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辆频繁往返于浙江与广东的逃费车辆在广珠西线高速“栽了跟头”。该车通过在服务区违规掉头、屏蔽CPC卡信号等手段制造短途通行假象,累计逃费16次,涉及通行费金额2092元。然而,这些小动作在广珠西线高速“数字稽核员”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该车在经过中山西收费站时触发了拦截预警,并被稽核人员布控拦截。面对完整的证据链,司机当场补交了通行费。
▲司机补交通行费
这并非孤例,自2025年4月广珠西线高速在全线收费站投用“数字稽核员”系统以来,已成功查处有入无出、屏蔽信息、闯关、跑长买短等逃费车辆9816次,累计追缴通行费36.5万元。其中,逃费次数最多的车辆累计逃费44次,涉及通行费金额7738元。
在传统稽核模式下,工作人员需在部、省、路等多级稽核平台间反复切换,完成工单处理、证据链收集等复杂流程。每单操作涉及数据搜索、图像采集、信息提交等多个环节,耗时长,且易出错,影响稽核准确性。跨省追缴工作更是需要协调多地部门反复核实信息。
而“数字稽核员”系统的上线改变了这一局面。该系统依托RPA技术,结合高速公路稽核业务场景,自动化完成数据核查、逃费认定、工单协查、工作跟进、欠费追缴等稽核业务。它能迅速完成逃费车辆信息的提取与填写、图片及数据的收集,并汇总导入到收费系统,逃费车辆一旦进入收费站就会触发拦截预警,辅助稽核人员高效开展打逃工作。
“数字稽核员”系统推动了稽核管理模式智慧化升级,其核心功能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证据链自动化提取。系统可自动抓取逃费车辆的多维度数据,包括行驶轨迹、交易记录、图像视频等,生成完整、不可篡改的证据链,破解异地逃费取证难题。
二是特情流水实时预警。通过对违规掉头、信号屏蔽等异常行为的实时监测,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秒级,为拦截逃费车辆争取宝贵时间。
三是可实现提前布控。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型,系统可预判嫌疑车辆行为模式,提前进行布控拦截,将逃费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
▲“数字稽核员”系统
“数字稽核员”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一车一档,建档时间缩短至1分钟,单日处理200至300个工单,处理效率是人工的5倍。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大幅减轻了稽核人员的工作压力,更通过精准防控降低了逃费发生率,推动了稽核管理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转变。
接下来,广东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将深化数字化转型实践,持续拓展“数字稽核员”系统的应用场景,推动稽核管理向智能化、精准化、可持续化迈进。此外,广东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积极联合沿线属地公安机关开展行动,对于情节严重的逃费行为如恶意冲卡、伪造证件等,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公路圆桌会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决策类信息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重磅政策发布、企业改革、人事任免及热门话题讨论。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编辑:闫可欣
校对:程子研
审核:余大鹏 苗挺节
来源: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