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部分地区遭受台风侵袭。正值“七上八下”关键节点,公路成了守护民生的“生命线”,在一年中防汛形势最关键、最复杂、最严峻的时期,各地公路部门提前部署力量,压实安全责任,紧盯薄弱环节,扎实做好强降雨预警预防排查工作,进一步强化“响应、巡查、管控”措施,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畅通。此刻,这场与风雨赛跑的守护战,仍在全国公路线持续上演。
图源:“北京交通微信公众号
北京
7月26日晚,北京市密云、怀柔、延庆三区相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强降雨导致多地出现洪涝及地质灾害风险。为尽快抢通受阻道路,保障公众通行安全,北京市交通部门迅速响应、全面部署,果断封控山区风险道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暴雨致使怀柔、密云、延庆多条国省干线出现边坡滑塌、路基桥涵水毁等险情,部分路段交通中断。
图源:“北京交通微信公众号
面对严峻的路况,北京市交通部门组织力量开展道路巡查勘察与抢通保畅工作,对涉及公众转移、抢险力量挺进的线路全力保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所属密云、怀柔、延庆3个公路分局连夜调配应急力量514人,出动146余台()机械设备,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开展公路巡查与抢险,并及时进行评估研判,根据实际情况尽早组织开展抢通保畅工作。同时,为增强抢险救援力量,还组织临近区域间的结对支援。根据密云、怀柔的调配需求,平谷、顺义公路分局调配人员设备开展支援,目前支援力量均已到位。
据“央视新闻”消息,本轮强降雨以来,截至7月28日24时,北京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达到543.4毫米。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北京市受灾地区道路损毁31处,兴阳线、西火路等16条线路仍未修通。
7月29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发布最新提示,7月29日8时至7月30日8时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山区道路沿线局部路段山体斜坡发生崩塌灾害的风险很高,请注意防范。
为应对北京连日来持续时间最长、应急响应等级最高的强降雨天气,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发集团”)周密部署,闻“汛”而动。
首发集团所属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充分考虑土壤承载力情况,对往年易发生水毁、滑坡路段进行重点盯防,力求将应急准备做得更细致,让责任措施落实更扎实。根据红、橙、黄、蓝不同预警等级加密巡查频次,对所辖桥梁、涵洞、高边坡、临水临崖等路段进行全面巡视检查时,重点关注京承三期高边坡、京港澳阎村及东六环隧道低点等区域,遇突发情况及时处置。
图源:“北京交通微信公众号
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在65处防汛点24小时现场值守,在房山区阎村等重点部位加派人员,紧盯雨情、水情,确保以最快速度处理突发情况。针对密云、怀柔、延庆等重点区域,提级响应,启动最高级别值守备勤。针对7月27日15时密云水库的泄流情况,对涉及潮河、白河、潮白河的沙峪桥二桥、潮白河大桥等桥梁,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值守和信息报送。
受暴雨影响,密云区、平谷区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毁侵袭,对公众的人身安全和道路畅通造成很大影响。首发集团所属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接到指令后,分别前往不同受灾点支援,协助进行清理作业,有效排除暴雨天气下潜在道路安全隐患。
汛期以来,为确保公路交通不断、抢险抗灾应急车辆绿色通道不中断,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承高速全力做好抢险救灾运输通道安全畅通保障工作。截至7月29日,211辆抢险抗灾运输车辆通过京承高速,安全有效到达救灾点。
根据汛情实时变化,京承高速在运营辖区内9个收费站、24个收费广场设立防汛值守点,开通抢险救灾物资专用运输通道,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京承高速还严格加强对收费站区防汛设施及重点部位的巡查防护管理,特别是针对收费岗亭、车道机电设备、排水沟渠、高边坡、护坡等重点区域和易积水点位,加强巡查频次、及时疏通清淤、落实防雨防潮措施,并切实做好泵站排水系统的维护和淤堵物的清理工作,确保汛期道路安全畅通。
京承高速全力保障一线员工安全度汛与设施稳定运行。员工每日上岗前进行安全交底和个人防护检查,配齐配足雨衣、雨靴、救生衣、强光手电等防汛装备,并做好装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和定点回收。该项目还在高速公路沿线利用LED情报板、条幅、广播等多种宣传方式,实时发布路况预警信息、普及防汛避险知识、宣传安全行车提示,引导司乘人员科学避险、安全出行。
天津
7月27日以来,天津市蓟州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蓟州区交通局强化公路领域“响应、巡查、管控”,全力做好此轮强降雨的应对工作。
蓟州区交通局对下穿地道、国省干线、高边坡路段、易塌方、临水临崖、北部山区桥涵等点位的防范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做到第一时间“叫应
图源:“蓟州交通微信公众号
