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交流借鉴:论商品混凝土实验室的筹建

交流借鉴:论商品混凝土实验室的筹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选自《商品混凝土》杂志2024年第5期

论商品混凝土实验室的筹建

杨永俊,刘兆,范孟岭

[摘要]商品混凝土实验室的筹建涉及行业要求、工程施工/装修、功能布局、设备(软件)及水电安装、人员招聘等内容。须结合预拌混凝土行业要求,协调施工单位、仪器技术人员之间的配合沟通,以达成实验室资质验收要求,并满足后期开展检测工作的适用性。本文借鉴某新建商品混凝土实验室的经验,简要介绍该方面的筹建流程。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实验室;行业要求;工程施工;功能布局;设备布置;水电安装;人员配备;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行业要求

和商品混凝土实验室检测能力要求的相关规定包括: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在第15项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标准中,对企业技术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试验员、中级以上职称等人员能力提出了要求。

)标准规范

GB/T 149022012《预拌混凝土》第9.2检验项目;

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对混凝土及其原材料规定了主要控制项目及检验批次要求,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要求等。

) 地方标准,如福建省地方标准DBJ 13-42-2023《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其中第基本规定中对商品混凝土实验室提出要求。

)地方性的行业管理要求

如福建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福建省漳州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示范图集,对商品混凝土实验室的筹建、运行做出了详细规定。

商品混凝土公司在实验室筹建之初就应切实掌握以上行业要求,全面考虑实验室的面积、功能布局、设备/人员/ ERP等资源提供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功能布局

本次实验室筹建根据相关行业要求及实验室所在楼层的建筑特点,规划一楼为标准养护室、力学室、集料室、试配室、样品室(标资室)。因为楼宽不足,本实验室无法满足力学室、试配室同时与养护室相邻的做法,养护室与试配室之间相隔力学室。本实验室将两台抗渗仪设置在力学室内,便于试件的装卸,如果抗渗仪数量多,则另行设置抗渗室。见图

二楼布局为主任办公室、实验办公室(资料室)、水泥检测室、比表面积检测室、化检室、高温室,见图2。

布局的设计在满足行业要求的同时,需要考虑梁、柱、窗对隔墙砌筑的影响,正常应将隔墙砌在两柱之间、屋梁之下,避免隔墙砌在窗子范围内;工作台分为预制及板材现场拼装,预制的工作台计划性要求更高,应实地考察是否受到两侧或中间柱子的影响。实验室技术人员在满足各检测室功能的同时,在CAD图纸上确定隔墙位置前应先到建筑室内考察,以现场为准,避免出现墙、柱、梁、窗之间不协调的情况。

设备基座包括2000kN压力机、震筛机、振动台、跳桌、胶砂振实台等,300kN抗压抗折机、混凝土搅拌机不需要基座。基座尺寸由仪器技术人员提供,如2000kN压力机基座见图

各检测室主要设备的布局(基座、位置、使用便利性)应详细设计,多方面考虑,最终经仪器技术人员确认。各个设备需用的电源相数、功率、电压、开关种类不同,此方面应由仪器技术人员和装修水电工程师交流确定。水管的布置体现在水池设置上,包括常规的进水和排水设施,电源的布置可参考图1和图2上标识的内容。

本次采购主要仪器设备见表,规格型号、参数供参考。

养护室及样品室应布置满足样品摆放要求的铁架,综合考虑混凝土生产方量、样品数量、样品进出便利性等因素。需协调喷雾设备的安装与养护室吊顶(假如有)之间的关系,本次养护室设4个喷雾器,仪器技术人员指定位置,由装修班组设置探出吊顶之外的4个螺杆用以安装喷雾器。

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3.1资质申报

向地区市住建局相应业务窗口申报,提交要求的申报文件,包括《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要求的人员(社保缴交证明、职称证书、岗位证书等)、设备(主机楼泵车)资料,以及参考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编制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

