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矿国链260万吨/年智能混配加工项目正式投产
2025年07月29日 12:13
海外矿业投资
责编:戚金荣
作者:海外矿业投资
- 事件:中矿国链260万吨/年智能混配加工项目正式投产。
- 项目性质:中国矿产集团(中矿国链母公司)首个落地的混矿加工项目,也是柳钢集团的重点转型项目。
- 承建方:中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有限公司EPC总承包模式建设完成。
- 项目目标:打造一个绿色环保、多功能、智能化的“西南地区铁矿石智能混配加工基地”。
项目背景与意义:
- 践行国家战略:项目直接服务于“国家矿产安全”战略,旨在构建更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
- 强强联合:由中国矿产集团(央企)与柳钢集团(地方大型钢企)基于互补优势(物流、需求)共同推动。
- 定位与服务:
- 核心服务柳钢集团(本部及广西钢铁基地),辐射周边钢企及西南腹地。
- 战略价值:
- 拓宽资源边界:改变资源获取利用模式,减少对单一优质矿源的依赖(通过混配多种小矿种)。
项目规划与建设:
- 总规模:规划混矿加工能力500万吨/年(精混加工生产线)。
- 核心技术工艺:采用强力混合工艺,核心设备为立式强力混合机
- 优点:占地小、投资少、控制灵活(相较于传统工艺)。
- 创新点1(产品性能测算):根据预设配料方案和物料成分,自动计算混合料产品理化指标。
- 创新点2(配矿成本优化):基于原料理化指标、价格及目标产品指标,自动规划成本最优配矿方案。
- 创新点3(料量自动分配):采用自主研发的AI创新模型实现智能配料控制,能根据物料理化性能波动实时调整配矿方案,实现闭环控制精准匹配预设产品指标(优于传统PID调节)。
- 混配目的:将4-6种具有价格优势的小矿种铁矿粉,通过智能配矿和强力混合,形成满足烧结生产需求标准的定制化、标准化混矿产品。
- 建设效率:项目于2025年2月28日开工,仅用4个月高效施工,提前77天投产,打造了集先进技术装备与节能绿色于一体的高质量生产线。
参与方与评价:
- 出席领导:中国矿产董事长姚林、副总高晓宇;柳钢集团总经理阎骏、广西钢铁总经理韦军尤;中钢国际总经理赵恕昆、中钢设备副总贾建平等。
- 姚林评价:强调项目是深化央地合作、携手共赢的重要里程碑,对提升柳钢原料保障、降低成本、奠定中矿国链基础有重要作用。
- 阎骏评价:指出项目是柳钢向海图强、高质量转型的重点项目,能降低成本、改变资源利用模式、拓宽资源边界。
- 赵恕昆评价:感谢客户信任,强调中钢国际以高效施工跑出“加速度”,用自主可控技术赋能降本增效,协同产业链保障国家矿石供应链安全。
承建方(中钢国际/中钢设备)的角色与能力:
- 核心竞争力:凭借在冶金全流程技术服务,特别是矿物加工领域领先技术丰富工程经验中标。
- 成果体现:成功打造技术先进、节能绿色的生产线,并高效完成建设。
- 未来承诺:作为领先的工业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拥有全流程冶金技术能力,将持续以创新为驱动力,用先进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钢铁行业灵活高效、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