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要点:
1. 混凝土疲劳寿命:温差循环次数、应力水平、水胶比增加均降低疲劳寿命,建立基于界面过渡区的预测模型。
2. 裂缝修复:电沉积SiO₂⁻可有效修复混凝土裂缝,效果随通电时间提高,沉积物主要为CaCO₃与2CaO·SiO₂·xH₂O。
3. 细石自密实混凝土:水胶比0.31、抗裂剂8%时工作性、抗裂及耐久性能综合最优。
4. 硫氧镁水泥改性:铁铝酸盐水泥掺量10%时耐水性最优(28d抗压74.5MPa,软化系数0.90),超30%耐水性下降。
5. 膨胀剂与养护温度:20/40℃时钙-硫铝酸钙复合膨胀剂性能好,60℃时氧化镁膨胀剂最优。
6. 海洋防护涂层:硅烷-氧化石墨烯复合乳液抗氯离子渗透效果最佳,防护效果随时间降低。
7. 长距离运输混凝土:保坍剂(0.04%LD-K)与增稠剂复掺可改善保坍及抗离析性能。
8. 风电混塔管片裂缝:早期裂缝分温度、收缩、收面扰动三类,控制关键为混凝土性能、振捣养护等工艺。
9.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端钩型钢纤维增强效果最优,平直型与端钩型1:1混掺力学性能最佳;粗骨料可抑制干燥收缩。
10. 再生材料应用:橡胶混凝土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30、橡胶掺量10%等;玻璃纤维0.4%掺量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及水稳定性。
目 次
大温差和应力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分析
时金娜1,2,李 伟,路 延,吕 凯
(1.内蒙古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河海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摘 要:对不同应力水平(0.80、0.85、0.90)、大温差(-50 ℃、70 ℃)循环下不同水胶比(0.36、0.39、0.42)混凝土的疲劳寿命进行了研究,并考虑界面过渡区建立了基于大温差环境下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温差循环次数、应力水平、水胶比的增加,试件的疲劳寿命均降低;水胶比越大,温差循环次数越多,界面过渡区因子的降低越明显,对界面过渡区的影响也越大;所建立的基于界面过渡区的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关键词: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疲劳寿命;大温差;应力;水胶比;预测模型
电沉积SiO2-修复混凝土裂缝效果研究
单鸿猷,李 倩,何柯瑶,蒋元海1,*,刘远祥3,4,5
(1.嘉兴大学,浙江 嘉兴 314001;2.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56;3.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215004;4.天山材料中央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4;5.江苏省高耐久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4)
摘 要:提出了利用电沉积SiO2-修复混凝土裂缝的方法,通过外加电场驱动电解液中的SiO2-和混凝土孔溶液中的Ca2+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在裂缝处发生反应生成不溶物,从而填补裂缝,并进行了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电沉积SiO2-方法能够有效修复混凝土裂缝,且修复效果随通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沉积物主要成分为CaCO与2CaO·SiO·xHO,且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沉积物的微观形貌由松散变为致密。
关键词:电沉积;混凝土;裂缝;修复;微观结构
C60细石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邢琳琳,陈 光2,*,张 浩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4;2.开封市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开封 475000;3.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研究了水胶比(0.29、0.31、0.33)、抗裂剂掺量(0、6%、8%、10%)对C60细石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土水胶比为0.31、抗裂剂掺量为8.0%时,细石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试件单位面积总开裂面积最小,为82.0 mm/m,抗裂性能良好,300次冻融循环的质量损失率为1.8%,相对动弹性模量为76.0%,56 d电通量为412 C,28 d碳化深度为1.0 mm,综合性能良好。
关键词:细石;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铁铝酸盐水泥改性硫氧镁水泥的耐水性研究
王子宁,王 南1,*,李 燃,卢春龙,高欣然
关 岩,3,毕万利,龚刘胜
(1.辽宁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2.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3.辽宁科技大学 科大峰驰镁建材研究院,辽宁 鞍山 114051)
摘 要:用铁铝酸盐水泥(FAC)对硫氧镁水泥(MOSC)进行改性,研究了FAC掺量(0、10%、20%、30%、40%)对MOSC耐水性的影响,并基于万能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仪(MIP)等测试分析了FAC对MOSC浸水前后体积稳定性、抗压强度、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AC掺量为10%时,MOSC的28 d抗压强度和28 d耐水软化系数相较于其他试件最优,分别为74.5 MPa和0.90,相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26.92%和20.26%;掺入FAC后,MOSC中出现新的水化产物钙矾石和无定形水化产物,填充孔隙,使MOSC的基体结构致密,提高其耐水性。但当FAC掺量超过30%时,MOSC体系中5·1·7相含量显著降低,且浸水后未反应MgO的水化和二水石膏的形成导致基体膨胀,使其耐水性下降。
关键词:硫氧镁水泥;铁铝酸盐水泥;耐水性;水化产物;孔结构;抗压强度
膨胀剂与养护温度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王宇平,李建章,张新东
(中核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
摘 要:研究了氧化钙-硫铝酸钙复合膨胀剂、氧化镁膨胀剂、氧化钙-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在不同水养温度(20、40、60 ℃)条件下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限制膨胀率、强度-限制膨胀率发展协同性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 ℃和40 ℃养护条件下,掺氧化钙-硫铝酸钙复合膨胀剂的混凝土性能相对较好,28 d抗压强度最高为54 MPa,56 d限制膨胀率达到3.5×10-4;60 ℃高温养护条件下,掺氧化镁膨胀剂的混凝土性能最佳,28 d抗压强度最高为56 MPa,56 d限制膨胀率达到4.5×10-4;40 ℃养护条件下,掺氧化钙-硫铝酸钙复合膨胀剂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佳,氯离子迁移系数为2.4×10-12/s。
关键词: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疲劳寿命;大温差;应力;水胶比;预测模型
