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神华产权所属准能集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构建起严密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更在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安全处置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一条能源保供与生态保护并重、资源高值利用的新路径,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准能力量。
制度筑基,组织赋能,织密污染防治责任网
污染防治,制度先行。准能集团深刻认识到,唯有构建起权责清晰、执行有力的生态环保管理体系,方能筑牢生态屏障,守住绿水青山。
准能集团全面落实生态环保责任制,系统性地修订整合了涵盖各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共计12项,为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遵循。每年年初,公司召开安全环保工作会,制定并下发生态环保“1号文件”及详尽的任务分解表,明确目标、细化举措、压实责任,通过加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联动,形成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图为准能集团绿色矿山航拍图
为保障工作推进有力,准能集团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挂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例会,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同时,在公司层面专门设立生态环境保护部,主抓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治理、水土保持、节能降耗、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等工作。在基层,各直属单位均明确了环保业务主管部门,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环保管理人员以及环保督察员,构建起直达生产一线的环保监督网络,确保各项生态环保要求在生产末端得到有效落实。
具体工作中,准能集团始终将环境风险防控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强化生态环保依法合规管理,锚定生态环保领域的痛点难点,聚焦矿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将风险隐患排查与日常监督检查深度融合,推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特别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大战略要求,健全完善了长效监察机制,制定年度环境监察计划,重点加强对环境治理设施运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承包商环保行为等方面的监督检查。2024年,公司开展了42次生态环境依法合规专项监察、危废规范化管理评估等一系列行动,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隐患63项。
准能集团创新推出“一厂一册”环保管理手册,将环保工作成效直接纳入经营业绩和全面质量标准化考核,形成强有力的倒逼机制,确保环保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持续达标排放。2024年,准能集团环保总投入1.11亿元,实现生态环境“零事件”“零触发”“零重大环境问题隐患”。
点“废”成金,煤矸石综合利用开辟绿色新径
作为煤炭开采伴生的主要“固体废料”,煤矸石的处理一直是困扰行业的突出问题。准能集团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无废企业”建设路径,将煤矸石从环境负担转变为宝贵资源。
日常生产中,准能集团矿区电铲司机精准控制铲斗小臂推力与提升力,沿着煤层面进行平行挖掘,尽力避免铲斗垂直切割到夹矸层,减少矸石混入原煤。
准能集团确立了“源头减量、过程管控、末端利用”的煤矸石协同治理思路。在源头通过智能化开采和优化采装工艺,精准控制采煤过程,提高煤岩分离精度,最大限度减少矸石产生。对于产生的煤矸石,建立了完善的分级分质资源回收体系。依据热值和利用价值,一部分经过筛选处理的煤矸石被供应给矸石电厂用于发电,另一部分则进行破碎后运输至指定回填区域,替代土、砂、石等材料填充矿坑和采空区,进行绿化复垦,既消纳了固废,又为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准能集团绿化复垦面积达到9.95万亩,煤矸石综合利用率100%。
准能集团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突破传统思维,将目光投向了煤矸石中蕴藏的高价值资源——高岭岩。
化验数据表明,准能矿区煤矸石中高岭岩平均含量高达35%,且具有高岭石含量高、铁钛杂质含量低、煅烧白度高等优异特性,属于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可广泛适用于陶瓷、造纸、涂料、耐火材料、橡胶塑料等行业。准能集团开展了大量扎实的前期工作,深入调研周边高岭岩产业链企业,远赴江西景德镇、重庆等陶瓷产业重镇以及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学习交流陶瓷产业升级、市场趋势及高岭岩应用技术,为高值化利用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准能集团正在规划实施选煤厂产品系统改造工程,通过技术创新从煤矸石中高效分选高岭岩,提升资源附加值,预计年底即可见效。
图为科研人员正在制备白泥基硅肥
同时,准能集团承担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揭榜挂帅”重大项目——“准格尔矿区煤矸石脱碳制备高活性铝硅粉及煤系关键金属协同提取技术开发”,努力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核心装备研制,构建以“脱碳、铝硅分离、提铝”为核心的先进工艺,实现煤矸石中煤、铝、镓等有价元素的高效回收利用,是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的未来方向。而且,提铝后的残渣——白泥,因其富含硅元素,在公司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依托粉煤灰酸法提铝工艺技术,成功打通了制备白泥基硅肥的工艺路线。经测试,该硅肥有效硅含量超30%,远超国家标准,且重金属含量极低。
今年春耕时节,硅肥已在准能生态大棚试验田进行示范应用,科研人员正密切监测其效果。初步估算,施用该硅肥的田地可增产10%-20%,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修复盐碱地方面潜力巨大。
变“废”为宝,废矿物油循环利用树行业典范
在准能集团庞大的露天煤矿开采体系中,数以百计的大型机械设备是生产的主力军,随之而来的是每年近千吨的废矿物油产生量。这些废油若处置不当,将严重污染土壤、水体,更存在火灾隐患。准能集团另辟蹊径,成功探索出一条废矿物油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的创新之路。
图为黑岱沟露天煤矿装车作业现场
6月7日,准能集团矿区正在作业的L1350前装机突发大臂举升油管法兰漏油故障,设备维修中心汽修车间维修班的职工迅速下坑开展抢修,他们第一时间将接油小车停在漏油点下,首先保障废油不撒不漏在地面。而这些废油将分类储存在专用油库,定期通过油罐车送到炸药厂,成为制作炸药的原料。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准能集团就开始利用废矿物油代替部分柴油作为铵油炸药可燃剂的研发工作,于1999年7月取得试验成功。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使用废矿物油配制的铵油炸药,其爆速、猛度、威力等关键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为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废矿物油打开了大门,不仅从源头上阻断了废矿物油对环境污染的风险,更实现降本增效,按照废矿物油与柴油1:1的比例进行配制,不仅节省了同等数量的柴油消耗,还节约了废矿物油本身的处置费用。综合计算,每年节约生产成本约400万元,对于全国面临类似问题的工矿企业和爆破行业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此外,为确保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全过程的依法合规和安全可控,准能集团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办理好相应环保手续,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制定并下发了《废矿物油分析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确保废矿物油在收集、贮存、运输、配制、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环保,坚决杜绝跑、冒、滴、漏、渗等隐患。
向绿而行,其行至远。准能集团的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工业领域的生动转化,曾经被视为负担的“废危”,在科技赋能下已然成为创造效益的“绿金”。准能集团将深化无废企业建设,继续书写好传统能源企业的绿色转型范本,让矿山生态更加靓丽。
扫码关注 中国神华
内容来源:准能集团
编辑:曹龙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