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河北唐山
中国铁建昆仑集团投资的
国内规模最大溴素生产项目
曹妃甸钢电园区电厂冷却海水
绿色高效利用年提溴30000吨项目
正式落地
渤海湾的汩汩海水将在这里被氧化、富集……
提取出用于工业生产的关键元素——
解发展之渴
溴作为基础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阻燃剂、医药中间体
以及农用化学品等众多领域
在电子科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
新兴领域发展和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前我国每年需大量进口溴素
以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
尤其近年来
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
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
溴素的供需趋紧
进口依赖度也逐渐升高
向海而“新”
绿色高效提取海水中的溴素资源
成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更优选择
曹妃甸海水提溴项目效果图
此次成功落地的曹妃甸海水提溴项目
是中国铁建首个海洋经济类战新项目
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钢铁电力园区
占地约263.8亩
采用全国首台直径16米吹出塔设备
设计规模为年产30000吨
预计于2026年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达产后将占据国内溴素产量的三成
有效改善我国溴素资源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破行业困局
海水中溴的平均浓度约为65毫克/升
提取1吨高纯度溴需要超过15000吨的海水
因此
传统海水提溴产业面临能耗高
收率低的难题
玻璃钢溴素塔示意
破题行业困局
中国铁建项目团队的选择是技术创新
曹妃甸海水提溴项目采用的空气吹出碱吸收法
是一种全流程低能耗、零污染的绿色工艺
该工艺在酸化过后的海水中
通入具有强氧化性的氯气
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
然后利用溴单质易挥发的特性
向溶液鼓入空气将其带离
并进入碱性吸收液中实现富集
最终经蒸馏冷凝出符合工业需求的溴素
海水提溴工艺流程示意
经由流程优化和工艺创新
整个生产过程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废气排放
实现真正的绿色生产
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
和化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
溴素将衍生出更多新应用、新需求
该项目的海水提溴技术成熟运用后
将切实改变我国当前
以地下卤水提取为主的行业现状
大幅提升溴素产能
从原料端为溴素战略资源储备
和产业控制提供安全支撑
“一水多吃”
研究表明
在海水提溴过程中
溴素吹出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
而北方的冬天气温低至零下
室外的海水温度接近冰点
这对项目的连续生产和经济效益提出挑战
如果,有加热好的海水呢?
在沿海地区
发电厂普遍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
经过热量交换后水质基本不变
且水温保持在15至30摄氏度之间
这些流量稳定
温度适宜的电厂“废水”
能够满足海水提溴项目的生产需要
摇身一变成为溴素提取的抢手资源
弥补了原料供给侧短板
帮助项目显著提升创效空间
电厂水冷却塔
此外
项目团队还将在吹出塔中
加装精准控温导水设备
充分利用冷却水高温的优势
增加塔内海水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
进一步提升溴素吹出效率
延产业链条
7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略海洋
中国铁建积极践行国资央企战略使命
把包括发展海洋经济在内的战新产业
作为破冰突围和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通过抢先布局海洋工程
海洋资源、海洋材料
海洋环境等细分赛道
在海洋资源开发
海上风电与新能源
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国溴下游需求结构
去年以来
中国铁建将转型升级
作为破解“内卷”的关键抓手
系列改革发展组合拳
到“1256”中长期发展战略
从“五新赛道”到“六化转型”
中国铁建蓝图愿景变成施工图
深地+储能拓展未来
竹基产业如火如荼
气凝胶产线取得突破
......
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打开中国铁建发展新天地
面朝大海 破浪前行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