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要点:
1. 建立创新地质模型:Lowell-Guilbert斑岩铜矿同心蚀变分带模型(核心钾化带,向外依次绢英岩化、泥化、青磐岩化带),1968年发布,指导Escondida等超大型铜矿发现。
2. 坚持野外实践原则:“矿石在野外发现”,通过实地填图、蚀变观察和地表矿化线索(如铁帽、孔雀石)锁定靶区,如智利Atacama项目推断深部矿体。
3. 低成本高效验证策略:用宽间距旋转钻替代岩心钻,低成本快速覆盖大面积,如Atacama项目300万美元完成500公里勘探。
4. 重视地质观察,轻过度依赖高科技:认为地球物理方法仅辅助定位,核心是地质观察,批评忽视基础地质的高科技依赖。
5. 关键案例实践应用:发现Kalamazoo(美国,推断断层错断矿体)、Escondida(智利,全球最大铜矿)、Vekol Hills(美国,铁染晕圈预测深部矿体)等矿床。
6. 独立决策与风险承担:拒绝大公司僵化管理,自主规划勘探;智利动荡时期坚持推进项目。
7. 跨学科经验整合:早年铀矿经验关注矿化蚀变与地球化学异常关联,全球矿床考察积累对比能力。
8. 核心成功要素:地质模型创新、野外实践、低成本策略、独立决策力;强调地质观察优先,理论需实地验证,勘探是“成本与收益的生意”。
成功发现铜矿的原因
1. 创新地质模型的建立Lowell 与 John Guilbert 合作,通过对全球 27 个斑岩铜矿的研究,首次系统提出斑岩铜矿的 同心蚀变分带模型(核心为钾化带,向外依次为绢英岩化、泥化、青磐岩化带)。这一模型揭示了矿化与热液蚀变的规律性空间分布,成为勘探的指导框架。
该模型在 1968 年 Penrose 会议上发布后引发轰动,被翻译为多国语言,直接指导了 Escondida(智利)等超大型铜矿的发现。
2. 勘探策略的核心原则Lowell 坚持长期驻扎野外,通过实地地质填图、岩石蚀变观察和地表矿化线索(如铁帽、孔雀石)锁定靶区。例如,在智利 Atacama 项目中,他通过地表蚀变分带和裂隙统计,推断深部隐伏矿体位置。
主张用 宽间距旋转钻(岩屑钻)替代岩心钻,以低成本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在 Atacama 项目中,用 300 万美元完成 500 公里长带的勘探,若用岩心钻预算仅能完成一半钻孔,将错过 Escondida 矿体。
认为地球物理方法(如磁法、电法)仅辅助定位岩体或构造,核心仍是地质观察。他批评盲目使用高科技设备而忽视基础地质的工作方式(如文档中提及对“大地电磁测深未搞清浅部矿体就使用”的质疑)。
3. 关键发现案例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分析 San Manuel 铜矿的热液蚀变模式,推断其西侧被断层错断的“另一半”矿体位置,指导钻探发现 Kalamazoo 矿床。
在 Atacama 项目中,基于斑岩铜矿模型和地表蚀变分带,锁定被前人忽视的异常区。尽管前 5 家公司放弃该地,Lowell 团队的第 6 次钻探揭露厚大矿体,最终发现全球最大铜矿。
通过地表石英岩的铁染晕圈和蚀变矿物填图,预测深部矿体,后被钻探证实。
4. 独立性与风险承担拒绝大公司僵化管理,选择自主规划勘探(如辞去 Utah Construction 职位后以顾问身份主导 Quintana 石油公司的 Kalamazoo 项目)。
在智利军政府时期仍坚持推进 Atacama 项目,面对社会动荡(如遭遇游击队路障)仍完成勘探。
5. 跨学科经验整合早年铀矿勘探经验(如用伽马仪检测放射性)帮助他关注矿化蚀变与地球化学异常的关联性。
通过全球斑岩铜矿考察(如文档提及“访遍全球半数以上重要矿床”),积累对比不同矿床特征的能力。
结论David Lowell 的成功源于地质模型的创新性、野外实践的坚持、低成本高效的验证策略,以及独立承担风险的决策力。其核心思想是:地质观察优先于技术工具,理论需通过实地验证,且勘探本质是“成本与收益的生意”(如文中强调“用旋转钻而非岩心钻”的性价比选择)。这些原则使其在斑岩铜矿勘探领域取得划时代突破。
David Lowell 简历
David Lowell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工程师、探险家和国际商人,他的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以下是根据他的自传《Intrepid Explorer: The Autobiography of the World's Best Mine Finder》整理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David Lowell于1928年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矿业世家。他的父亲Arthur Lowell是一名苹果种植者和经纪人,而他的母亲Lavina Cumming则来自一个不同的背景。David在童年时期就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跟随父亲在矿山中探险。
教育背景David Lowell的教育背景非常丰富。他曾在亚利桑那大学攻读地质学,并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种地质勘探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职业生涯David Lowell的职业生涯始于墨西哥的Santa Eulalia矿,他在那里担任采矿工程师和地质学家。之后,他加入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担任勘探地质学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还曾在Utah Construction Company担任地质学家和地区地质学家。
David Lowell最为人所知的成就是在矿业勘探领域的杰出贡献。他发现了多个重要的矿床,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山Escondida铜矿。他的勘探技术和理论对全球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产生了深远影响。
个人生活David Lowell的个人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他与妻子Edith结婚多年,育有三个孩子。他热爱户外运动,喜欢收集矿灯和潜水。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教育和环保等领域做出了贡献。
晚年与逝世David Lowell晚年致力于写作和演讲,分享他的勘探经验和见解。他的自传《Intrepid Explorer: The Autobiography of the World's Best Mine Finder》于2014年出版,受到了广泛好评。David Lowell于2020年去世,享年92岁。他的逝世是地质学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的贡献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David Lowell的发现清单
David Lowell 一生中直接发现了17个重要矿床,以下是已确认的矿山清单(基于文档中明确提及的发现)。由于部分矿床信息在文档中未完全展开或存在重复描述,以下清单基于可确认的直接发现记录:
2. Vekol Hills 铜矿
3. Escondida 铜矿
3. Pierina 金矿
4. Los Calatos 铜矿
5. JA and Maggie Creek 矿床
6. Dizon 铜矿
6. San Cristobal 矿
7. Leonor 金铜矿
8. Toromo 铜矿
9. Alto Parana 钛铁矿
10. Warintza 铜矿
11. Ricardo 铜矿
12. Santa Marta 铜矿
13. Zaldívar 铜矿
14. FSE-Lepanto 铜金矿
15. La Escondida 卫星矿体(如Zaldívar)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