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开往西南边境的“慢火车”|火车·悦读

开往西南边境的“慢火车”|火车·悦读

初秋,邕城的热度威力不减。在南宁站的站台上才挪几步,嗓子眼和鼻腔就被热浪轮番侵袭,连呼吸都带着燥热。

在12站台上,南宁车辆段乘务车间车辆乘务长莫春正拿着检车锤认真巡检,动作娴熟,哪一处设备要重点查看,他都心中有数。

莫春值乘的是一趟普速列车——K9305次列车。这趟车从南宁开往靖西,由6节硬座车厢加1节卧铺车厢组成,全程283公里,运行时间约3个半小时。对莫春来说,值乘这趟车再熟悉不过了。

“这趟车一开行,我就来值乘了。”莫春介绍道。2016年1月22日,新晋县级市靖西开通了普速旅客列车,靖西市和德保县从此告别了没有铁路客运列车的历史。这趟列车票价亲民,除南宁、靖西外,还经停平果、德保,是沿线不少群众出行的优选。

13时17分,清脆的风笛声响起,K9305次列车缓缓驶出南宁站。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似鼓手敲击出的鼓点,“吭哧、吭哧……”富有节奏。火车一路向西,驶向边境小城靖西,车窗像流动的画框,每一幅风景画都独一无二。

左右滑动,看看车窗外的风景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莫春和搭档杨偲平交叉进行巡检作业,每隔三个小时就要仔细检查车厢内的照明、控制柜、洗手池、边凳、行李架等设施,每一次得花上半个多小时。

“合VCB、断VCB、鸣笛……”一路上,火车司机不停地手比口呼,格外忙碌。开车的司机是南宁机务段南宁运用二车间电力机车司机卢定科和覃源辉,两人搭档多年,工作上十分默契。

“列车速度不算快,但地形比较复杂,山多隧道多,驾驶时要更加细心谨慎。”卢定科介绍道。“南宁往返靖西,单程就要穿过36座隧道。”覃源辉补充道。

53岁的莫春说,自己半辈子都在火车上度过。1991年刚入路时,他就跟班实习,值乘的是南宁至西安交路。多年来迎来送往,普速列车的风笛声,依旧是他念念不忘的“老腔调”。

最早的普速旅客列车车窗是半开放式的,值乘时间长,一趟车下来,脸和衣领都很脏。“现在的条件好多了,空调冬暖夏凉,非常舒适。”莫春说。

16时35分,列车抵达终点站靖西站,旅客陆续下了车。放眼望去,那些像从怀旧电影里走出的彩色编织袋、木制长扁担、大小竹箩筐等渐渐消失不见。“以前,旅客还经常把活家禽、土特产、水果等带上车售卖。”站在6号车厢立岗送客的列车员黎家国介绍道。

莫春和杨偲平走下列车,分别向车头和车尾走去,进行列车换向作业。挂设好信号标识后,两人在站台股道内,对到达列车做制动机全部试验,逐步进行客列尾解除等检查。两人一头一尾检查看车,最终在列车中间位置会合交接,整个作业流程清晰、流畅。

乘警老杜今年10月份即将退休,他身高一米八几,身子壮实,皮肤黝黑。穿了半辈子警服的他,面对熟悉的站台和列车,心中藏着太多不舍。老杜说,这条线路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靖西的交通条件,让人们的出行更便捷;当地的旅游业也随之火热发展,特色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绣球和壮锦等手工艺品更是频频“出圈”。

车厢里的故事每天都相似,却又各有不同。

“坐这趟车比我自驾要省钱得多,去南宁做生意很方便。”时常往返南宁、靖西两地的关先生说。

“我们是特地从广东过来,去边境龙邦口岸看望老战友们。现在这趟火车,比我们当兵那会儿好太多了。”老兵谢先生感慨道。

“坐这趟车,幸福感满满的,票价低,又舒服,带孩子回靖西老家探亲很方便。”旅客张女士笑着说。

流动的中国,不仅有“快”的速度,也有“慢”的温度。一趟趟火车,承载着成千上万山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让每一段旅程都浸透着时代发展的印记与人间温情。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广西记者站(南宁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李港兴 杜雪凡 廖景芝

编辑:曲泊宁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