组织工作人员按照频率定时对全域列养公路、下穿地道等进行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为强降雨天气下交通运输安全筑牢根基。
在北部山区王庄道班及郭家沟道班前置装载机、运输车和挖掘机等设备,截至7月29日,已累计投入挖掘机20台班,装载机20台班,运输车32台班,总计清理落石1400立方米。
蓟州区交通局还对克黄线、通武线、长城路、马营公路青年桥通行风险较大的路段和桥梁进行了临时封控,及时劝返社会车辆,严防灾害事故发生。安排工作人员对蓟州区交通局负责的40座下穿铁路地道全时管控;对其余16座下穿铁路地道管控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并对蓟州区56座地道值守情况进行全覆盖督查,确保地道管控到位,全力以赴保障过往人员、车辆安全。同时,组织党员、青年突击队分别赶赴北部山区11处地质灾害隐患重点巡查点位定点值守,随时进行抢险任务。
河北
当前,河北省已进入主汛期关键阶段。7月27日晚,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仁堂主持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视频连线本轮降雨量较大的承德市、张家口市,调度防汛工作,详细了解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等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强调要坚持随断随抢、随抢随通,集中应急力量,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做好抢修抢通工作。要动态掌握水毁、抢通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密切关注雨情汛情,紧盯风险点位,管好用好技术性监测平台,强化重点路段的检查和巡查,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连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多条路段出现边坡塌方、路基水毁等险情。青龙满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启动公路防汛应急预案,以最快速度统筹部署、科学调度,全力投入抢险保通攻坚战。
抢险人员连夜奔赴一线,争分夺秒开展抢险作业。截至7月29日,已抢通受阻路段20余处,清理泥石流及塌方57立方米,处置倒伏树木9棵,并在易发生塌方、泥石流的高危区域及时增设警示标志,为公众出行筑牢安全屏障。
领导班子现场督导作业进度,精准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及时调配雨衣、雨靴、照明设备等物资,确保抢险队伍始终以饱满状态连续作战。同时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对易积水点、临水临崖路段、桥梁隧道等关键部位开展拉网式再排查,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图源:“河北高速公路”微信公众号
面对近期持续降雨的形势,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承德分公司、廊坊分公司、张涿分公司、荣乌分公司、宣大分公司、京哈北线分公司、邢汾分公司、养护分公司、燕赵驿行集团等单位闻“汛”而动,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快速进入“迎战”状态,以“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处置”的全链条防控模式,统筹推进预警研判、隐患整治、应急处置等工作,全力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守护司乘出行平安。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雨情、水情、路况等信息的实时互通。面对小型护坡塌方,应急处置人员迅速行动,联合处置,清理道路障碍物,评估对道路通行影响,在周边设置防护和多个观测点,安排专人进行持续观测。同时,通过抖音直播间、情报板等方式向过往司乘发布路况信息和绕行建议,引导车辆合理规划路线,形成多方联动、快速响应的应急处置格局。
山西
进入汛期以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大同公路分局天镇公路段、晋中公路分局榆社段迅速行动,及时补充防汛物资、保养应急车辆、建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同时强化道路基础设施巡查排险,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一是成立以段长任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组,进一步完善防汛工作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人员责任,道路、桥涵、机械等专业防汛抢险队伍随时待命。
二是展开拉网式排查,逐一排查桥梁安全隐患,强化临水、临涯、急弯、陡坡、高边坡等重要部位的排查。
三是疏通排水设施,组织力量对辖养路段内边沟、涵洞、急流槽等关键排水设施展开专项清理。全面清除淤积泥沙、枯枝落叶及各类堵塞物,恢复排水设施原有断面尺寸与畅通能力。
四是严格巡路和值班制度,加强防汛检查和信息沟通,保证24小时通讯顺畅,认真做好值班记录。
五是做好防汛物资和备品备件的准备,配备必要的应急抢险装备,包括抢修车辆、草袋、雨具等。及时检修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应急机械装备,充实沙石、沥青等路面材料,确保发生险情后能第一时间开展抢修工作。
六是加强防汛应急演练,保证发生汛情时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抢修车辆及时到位。
内蒙古
