现更高品位的佩布尔东矿床,目前处于预可行性阶段)。

2004−2005年:协助蒙古奥尤陶勒盖雨果·杜梅特斑岩铜金矿床地质建模(矿山建设中)。

2005年:建议在智利塞罗巴约覆盖层下及深部勘探低硫化金银矿脉目标(发现并开采两条新矿脉)。

2005−2008年:建议勘探并发现智利洛斯布朗塞斯地区的圣恩里克-莫诺利托和洛斯硫化物斑岩铜钼矿床(英美资源团队获2011年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年度勘探者奖”)。

2006−2007年:协助厄瓜多尔北弗鲁塔富矿级中硫化浅成热液金银矿床地质建模(可行性研究阶段)。

2006年:协助美国亚利桑那州瑞索鲁申斑岩铜钼矿床地质建模(预可行性阶段)。

2006年:推荐钻孔发现阿根廷塞罗内格罗地区尤里卡西低硫化浅成热液金银矿床(近期被加拿大黄金公司以32亿美元收购;矿山建设中)。

2007年:布基纳法索加乌瓦地区角砾岩型铜金矿床地质建模(加密钻探阶段)。

2007年:识别斯洛伐克别利夫尔赫斑岩金矿系统(预可行性阶段)。

2007年:协助哥伦比亚拉科洛萨斑岩金矿床地质建模(预可行性阶段)。

2007年:协助阿根廷纳维达德银铅矿床地质建模(可行性阶段)。

2007−2011年:参与智利北部埃斯康迪达斑岩铜矿区的棕地勘探,促成帕姆帕埃斯康迪达和埃斯康迪达东矿床的发现。

2008−2010年:智利卡斯皮切斑岩金铜矿床地质建模(可行性阶段)。

2008−2010年:与J·佩雷略合作重新解释基于赞比亚、刚果(金)、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工作的中非铜矿带层状铜钴矿化成因模型。

2009年:建议在埃塞俄比亚和阿法尔凹陷及吉布提寻找低硫化浅成热液金矿,发现多条未知含金矿脉(钻探进行中)。

2010年:推荐钻孔发现智利拉科伊帕地区庞贝亚高硫化金银矿床(界定钻探阶段)。

2011年:推荐钻孔发现土耳其奥尔塔卡姆北高硫化金矿床(界定钻探阶段)。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