海洋环境下不同防护涂层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
影响
王继祖,路荣波,王汉增
(1.山东淄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000;2.山东中木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000)
摘 要: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溶液、硅烷乳液、硅烷-氧化石墨烯复合乳液三种防护涂层,并通过接触角、毛细吸盐以及实海暴露试验研究了各防护涂层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液的防护效果最好,其次为硅烷乳液,氧化石墨烯溶液的防护效果最差;涂覆复合乳液、硅烷乳液的试件表面表现为憎水性;复合乳液、硅烷乳液涂层能够有效提高试件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防护涂层的防护效果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180 d后防护效果下降显著。
关键词:混凝土;海洋环境;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防护涂层;氧化石墨烯;硅烷;复合乳液
长距离运输衬砌混凝土性能研究
白 锐,杨连云,夏求林3,4,*,吕兴栋3,4,周世华3,4
王媛怡3,4,蒋文广3,4,王世美3,4
(1.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2.云南省滇中引水二期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5;3.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0;4.国家大坝安全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0)
摘 要:依托于滇中引水工程,针对长距离运输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匀质性降低的问题,研究了掺保坍剂和增稠剂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3K0基准组相比,掺入0.04%的LD-K保坍剂后,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及1 h坍落度增加,28 d力学性能降低不明显,28 d干缩降低了90×10-6;0.04%的LD-K保坍剂与0.03%的ME100M增稠剂或0.10%的VM1004增稠剂复掺,混凝土的保坍性能良好,抗离析性能提高,且28 d力学性能并未明显下降,干缩与DBL4组差异不大。
关键词:混凝土;坍落度;抗离析性能;保坍剂;增稠剂;工作性
风电混塔预制C100混凝土管片裂缝分析与控制技术
王 军,刘文龙,罗 西,徐向东,赖创林,黄先明,王易旸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广东 中山 528437)
摘 要:分析了冬季中试过程中某170 m风电混塔卧式预制C100混凝土管片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裂缝控制关键措施。结果表明:管片裂缝多发生在早期,主要有温度裂缝、收缩裂缝和收面扰动裂缝3类;混凝土性能、振捣、收面工艺、温差控制、脱模工艺与养护工艺是控制裂缝的关键;与混凝土自收缩和水化温升相比,温度梯度、浮浆层厚度和收面工艺对管片早期开裂的影响更明显;掺入适量粉煤灰微珠有利于降低管片混凝土的温度开裂敏感性;合适的降温措施可有效解决管片产生的温度裂缝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采用提出的裂缝控制措施和提效工艺生产的混凝土管片无裂缝产生,28 d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为120.5 MPa。
关键词:风电混塔;预制混凝土管片;开裂原因;裂缝控制措施;生产工艺
不同保护层PCCP顶管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王晓军1,王法武2
(1.山东龙泉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20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民航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摘 要:对顶进施工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分别外设砂浆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PCCP顶管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覆土、覆土和内压共同作用下,不同保护层PCCP顶管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PCCP顶管的承载能力最高,混凝土保护层和砂浆保护层PCCP顶管的承载能力相差不大。
关键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顶进施工;保护层类型;受力性能;有限元模拟
钢纤维的形状和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彭佳琳,黄智德2,*,姚 帅,蔡志远,张爱勤,姜瑞双
(1.济南金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22;2.山东交通学院 交通土建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3.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31)
摘 要:研究了平直型的钢纤维(SF)掺量(0、0.50%、1.00%、1.50%、2.00%、2.50%、3.00%)、SF形状(平直型、端钩型、波纹型)、SF混掺比例(平直型SF端钩型SF=1∶3、1∶2、1∶1、2∶1、3∶1)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平直型SF掺量的增加,UHPC的工作性降低,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基本呈增大趋势;不同形状SF对UHPC试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提高程度的大小顺序为端钩型SF>平直型SF>波纹型SF;当平直型SF端钩型SF=1∶1时,混杂纤维UHPC试件的力学性能相对最优。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纤维(SF);混杂纤维;工作性;力学性能
粗骨料UHPC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唐六九,刘 彪2,*,王 强,龚梓能
(1.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研究了粗骨料掺量(0、10%、18%、26%、34%)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干燥收缩和抗压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粗骨料UHPC的干燥收缩模型;另外,在固定粗骨料掺量条件下,研究了水胶比、砂胶比、石英粉掺量、钢纤维(SF)体积掺量和混杂比例对UHPC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粗骨料能有效抑制UHPC的干燥收缩,建立的粗骨料UHPC干燥收缩模型具有较高精度;掺入适量粗骨料、SF,或者适当增大水胶比、砂胶比或石英粉掺量均能提升UHPC试件的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但平直型和端钩型SF混杂对UHPC试件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UHPC试件的抗压强度高于轴心抗压强度;粗骨料UHPC轴心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换算系数为0.852。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配合比;干燥收缩;抗压强度;模型