连日来,内蒙古自治区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系统“汛”速行动,压实安全责任,紧盯薄弱环节,扎实做好强降雨预警预防工作。
7月23日10时,巴彦淖尔市启动防汛级应急响应和暴雨气象灾害级应急响应。各旗县区分别启动不同等级应急响应,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根据天气预报和降雨实况,重点关注山洪沟口、危险过水路面、水库、城镇易涝点等关键部位,做好巡查值守工作,严防强降雨、山洪引发的灾情、险情。
7月24日起,通辽市迎来持续强降雨天气。通辽市交通运输部门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排查路基沉陷、桥梁涵洞、沙质边坡、积水堵塞等风险点,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险情,并建立汛期“叫应”机制,确保突发险情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上报。
7月25日起,锡林郭勒盟多个旗县出现强降雨。受本轮降雨影响,该盟南部5个旗县国道207线等4条国道、3条省道,18个路段共856公里公路受到影响。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按照“全覆盖、深排查、快整治”的原则,第一时间处置险情,全面筑牢交通运输安全防线。
连日来,鄂尔多斯市遭遇持续性强降雨侵袭,多条干线公路、山区路段面临严峻考验。面对雨情汛情,交通运输部门全员进入战时状态,周密部署、科学调度、昼夜奋战,全力开展雨中巡查与应急抢通工作,保障全市公路网安全畅通。
江苏
为切实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守护公众出行安全,江苏省公路部门近期周密部署,集中力量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强化汛期公路应急统筹保障能力,着力打造安全、畅通的乡村出行环境。
结合“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试点成果,创新开展汛期农村公路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南京市江宁区探索“空地一体化”协同巡查模式,构建“四位一体”风险监测网络,集成无人机、路侧视频、车载和人工巡查的巡检资源,对易积水路段、急弯陡坡、桥梁涵洞、下穿通道等重点隐患区域进行巡查,累计排查风险路段1543公里,整治隐患33处。
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项排查组,深入农村公路防汛一线“拉网式”排查,发现积水、树枝倒伏等险情,抢险队员争分夺秒,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边沟等排水设施,抢修病害路段、增设安全警示标识标牌,确保汛期公路安全畅通。南京市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明确易积淹水点防汛责任,细化汛期抢险排涝措施,创新制定“易积淹水点应急处置‘一点一案’”,及时排除路面积水,积极做好“雨前、雨中、雨后”排查整治工作。
全面做好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和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完善农村公路防汛应急预案。常州市成立防汛保畅应急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与交警、气象等部门联勤联动,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升防汛应急技能。截至目前,开展防汛保通保畅专项检查与培训150人次,组建应急抢险队伍40支350余人,科学储备工程车辆80余辆、抽水泵200余台、应急排涝泵车7辆。
浙江
受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影响,浙江迎来大范围降水。连日来,浙江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等紧急部署各项防台抗台措施,为迎战台风做好准备。
7月4日起,泰顺县交通运输局组织检查人员深入苍泰高速土建10标、省道220线青田至泰顺公路泰顺南浦溪至浙闽界段改建工程(一期)先行段、叶岸山特大桥等在建交通项目工地一线开展防汛防台全面动员部署工作。
检查组重点对施工现场的临时驻地、两区三厂、大临设施设备、危大工程工点、施工现场引排水系统以及低矮低洼施工路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对项目防汛防台应急物资储备、抢险机械设备配备以及应急队伍组建情况、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准备工作情况等进行了检查指导,督促各项目参建单位提前做好充足的防台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各项目防汛防台应对措施有效落实到位。
7月6日下午起,台州市黄岩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系统已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组织人员开展多项防汛防台工作。
针对本轮强降雨特点,台州市黄岩区公路与运输部门进一步强化公路巡查力度,重点对全区“三高”路段、急弯陡坡、历史灾毁点以及特大桥隧等关键区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我们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与雨情形势,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道路风险监测预警,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全力守护辖区道路安全畅通与公众出行安全。”台州市黄岩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安徽
