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组织各地开展了精细化提升精品工程建设工作。为充分发挥优秀案例引领作用,本系列将陆续刊发相关精品工程案例。
G615河北省御道口至大滩镇段
精品工程建设项目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关于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有关要求,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职责、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指导承德市交通运输局、承德市公安局,按照“精心精细 绿色节约 安全有效”的建设原则,通力协作,从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两个方面对G615御道口至大滩镇段进行综合治理,携手推动公路安全通行能力提升。
路域环境
一、分级分类处置,安全水平综合提升
G615御道口至大滩镇段位于河北坝上地区,是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旅游和牧区特征较明显,冬季气温低降雪厚,夏季旅游车辆、人员较多,交通量呈周期性变化,对服务设施需求明显。
针对路线特点,承德市交通运输部门联合设计、咨询单位会同公安部门,按照“一点一策,全面提升”的设计思路,对穿城镇路段、平面交叉口、弯坡路段及路侧防护设施进行分级分类处置,对学校路段、长陡下坡、隧道等路段和全线标志标线、速度管理进行综合提升。
在穿城镇路段,该精品工程综合考虑路侧开发强度、路侧干扰程度、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需求等因素,将沿线27个穿城镇路段划分为3类,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通过设置行人过街设施、改造路侧边沟、增设人行横道、强化城镇内交通秩序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穿城镇路段的安全性。
穿城镇路段改造路侧边沟、增设人行横道前后对比
考虑被交道路的等级、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等情况,该精品工程将沿线181处平面交叉口分为3类,通过明确路权、合理降速、改善视距、完善排水、设置转弯车道和交通岛、优化信号灯控制等方式,对17处平面交叉口进行重点提升,有效改善通行环境。
国道G615与省道S244半虎线平面交叉口渠化改造前后对比
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交通标志系统性提升至关重要。该精品工程对沿线交通标志破损、老化、视距不良、设置不规范以及缺失等问题进行系统处理,对港湾式停靠站、停车区、服务区等重要设施进行统一编号,增设指引标志。
停车区指引标志
根据路段半径、视距等情况,该精品工程将沿线弯坡路段分为3类。一类弯坡路段通过对原弯道路面进行加宽、增设鱼腹式中间标线等进行优化。二类弯坡路段通过增加线形诱导标、清理弯道内侧遮挡视距绿植等进行提升。三类弯坡路段通过增加线形诱导标、清理遮挡视距绿植等进行改造。
二类弯坡路段处置后效果
二、创新融入旅游公路全链条,打造旅游示范公路
按照“1+1+4+22+N”的发展思路,该精品工程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材料创新、设备创新,推动建设具备“安全+智慧”“安全+绿色”“安全+旅游”“安全+便民”4项综合功能的旅游示范公路。
交叉口会车智能预警系统降低夜间等时段交叉口事故发生概率、急弯路段会车智能预警系统有效避免小半径曲线路段安全事故的发生、自发光道口标柱夜间自动发光闪烁提示过往车辆注意道口……在“安全+智慧”旅游示范公路建设中,通过应用新设备,对现有公路安全设施进行补短板,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急弯路段会车智能预警系统
自发光道口标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安全+绿色”旅游示范公路建设中,该精品工程与绿化工程相结合,在中央分隔带内增设地锚式自张拉缆索护栏的同时,保留原有乔木,做到防护与绿化有机结合。同时,应用低温高强钢锌铝镁镀层护栏、石墨烯聚脲面涂技术等新材料延长护栏使用寿命,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
地锚式自张拉缆索护栏
低温高强钢锌铝镁镀层护栏
交旅融合,打造风景道建设新样板。该精品工程通过建立科学、精细、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体系,以及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公路服务设施体系,对公路沿线服务设施进行统筹管理、拓展养护中心服务功能,为司乘人员及沿线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积极推动“安全+旅游”旅游示范公路建设。
御道口养护中心(御道河谷综合驿站)
在精品工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快“安全+便民”旅游示范公路建设。在一级公路较大城镇路侧增设辅道,提升主路通行效率。在二级公路穿城镇路段,在确保排水功能的前提下,将路侧排水设施改造成人行道,为沿线百姓平安出行打造独立的通行空间。此外,精品工程沿线还增设候车亭、港湾式停靠站,方便群众停车、候车。
城镇路侧增设辅道
候车亭
三、多部门协调联动,合力改善道路通行环境
通过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路警协同、多方共治”的协作机制,交通、公安部门联合开展重点车辆、重点区域、重点违法“大整治”,交通安全宣传防范“大教育”,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实现交通事故数据、车辆和驾驶员基础数据等信息共享,在长陡下坡路段安装区间测速设备,协同完善全线速度管理体系。结合沿线旅游规划,完善服务区预告、指示标志,建立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服务设施体系,为游客及司乘人员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增设区间测速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该精品工程推动穿城镇路段设置机非隔离、路宅分离设施,改善穿城镇路段行人、车辆通行环境,有效提升村容、村貌,助力乡村振兴。
改善沿线村镇村容、村貌
四、全过程数字管理,赋能高效管养
工程从排查、设计、实施到后评估全过程采用数字化,将路线基础信息、交通特征、事故数据以及重点路段风险等级等结果建立数据库,保证全流程可追溯,实现风险、隐患、安全措施以及养护管理“一张图”。此外,该精品工程建立公路运营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针对一般、较大、重大风险点实行动态管理,通过二维码标识和养护管理APP对接,实现养护巡查管控智能化。评估显示,风险点路段事故发生率降低了35%。
公路风险评估应用系统
“码上巡”风险防控管理系统
五、交通安全水平提升,百姓安心出行
精品工程实施后,G615御道口至大滩镇段交通事故率降低51%,村镇、连续长下坡等路段运行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平面交叉行车轨迹更加规范,交通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旅游季节车辆拥堵发生次数减少,拥堵发生后缓解速度更快,有效减缓了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根据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报告,该精品工程社会满意度为98.44%,在通行环境、安全水平、服务感受、用户满意和用户信任5个方面得到了较高评价。
G615御道口至大滩镇段精品工程的实施,在提升公路安全通行能力的同时,打造了“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形成了兼具河北坝上地区景观特色和旅游功能的交通安全设施体系,更为今后更好地实施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工程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责编丨樊梓嘉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