混杂纤维体系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王 剑,贾 洋,张剑峰,刘仕琪,程 铠,孙万万
(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81)
摘 要:选取了不同尺寸的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硫酸钙晶须以单掺、双掺、三掺的形式掺入混凝土中,研究了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构建了GA-BP神经网络模型,优选出了最佳混杂纤维体系,对优选后的混杂纤维体系试件进行了抗裂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干燥收缩测试。结果表明:单掺宏观纤维XW18、细观纤维XW6或微观纤维PL30组试件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双掺时,PP19-XW6、XW6-PL30组试件的28 d力学性能相对较好;三掺时,PP19-XW6-PL30组试件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好;PP19-XW6-PL30优选组试件的抗裂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干燥收缩均较好;3种维度的纤维相互协同,相辅相成,增加了混凝土密实度,抑制了裂缝产生与发展,实现了混凝土增强增韧。
关键词:混杂纤维;GA-BP神经网络模型;抗裂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干燥收缩;增强机理
FRP约束高温损伤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有限元分析
欧阳利军,奚际宇
(上海理工大学 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 200093)
摘 要: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高温损伤混凝土柱的轴压模型,研究了混凝土强度等级、FRP的种类和约束层数、温度对试件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FRP约束高温损伤混凝土柱轴压模型的准确度较高;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试件的极限应力增大,极限应变减小;与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相比,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对试件的约束增强效果更好;随着约束层数的增加,FRP对试件的约束效应增强;高温会劣化混凝土的性能,随着温度的增加,试件的极限应力减小。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效果;混凝土柱;轴压性能;高温损伤
冷压成型匀质微孔复合保温材料的性能研究
张磊蕾,崔敬轩2,3,刁桂芝,王武祥2,3,*,王爱军
杨晶尧2,3
(1.美巢集团股份公司,北京 100076;2.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3.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
摘 要: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匀质微孔复合保温材料(HCIM),研究了硅灰、改性剂和膨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EPS颗粒)的用量,以及干表观密度对HCIM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灰用量的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增大,体积吸水率降低;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均先增大后减小,体积吸水率降低;随着EPS颗粒用量的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均先增大后减小,体积吸水率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干表观密度的增加,HCIM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导热系数均增大,软化系数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通过合理设计配合比和选用适宜压缩比,可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HCIM,并满足我国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要求。
关键词:匀质微孔复合保温材料(HCIM);膨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EPS颗粒);冷压成型;干表观密度;强度;导热系数
疏水泡沫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邓文聪,王 棋,李 飞,梁德成,郭继发,李庭忠2,*
孙国星
[1.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澳门 999078;2.澳门大学 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澳门 999078]
摘 要:为了提高泡沫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能,在泡沫混凝土中引入了不同形态、类别的疏水剂(硬脂酸锌粉末、水性硬脂酸锌乳液、硬脂酸钙粉末、十二烷基三甲基硅氧烷),研究了其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此外,对疏水剂进行了优选,并确定了其最佳掺量。结果表明:不同疏水剂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其中,硬脂酸钙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硬脂酸钙掺量的增加及静置时间的延长,样品的消泡量和排液量增加,但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发泡剂掺量来调整;随着硬脂酸钙掺量的增加,试件表面接触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试件的吸水率先降低后增加,浸水后的抗压强度降低;当硬脂酸钙掺量为2.0%时,试件表面接触角最大,吸水率最低。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吸水率;疏水剂;硬脂酸钙;耐久性能;泡沫稳定性
钙、铝相协同作用对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何雷军,郭浩宇2,3,*,黄 飞,陈 浩,王智友
(1.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40;2.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3.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海南 三亚 572000;4.武汉五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40)
摘 要:用钙相(氢氧化钙、亚硝酸钙、水泥)和铝相(纳米氧化铝、偏高岭土)补充材料等质量部分取代矿渣,制备了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研究了钙、铝相协同作用对含此胶凝材料砂浆孔结构、工作性、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体积稳定性和干燥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亚硝酸钙组外,其余钙、铝相组合均在不同程度上细化了砂浆的孔结构,提升了砂浆的力学和耐久性能,其中,水泥和偏高岭土组砂浆的孔隙率最低,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体积稳定性最佳。