入汛以来,黄山市交通运输部门创新实施“叮盯钉”险情防控闭环机制,累计投入应急抢险人员1120人次、机械车辆385台班,高效处置突发险情35起,抢通临时阻断路段两处,清理塌方5360立方米,有力保障汛期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全网畅通。
严格落实预警“叫应”机制,构建“预警直达—签收叫应处置反馈”责任链条,靶向推送预警信息380余条,市县两级应急抢险队实现20分钟内100%响应;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机制,强化全域巡查与专项排查,投入巡查力量680人次,巡查里程1.4万公里,强降雨时段实行不间断巡查,及时修补路面病害1600平方米;创新实施“快速化、科学化、精细化”的险情处置法,运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精准评估险情,实行“机械+人工”双线协同作业,强化“一路三方”联动管控。
福建
受台风“韦帕”影响,福建省气象台7月21日14时将“暴雨预警”提升为Ⅱ级,福建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7月21日14时提升防汛应急响应为Ⅲ级。为落实好防御部署,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应急办决定同步提升防暴雨应急响应为Ⅲ级。
7月20日至21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漳州市平和县境内多处路段出现溜方、路树倒伏等险情,交通通行受到严重威胁。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平和分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体养护人员顶风冒雨投入战斗。现场机械全员上阵,养护人员争分夺秒清理溜方、掏挖淤积、疏通涵洞,并同步加强安全布控,设置警示标识,强化交通引导。
7月21日,国道358线华安县华丰镇旧上雪村路段边坡因雨水冲刷,大量泥浆裹挟水流倾泻而下,瞬间堵塞排水沟与涵洞,泥浆漫溢路面,交通中断。漳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华安分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机械火速驰援。现场,挖掘机奋力疏通被淤泥堵塞的涵洞并清理水沟,装载机快速清除路面淤积,将泥浆水导向涵洞出口。经过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抢险作业,道路迅速恢复通行能力。
7月21日,仙游境内出现局部大暴雨。为保障国省干线安全畅通,莆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仙游分中心迅速响应,加强国道324线、国道356线等重点路段的雨中巡查。一线养护人员冒雨奋战,及时清理沿线堵塞的边沟和泄水孔。面对堵塞物,长竹竿、锄头柄、铁钉耙轮番上阵,无法清理的便徒手疏通,全力避免路面积水。他们争分夺秒,清理完一处隐患点便立即赶往下一处。养护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效的处置,确保排水顺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力守护台风期间的道路通行安全。
山东
近日,山东省遭遇大范围强降雨天气,防汛形势严峻。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闻“汛”而动,迎“汛”而上,迅速行动,精准施策,全力以赴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各级应急预案。各单位备足防汛物资,开展应急演练,对所辖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的设施设备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清零。各运营管理单位根据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和重点路段台账,在重点风险路段配备各类应急抢险物资。
各单位加强值班值守和公路巡查,强化调度指挥,加大对事故易发路段和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第一时间处置事故、排除险情。各单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用“养护+路管+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道路巡查,重点关注高边坡、桥梁、隧道等风险路段,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
河南
7月22日,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河南省已组建818支共计3.4万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储备大型机械设备8300余台,完成3.9万公里公路隐患排查,以最高标准备战汛期。
截至7月22日,河南省已完成2.6万余座桥梁和165座隧道的风险复核,整治隐患4787项。针对山区跨沟谷桥梁等高风险点,创新采用“蛙人”水下探测与无人机空中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排查全覆盖。在近期强降雨中,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以最快速度抢通9处干线公路和160处农村公路中断路段。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立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实施精准指挥调度、灾害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整治、路网运行管控和应急抢险救援五大强化行动。特别强调将严格执行暴雨红色、橙色预警夜间“叫应”机制,对山区桥梁、临江沿河路段等重点路段实行“人工+智能”全天候监测,并在高风险路段前置救援力量。
