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薛小平:英雄与好汉的恩恩怨怨何时了--工程机械商业模式变革的前夜

薛小平:英雄与好汉的恩恩怨怨何时了--工程机械商业模式变革的前夜

一、问题的提出和讨论目的

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营销模式中,代理商模式体系是比较流行的商业模式,海外巨头美国的卡特彼勒、日本小松日立等海外品牌大象(厂家),国产巨头三一和徐工等国产品牌大象大都采用了代理商模式。如果以行业宏观的大格局上看,在工程机械行业有两个群体,制造商厂家群体和代理商群体。这两个群体,由于各自的市场角色和生存方式,以及产业定位不同产生的相互矛盾和商业纠纷冲突,将来的发展趋势,都有许多的一致的群体共性。同时,由于两个群体商业利益不达标,由此也发生了厂家放弃代理商模式,亲自下场的直销模式(详见笔者《直销能根本改变大象效益下滑趋势吗?》)。

就当下行业市场背景下,本文对两大群体冲突的现象和实质以及有可能的变化,做了一点非常粗略的描述和讨论。

二、海内外品牌大象都是行业英雄

就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过程看,不论是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等海外品牌大象,还是国产巨头三一、徐工等国产品牌大象,不论它们在当下市场份额是多是少,它们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客观公正地说,它们都是行业英雄

海外著名品牌大象,把世界一流水平的各种各样的工程机械设备导入中国市场,其功能和高效,质量和可靠性,启蒙和培育了中国现代工程机械市场。为国家的“引进、消化、吸收”的产业政策,提供了鲜活的市场实际样本。国产品牌从测绘仿制,技术引进、最终到自行研发,快速的获取世界先进技术,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三一和徐工等国产品牌大象群体,都是如此过程的受益者。

以三一和徐工为首的国产品牌大象,推动市场竞争与价格合理化,打破了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局面,让用户能以更合理价格购买设备,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引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国产品牌形成了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链的完整配套体系,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和美誉度,还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产业自信心。

三、海内外品牌的所有代理商都是行业好汉

不论是海外品牌的代理商,还是国产品牌的代理商,尽管都是各为其主,相互残酷竞争,杀的你死我活,可从客观上整体上看,几十年来,他们为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也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

代理商熟悉当地市场和客户,比较专业的销售服务团队,是代理商模式中最重要的角色。对产品的市场覆盖和市场占有率全权负责,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全权负责,对终端客户全周期的服务全权负责。还要具备对品牌和产品的忠诚和经营目的唯一性。不论海外还是国产品牌大象的成功的市场占有率,都离不开代理商的汗马功劳和前仆后继。代理商是行业里冲锋陷阵的好汉无疑!

四、英雄与好汉冲突的普遍性

诚然,海内外品牌大象各路英雄豪杰与旗下的绿林好汉们,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都有过精诚合作好日子。但是,那都是过去或曾经的故事了。

1.市场低迷,行业内卷,效益低下的衍生现象

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几十年的行业残酷竞争的中国市场上,不论是世界巨头的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等海外著名品牌,还是三一徐工中联等在中国市场绝对优势的国产品牌,其代理商的经营效益都在大幅下降,今不如昔。同时,两个群体格局性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尽管其内部经营数据不便公开,但稍微了解些内情的人都知道,由于效益下降,英雄与好汉的内部矛盾、相互利益纠纷有增无减,甚至激烈冲突,对簿公堂。近年来,好汉群体举办的各类商业活动,昔日在商业战场上竞争、不可两立的对手,而如今坐下来共商生存之道。显然,群体格局性的利益冲突矛盾,已经不低于各自具体业务的竞争了。

2.英雄先死还是好汉先亡?

商场如战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尽管死亡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在如此困难形式下,在重大商业利益的取舍时,在具体商业项目的执行时,英雄先死还是好汉先亡,其商业取舍逻辑是永远存在的。尤其是对两者中弱势的好汉群体,如此恐惧或者焦虑挥之不去。避害趋利商业本性下,英雄与好汉相互指责。昔日,英雄为好汉承诺的慷慨之词,好汉表忠心的肝脑涂地之言,已经都是酒场上的双方的套话。面和心不和,同床异梦,各怀异志,已是定局。

五、谁为刀俎,谁为鱼肉?