3.2人员招聘及设备采购

)本实验室开始运行时将检测工作分为砂石组、混凝土组、粉料减水剂组,每组两人,开展福建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中要求的检测项目,熟悉检测依据(标准规范、网上试验视频)和设备使用要求,准备样品,逐项开展检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对每个检测项目进行考核验收。对人员的工作能力考核,确定是否录用,应在其试用期内完成。

培训时应强调对标准规范熟知熟用的重要性。如某试验员在使用负压筛析仪测定水泥细度时出现多次错误:

)在未对试验筛进行标定前,即用0.08mm筛两次称取25g水泥样品进行筛析,计算结果错误,随之计算两次结果差值错误,要求表示检测结果时,结果表示不符合GB/T 13452005要求。

)要求在检测样品前使用标准粉对水泥试验筛进行标定,试验筛修正系数在0.81.2范围内方可使用。该试验员使用仅适用于0.045mm筛的标准粉标定0.08mm的试验筛,导致标定无效。

)应依据行业要求,配置满足适用标准要求的检测仪器。可由参与报价的供应商列出所需仪器清单,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核实后进行采购。仪器进场后应及时委托有资质的计量机构,对其中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检测符合要求后方能开展检测工作。具备试验条件时补充采购其他试验用品,如铁锨、水桶、抹刀、毛巾、托盘等,以满足各项试验操作要求。

)标准规范的配置

公司技术负责人应识别预拌混凝土行业所需的标准、规程、规范等文件,进行采购。本次识别的相关文件(含预拌砂浆)见表

)检测系统及ERP系统

福建省设立了建设工程监管一体化平台,其中包含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监管模块。企业需要上传原材料入场台账、水泥胶砂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等检测数据、电子签章的检测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所供应混凝土的工程名称、各部位的开盘结束时间、供应方量等信息至监管平台。

本次采购的预拌混凝土专用ERP包含了试验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抗压强度数据的采集、上传,及试验、校核、审核、批准等方面的电子署名。

3.3原材料型式检验的委托

福建省要求预拌混凝土企业每半年委托一次各项原材料(不包括以自来水形式的拌合水)的抽样型式检验,该方面必须满足资质验收及定期监督管理要求。

3.4资质验收及检测工作开展

对于已获得资质证书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由市住建局组织建材检测方面的专家(含质监站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实验室检测能力(人员、设备、环境、设施、检测系统)、生产场地硬化、绿化率、骨料堆场主机楼环保设施等,对存在的问题完成整改后,方准予生产、销售混凝土。

3.5日常监督管理

预拌混凝土企业获准生产后,接受市、区县质监站的监督管理,包括每半年季度的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检查评审、对混凝土及其原材料定期抽样检测等。

结语

预拌混凝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完善企业资质管理无疑是工程质量的强有力保证。本文总结了预拌混凝土企业获取资质证书需要完成的实验室筹建工作,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 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 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S]

[3] GB/T 149022012.预拌混凝土[S]

[4] DBJ 13-42-2023.福建省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S]

[5]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EB/OL].(2023-05-05).https://zjt.fujian.gov.cn/xxgk/zfxxgkzl/xxgkml/dfxfgzfgzhgfxwj/gfxwj/202305/t20230511_6166500.htm.

[6]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漳州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示范图集[EB/OL].(2023-07-22).https://zjt.fj.gov.cn/xxgk/zfxxgkzl/xxgkml/dfxfgzfgzhgfxwj/gcjs_3791/202307/t20230727_6214435.htm.

供稿人:杨永俊,刘兆

编辑员:李海亮

审核人:孙继成,宁夏

【标准规范】

《建筑固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范》行标

《建筑物绿色拆除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规程》CECS

《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书》团标

《砂浆和混凝土用石屑》团标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追溯规范》团标

【会议培训】

2025全国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与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交流大会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尾矿泥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用技术和工艺技能线上培训

混凝土(砂浆)试验检测方法实操教学线上培训

【咨询服务】

科技成果评价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产品检测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新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图书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