湖北
今年进入梅雨季以来,湖北陆续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公路受灾影响较大。湖北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不断强化雨前、雨中、雨后巡查整治,持续摸排公路安全风险点,重点针对易受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路段,长大桥隧,临崖临水、连续长大急弯陡坡等易发生事故的部位,易受洪水冲击、河流高边坡等建设施工区域,强化重点巡查,做到排查整治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湖北交通运输部门抢抓突发事件发生“窗口期”,牢牢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意识,根据降雨的强度、时长和地质条件复杂路段研判,通过政警路企“一路多方”巡查,加大以无人机为代表的科技巡查应用力度;加快公路安全数字化转型,打通省、市、县和高速公路省、路、站等各类系统平台壁垒,提升公路安全领域监测感知和告警拦阻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
为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湖北交通运输部门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工地和一线,严查现场施工和质量安全保障措施执行情况,对落实安全风险管控不力的企业,坚持严管重罚,通过纳入“黑名单”和取消资质的方式,加强建设单位内部安全监管。
此外,湖北交通运输部门持续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根据红、橙、黄、蓝不同气象预警等级,进一步细化完善分级分类预警“叫应”措施,加强监测调度,闭环落实预警“叫应”“传递、督导、反馈、验证”工作机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应急处置和值班值守,工作人员根据天气预报和防控重点,做到主动提醒、主动督促、主动调度,确保汛期暑期安全风险管控到位。
湖南
7月24日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境内暴雨如注,国道352线团结段突发山体塌方,滚落的土石瞬间侵占大半幅路面,影响车辆通行。吉首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2名抢险人员携带安全警示设备,驾驶一台挖掘机和一台渣土车,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
两组人员冒雨在塌方路段两端摆放反光锥、拉起警戒线,引导滞留车辆有序停靠;挖掘机操作手则凭借丰富经验,在昏暗视线中精准操控机械臂,逐层清理堆积的土石。经过近4小时的连续奋战,塌方路段全部清理完毕,受阻道路恢复双向畅通。
7月23日11时16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巡查人员发现,国道209线K2522+850处因降雨滑落的土石占据整幅路面,对过往车辆通行构成严重安全威胁。巡查人员当即在现场布设警示标志,并第一时间上报险情。
险情发生后,龙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紧急组织应急抢险队伍赶赴现场,争分夺秒展开清理作业。抢险人员分工协作、高效联动,一组人员专注于将大块落石搬运至路边,另一组则同步对路面残留的细小碎石进行清扫。经过1小时的紧张作业,该路段恢复半幅通行。
由于地质结构不稳定,为防止引起更大塌方,抢险人员暂未实施完全清理,在现场增设了安全警示牌和交通锥筒,持续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注意避让。
下一步,龙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将加强对垮塌地段山体的监测预警,并择机实施隐患排除工作,全力保障公众出行安全。
广东
面对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来袭,广东省公路部门坚决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的有关部署,迅速响应,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御应对措施,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从广东省公路事务中心总值班室获悉,截至7月21日15时,因此次台风导致的普通国省道中断17处,已全部恢复;因此次台风导致的农村公路中断20处,已恢复6处。
据统计,此次台风期间,江门、珠海、中山、阳江、茂名、湛江等各地市公路部门共排查出路障及树木倒伏等各类安全隐患4000余处,累计出动灾损应急抢修(重要隐患路段驻守、值守)人员7000余人次,投入灾损应急抢险机械约740台班。
广西
7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处于台风活跃期,共有7个台风生成,远超常年同期,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广西公路部门闻“汛”而动、迅速响应,养护、应急力量全力投入防汛防台、保攻坚战。重点加强对山区路段、临水临崖路段、易积水点、桥梁隧道的巡查监测与隐患排查,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应急抢险人员争分夺秒清理倒伏路树、处置路面塌方,着力疏通排水设施,全力守护公众生命财产和公路安全畅通。
