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老铁路磨(丁)万(象)段
琅勃拉邦站雨幕如织
在红蓝信号灯的映照下
密集的雨丝抽打在钢轨上
泛起阵阵水花
22时10分,伴随着嘹亮的风笛声,两列橙黄色捣固车缓缓驶入站场。一场为中老铁路“强筋健骨”的毫米级较量,正式打响。
22时30分,“‘天窗命令已下达!”调度指令从对讲机中传来。
雨水拍打着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发出密集的“哒哒”声。
22时32分,“开始拆岔!”电务组负责人张强一声令下,中老两国13名职工立即冲向道岔区,雨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反光背心。
按流程作业!”“注意标记!”技术员余家林在道岔间来回奔走指挥。戴着防滑手套的工人们熟练地拆卸杆件,动作精准利落。仅用15分钟,一组复杂道岔杆件就被成功拆解。
22时50分,捣固车驶入作业区。机械臂强力插入道床,高频震动激起阵阵水雾。
“回填要实!”回砟组紧随其后填补道砟,老挝工作人员何开用中老双语不断提醒。
23时15分,电务组抓紧捣固间隙维护道岔杆件。他们顾不上擦去脸上的雨水,专注地进行清理、上脂、润滑。
"数据如何?"负责人解文华穿梭在线路上,时蹲时趴,仔细监测各项参数。
次日1时12分,捣固结束。电务组迅速恢复道岔,汗水与雨水在反光背心上凝结成珠。
2时20分,“咔嚓!”道岔转换试验成功,清脆的声响在雨夜中格外悦耳。“一切正常!”调试人员高声报告。
2时30分,捣固车驶离现场。雨中,中老两国职工并肩而立,湿透的工装下是疲惫却挺拔的身影。
据悉,此次施工于7月16日启动,计划完成磨万段260公里线路、150组道岔的强化作业。
“在防洪关键期,我们将继续以‘毫米级’精度守护钢轨安全。”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工务部副主任孟瑞说。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云南记者站(昆明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徐章位 普宏思
视频:普宏思 金炫美
编辑:金炫美
实习编辑:钟鑫茂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