前几年海量的销售,大量的应收款和债务出现(详见笔者《工程机械行业债务纠纷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上,下)》。

为抵消债务风险,英雄与好汉相互斗智斗勇,对相关资金的控制是七寸。比如某财务操作场景:好汉自身账上的持有现金,如果没有英雄的批准,好汉也只能是望银兴叹。就像民间某人的私有财产,必须经邻居外人审查批准,主人方可使用。如此挑战了人性的极限,敌视和仇恨的产生,必然随之而来。当然,英雄如此之控,也有其道理:好汉是巨大应收债务重要枢纽,如此行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古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与当年的项羽和刘邦不同的是,如今的英雄与好汉,互为刀俎,都是鱼肉?

六、砍向好汉最后致命的一刀是什么?

融资租赁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和资本杠杆,工程机械的融资租赁都是以设备为载体的融资,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后,为平衡应收款回收的风险,所有融资租赁运营都采用了回购担保(或其他应收款担保)手段。

厂家和融资公司与代理商三者中,前两者财大气粗,有资金实力,资本运作能力强,而后者资金实力弱小,过路财神,没有资本运作能力。如果代理商承担了回购担保,在应收款欠款超过代理商利润积累后(如果经营亏损,情况会更加恶劣),代理商无法承担回购担保的责任,只有违约。

融资租赁中任何相关一方,用回购担保(或应收款担保)合约面对公堂,这正是好汉被砍的致命一刀。行业内不少好汉由此出血或丧命。行业中,唯一例外的是卡特彼勒的融资公司,自行承担融资租赁业务的收款和债务风险……相比之下,卡特彼勒的代理商真是好运。

七、两条曲线趋势改变的可能性

就当下代理商运营实际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出,

除非厂家大幅让利,否则,两曲线趋势不可能改变。如若如此营收趋势没有改变,英雄与好汉的商业矛盾难解,甚至无解(详见笔者系列文章《中国代理商体系会消亡吗?(上,中,下)》)。

八、厂家直销体系能够取代好汉的角色吗?

详见笔者《直销能根本改变大象效益下滑趋势吗?》一文。直销体系的目的就是要运营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可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参考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直营的成本代理商体系的成本还要高,而且市场份额也增加不了多少。

九、结束语

1.英雄好汉都没有多少错,是商业模式的熵增

几十年来,在中国市场上聚集的行业英雄好汉,是全世界海内外的各路行业精英,出类拔萃,经验丰富,为提高其商业模式的运行效率,解决其内部纠纷和恩怨,绞尽脑汁,智慧用尽,可到头来,还是“看江山如此多娇(中国市场),使无数英雄好汉竞折腰”。如此结果,都是行业内英雄豪杰,或绿林好汉的无能和过错?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笔者认为,这是行业的商业模式衰落的熵增现象。就像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商业模式提供了一种“物理约束”视角,工程机械的商业模式,包括代理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逐渐从有序、高效走向混乱、低效的趋势,尤其在中国市场外部系统的熵增容忍度下,其商业模型体系的竞争力达到了其边界。世界上不存在有无限增长力的商业模式。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年轻的国产品牌大象,虽然在中国市场有绝对的优势,可其营销体系内在的基本矛盾冲突有增无减,商业模式出现了低效趋势。就是以代理商体系为楷模的世界巨头,美国卡特彼勒或者日本小松等海外品牌大象,他们几十年的商业体系,在中国市场也丧失了应有的竞争力。这几年海外品牌大象代理商大量的躺平、逃离、改换门庭、面对公堂等等现象,也印证了这一点(当然,如此现象还有许多的其他原因)。尽管卡特彼勒的代理商体系至今还完整无缺(在中国市场唯一留存完整有效的海外品牌大象体系),但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日子也是并不好过。显然,如果没有卡特彼勒全球市场的强大的平衡能量支持,卡特彼勒旗下的好汉们,在中国市场又能坚持多久呢?

显然,这是行业内的两个群体——制造商和代理商,商业模式制度性的问题,并非几个英雄好汉的局部问题。

2.工程机械行业商业模式变革的前夜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行业内卷,两个群体间各种各样的相关矛盾的积累越来越多,债权债务冲突的长期化,离心离德的趋势越来越深,尽管两个群体双方,各自都在为此努力尝试了不少局部的改良,可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商业模式制度性的弊端,以阻止局面的继续恶化。

在百年不遇的政治经济大格局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去品牌化,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等新概念,新商业模式,必然对传统行业产生革命性的冲击。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挖掘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助力传统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人工智能可打破传统产业链信息壁垒,重塑产业链各环节的关系和价值分配。科技企业跨界进入传统行业,进一步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行业市场,聚集了全世界优秀的行业人才,曾经是全球最繁荣的工程机械市场(将来有可能再度出现),更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百年不遇的政治经济变化下,在全世界现代商业潮流的冲击下,工程机械行业商业模式的变革,行业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上率先出现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