海南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7月20日17时50分在广东省台山市沿海登陆,后续还将带来强降雨,对海南省北部、西部各市县影响较大。海南省公路管理局持续调度指导公路防风防汛工作,整合优化应急前置力量,增加夜间巡查频次,分级分类管控灾害风险隐患,在建项目全面停工,撤离工程项目驻地人员。
截至7月20日20时,所有高速公路、国省道通行顺畅,海南省25处存量较大风险路段涉灾隐患点总体情况平稳;未出现因台风新增的灾毁情况;国省道无漫水点,农村公路漫水点4处。
重庆
7月19日凌晨,一场由台风“韦帕”外围气流带来的强降雨突袭重庆,多地雨势汹汹,尤其是西南部地区。G5001绕城高速珞璜至双福南段、G65包茂高速巴南段等关键路段,瞬间成为防汛保畅的“前沿阵地”。按照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统一部署,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高速集团”)闻“汛”即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迎战本轮强降雨天气,保障路网安全畅通。
通过交通运输部“部省站三级调度系统”开展调度指挥,重庆高速集团16家运营公司紧急联动,开展36次会商研判,精细部署防汛工作,动态调整策略,力求精准施策。
为保障行车安全,重庆高速集团果断对受影响区域实施了必要的交通管制。高新、草坪、古剑山、江津南、珞璜、大足西等50个收费站实施管制。目前,以上管制点均已安全解除,恢复通行;在关键路段预置抢险队伍171支、2276人,巡查里程累计约2.8万公里;应急装备物资火速调拨到位,为一线抢险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大型机械严阵以待:挖掘机3台、装载机两台、排水抢险车两台、运输车16台、吊车两台等共计36台机械随时准备“披挂上阵”。应急物资充足可靠:砂石料2吨、编织袋3600个、防水布10米等物资,为堵漏、加固、排水提供坚实保障。
四川
近日,泸州市因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致使泸州境内国道321线、省道438线等国省道干线公路受损,部分路段出现路基冲毁、路面塌陷、边坡垮塌等情况,交通通行受到较大影响。灾情发生后,泸州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动抢险力量,奔赴一线,开展应急抢险保通保畅工作。
7月19日和23日,受两轮强降雨影响,乐山市沐川县域范围内国道213线、国道348线、省道310线等路段出现大面积不同程度的灾情。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和保通压力,沐川县交通运输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防汛保畅指令落实到位;全面加密公路巡查,做好道路抢险保通;落实避障转移撤离制度,对在建项目涉水活动进行撤离,转移避险;领导带队赴水毁一线,查勘道路损毁情况;应急抢险队伍进入战时状态,随时待命,确保快速响应。
截至7月23日16时,所有断道已抢通,具备通行条件,零星塌方和竹木倒伏,正在全力抢通和清理中。两轮抢险保畅工作中,沐川县交通运输部门共派出工作人员180余人次,组织机械设备22台次,累计清理塌方25处800余立方米,清理倒伏竹木30吨,出动车辆30台次开展雨后道路巡查。
针对汛期持续降雨可能引发的公路安全隐患,宜宾市公路局聚焦山区公路、临水临崖路段等重点区域,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宜宾市642余公里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包含14处较大安全隐患、80处一般安全隐患,共90余处的安全隐患分区分类分级管控处置台账。创新采用无人机航拍与地面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核查边坡垮塌、路基沉降等隐患,对1处易受洪水冲击的桥梁设置了观测点,实现风险点可视化管理。
贵州
7月26日9时30分,贵州省毕节公路管理局纳雍公路管理段管养的省道309线K75+850处突发边坡塌方,影响行人车辆安全出行。纳雍公路管理段迅速联合交通执法部门和沙包派出所,对事发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及时调配应急抢险人员和机械赶往现场,清理坍方及山体悬石。经过5个小时紧张作业,14时10分,路面坍方全部处置完毕,道路恢复正常通行。此次作业共出动人员16人、机械设备4台,清理坍方150立方米。
云南
汛期以来,云南公路人以“汛”为令、向险而行,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做好应急抢险保通工作,用实际行动保驾护航公众出行安全。
7月21日,云南省公路局彝良公路分局按照“1262”气象预警应急机制,组建4个抢通小组,20名队员带着机械设备在重点路段昼夜值守。
国道352线龙安镇雷打石路段因山岩崩塌数次阻断交通,抢险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清理落石。7月24日凌晨抢通便道实现单向通行,用“以迅制汛”诠释速度担当。
7月24日1时40分,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云南省公路局维西公路分局管养的省道237线德勐线巴迪乡结义村路段突发泥石流灾害,导致公路双向中断。
维西公路分局闻“汛”而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联合应急管理、交警等部门对受灾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引导车辆绕行分流,确保司乘人员安全。面对泥石流与边坡崩塌双重险情,维西公路分局抢险队伍冒雨连续奋战,采取“双向推进、重点突破”方式开展清障保通作业。
