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吊具与索具隐患:看不见的 “断裂风险”
吊具、索具是起重作业的 “生命线”,其磨损、变形等问题易引发吊物坠落。
• 钢丝绳隐患
断丝(单股断丝超 10%)、绳芯外露、打结扭曲,如某机械制造企业吊装作业中,因钢丝绳断丝未及时更换,导致 5 吨模具坠落,砸毁设备。
• 吊带隐患
老化开裂、局部磨损(厚度减少 30%)、承重标识模糊,广西瑞通劳务 “3・26” 事故中,吊带断裂直接导致钢材坠落,造成 1 人伤亡。
• 吊钩隐患
钩体变形(开口度增大 15%)、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 10%)、防脱装置缺失,某造船厂因吊钩防脱卡扣失效,导致吊物脱钩砸伤地面作业人员。
识别技巧:作业前需 “三查”—— 查外观(有无裂纹、变形)、查标识(承重限额是否清晰)、查连接(销轴、螺母是否松动),建议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磨损量,确保符合 GB/T 3811-2024《起重机设计规范》要求。
(二)操作行为隐患:人为失误的 “致命漏洞”
违规操作是起重事故的主要诱因,常见问题包括:
• 无证上岗与指挥混乱
宿迁某机械公司电焊工无证操作起重机,因不熟悉 “十不吊” 原则(如 “斜拉歪吊”“吊物下方有人”),导致吊物碰撞墙体引发坍塌。
• 超载与斜吊
阳江蓝傲海洋公司 “6・14” 事故中,操作人员超载吊装钢管(实际重量超额定载荷 20%),且未垂直起吊,造成 H 型钢支承结构失稳,引发吊物坠落。
• 恶劣天气作业
加沙地带“2・5”起重机倒塌事故中,强风天气仍强行吊装,导致设备倾覆,造成2人死亡。
防控关键:严格执行“持证上岗 + 专人指挥”制度,吊装前核查吊物重量,使用水平仪确认设备水平度,风力≥6级时严禁室外作业。
(三)设备装置隐患:“失灵” 的安全防线
安全装置失效会使起重设备丧失 “自我保护” 能力,需重点关注:
• 限位器与制动器
某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因高度限位器失灵,吊钩冲顶导致钢丝绳跳槽;另一案例中,制动器刹车片磨损超限,无法有效制动,吊物失控撞向车间立柱。
• 力矩限制器
黄埔区某项目塔式起重机力矩限制器被人为短接,超载作业时未报警,最终因起重臂失稳折断。
• 电气系统
电缆破损漏电、控制按钮卡滞,某港口龙门吊因电气线路老化短路,引发火灾烧毁设备控制系统。
检查频率:每日班前需测试限位器、制动器功能,每月对电气系统进行绝缘电阻检测(相间绝缘电阻≥0.5MΩ),确保安全装置 “灵敏可靠”。
产品详情
点击购买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起重圈”,“项目清单详情页,了解更多内容
起重圈是起重行业学习型社群,旨在通过圈子的力量,连接行业资源,精准对接生产企业和业务经理,实现资源共享。
项目清单是2025年各省市重点项目的起重行业商机,内容涵盖多个领域。提前介入,抢占先机!
扫码关注♥
---- 点个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