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在煤矿水害防治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发力,立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强化责任落实和治本攻坚,全省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山西现有煤矿887座,其中大部分煤矿井田范围内存在废弃老窑和整合关闭矿井,采(古)空区积水情况复杂,加之开采强度和深度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煤矿开始受到底板承压水威胁,煤矿水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山西不断完善水害防治制度体系,先后制定出台《山西省煤矿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规定》《煤矿防治水“三专两探一撤”规定》等,将煤矿六大类水害重大安全风险辨识上升为山西省地方标准,促进煤矿水害防治责任、管理体系、风险防控、普查治理措施等落到实处。
针对老空区、采空区及周边废弃老窑、封闭不良钻孔等重点部位,山西多次组织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全省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基本查明隐蔽致灾因素。山西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均配足了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专职探放水作业人员和专用探放水设备;山西所有生产矿井均安装了水文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并实现数据上传。山西476座煤矿利用定向钻机远距离大规模对采空区积水进行疏放,163座煤矿积极推广应用探放水人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探放水进尺的自动识别和允许掘进距离的智能管控。
在加强监管监察督导服务方面,山西先后组织开展了煤矿防汛、防治水、防溃水溃砂专项检查和露天煤矿边坡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严查重处非法违法行为。围绕解决“防治水技术薄弱、防治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山西多次开展督促帮扶工作,帮助企业解决了防治水技术难题。
全文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