截至7月24日19时,受阻路段恢复双向正常通行,比预计通行时间提前3小时完成抢通任务。
陕西
7月11日,国道210线K1346+700处(宁陕县广货街镇沙沟村老安组肠子峡)突发山体塌方,约300立方米土石阻断道路。安康市公路局宁陕公路段抢险突击队携清障设备以最快速度向塌方点挺进,高效同步实施远端交通警示与疏导。面对地形复杂、存在二次塌方风险,抢险队启用无人机勘察技术。依托无人机提供的精准信息,抢险队科学调度、全力奋战。经过2小时20分钟连续攻坚,抢险队于当日14时20分成功清除所有障碍。
受近期连续强降雨影响,国道345线镇安县月河镇先锋村K1738+400处突发山体崩塌。商洛市公路局镇安公路段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按照“先抢通、后保畅”原则,迅速行动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养护人员在事发路段设置警示标识,及时向上级部门上报险情信息;联动镇安县交通运输局、镇安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对灾害路段实施封闭交通管制。抢险过程中,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科学方案展开作业——长臂挖掘机精准卸载危石,施工人员紧随其后细致清理边角碎石,人机协同高效推进。经过6小时连续奋战,安全隐患被彻底清除。
近日,山阳境内突降暴雨,商洛市公路局山阳公路段所辖公路上边坡多处发生泥石流、塌方和落石,国道242线、国道345线水毁便道因洪水淹没中断。接到汛情报告后,该段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果断采取措施,组织应急抢险人员奔赴现场开展道路抢通工作,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指挥车辆有序通行;投入装载机、巡查车等机械装备,及时清理散落的落石和倒伏树木。经过数小时紧张作业,塌方落石全部清理完毕,相关道路也恢复通行。
青海
青海省公路局应急保障中心深入贯彻公路防汛“三管三应三落实”工作要求,通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细化部门任务分工,强化公路应急保障,坚决打好汛期公路交通安全应对攻坚战。
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利用青海省干线公路路网监测与指挥调度系统,紧盯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的路段,加大视频监测频次,下发气象预警提醒,督促指导各监控分中心完成路网风险管理与预警“叫应”系统的信息更新,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干线公路路网平稳运行。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安排,统筹调度,强化一线力量准备和应急物资装备保障。针对近年青海省普通干线汛期涉灾频率较高的重点隐患路段进行重点防范,主动前置应急装备,共向湟源公路总段、海东公路总段、果洛公路总段调配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平板运输车等应急机械车辆15台。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保障合作,不断完善快速反应、高效联动、相互支援、分工协作的应急保障合作机制。
宁夏
7月18日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暴雨、雷暴大风等多重气象频发,宁夏公路管理中心等单位闻“汛”而动,全面筑牢交通运输安全防线。
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全员上岗下沉一线,调派机械、物资赶赴现场,及时对路面淤泥、落石等隐患进行处置,加密巡查频次,保障国省干线畅通。交通运输执法人员重点排查公路排水设施,清理边沟、涵洞杂物确保泄洪通畅。加强交通在建工程安全监管,对隐患路段坚决责令停工整改。高速公路管养单位实施“分级分类巡查”机制,紧盯桥梁、隧道、高边坡等关键部位,严格落实“小雨关注、中雨巡查、大雨值守、暴雨管控”要求,对高风险路段安排专人值守监测。
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共调配交通运输应急储备抢险队伍58支2288人、大型机械设备848辆、应急物资142吨等,形成“人员、设备、物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交通运输厅系统各单位将持续强化地质灾害易发路段隐患排查,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值班值守,坚决杜绝涉险运营,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应急预防演练
到提前排查隐患
再到24小时值守备勤
从重点区域提级响应
到跨区支援抢险
公路人是防汛路上的逆行者、守护者
他们用责任与担当
应对恶劣天气挑战
每一步巡查的足迹
每一次险情的处置
都彰显着“公众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
向他们致敬!
推荐阅读
来源:综合自北京交通、人民日报客户端、掌上蓟州、河北交通、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河北高速集团、央视新闻、山西交通、内蒙古日报、内蒙古交通集团、江苏公路、安徽公路、山东高速集团、豫见交通、交通运输部、湖南公路、广东公路、广西公路发展中心、海南省公路管理局、重庆高速集团、泸州交通、乐山交通运输、宜宾公路、云南公路、陕西交通、青海公路党建、宁夏交通
责编:闫可欣
校对:程子研 马紫璇
审核:余大鹏 苗挺节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 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