关键词:碱激发材料;钙、铝相;砂浆;孔结构;强度;耐久性能
基于CT扫描技术的再生混凝土强度失效分析
王 浩,唐子寒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摘 要:研究了不同粒径的再生粗骨料等质量替代50%的天然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基于CT扫描技术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失效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粒径的增加,试件的抗压强度增大;随着荷载的增加,试件内部的裂缝增多,裂缝尺寸和体积变化系数增大;采用CT扫描技术可以从裂缝发展及分布的角度揭示再生混凝土在受荷过程中的强度失效机制。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CT扫描;裂缝发展及分布;强度失效
酸激发钢渣对UHPC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王 玲,蔡同星,高劲松,夏前进,梁冠亭,高 奎1,*
肖 胜,高 旭
(1.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070;2.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对钢渣进行酸(碳酸)激发活化处理得到活化钢渣,对比研究了未处理钢渣和活化钢渣掺量(等体积取代水泥,0、15%、30%、45%、60%)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未处理钢渣和活化钢渣掺量的增加,UHPC试件的7 d、28 d抗压强度基本降低,91 d抗压强度均先增后降,干燥收缩值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掺未处理钢渣试件的自收缩值基本减小,掺活化钢渣试件的自收缩值基本先增大后减小;相较于掺未处理钢渣UHPC,掺活化钢渣UHPC的抗压强度更高,干燥收缩值更小,但自收缩值略大;活化钢渣表面呈多孔特征,且水化程度更高,细化了孔隙结构,提高了基体密实度。
关键词:钢渣;酸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微观结构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与性能研究综述
王泽平,张 萌1,2,*,窦 智,曹建青,郭虎虎
(1.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新疆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3.新疆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摘 要:分析了矿渣的组成和碱激发机理,总结了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抗压、抗折强度)和耐久性能(收缩、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水化机理;力学性能;收缩;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固废基胶凝材料对水泥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于延忠,李冬娜
(1.甘肃恒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交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研究了以矿渣、钢渣、石膏为主要组分的固废基胶凝材料(SWM)掺量(0~60%)对水泥净浆、胶砂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WM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达到设计初始流动度所需的减水剂用量增大,流动度2 h经时损失先增大后减小;SWM的掺入降低了胶砂试件的抗折和抗压强度;掺入SWM后,混凝土达到设计初始坍落度所需的减水剂用量增加,保坍性能降低,排空时间增加,初凝和终凝时间延长;与基准组相比,掺SWM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较低;随着SWM掺量从10%增至60%,混凝土试件的3 d、7 d抗压强度基本呈降低趋势,28、60、90 d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
关键词:固废基胶凝材料;水泥净浆;胶砂;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
基于正交试验的路用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许 胜1,2,薛 刚1,2,*,林大地1,2
(1.内蒙古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2.内蒙古自治区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0.30、0.35、0.40)、橡胶颗粒掺量(5%、10%、15%)、粉煤灰掺量(0、10%、20%)和橡胶颗粒粒径(136、258、765 μm)对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并优选出了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橡胶颗粒掺量>橡胶颗粒粒径>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对弯拉强度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水胶比>橡胶颗粒粒径>橡胶颗粒掺量>粉煤灰掺量,对弹性模量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橡胶颗粒掺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橡胶颗粒粒径;综合考虑强度和韧性,推荐橡胶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组合为水胶比0.30、橡胶颗粒掺量10%、粉煤灰掺量10%、橡胶颗粒粒径136 μm。
关键词:正交试验;橡胶颗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弹性模量
改性砖混再生粗骨料的性能研究进展
王阁琳1,2,王晓初1,3,杨春峰1,2,*,杨琳琳1,3
(1.沈阳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2.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辽宁 沈阳 110044;3.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44)
摘 要:综述了砖混再生粗骨料(MRCA)的基本性能(吸水率、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分级分类建议以及改性方法(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技术),分析了改性机理,指出了现有改性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MRCA的改性方法及改性MRCA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和拆除废物(C&DW);砖混再生粗骨料(MRCA);分级分类;改性方法;吸水率;压碎指标;表观密度
玻璃纤维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王淑莹,李 琰,徐 赟,叶华亮,李晓珍,吴利民
项震宇,丰土根
(1.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2.金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金华 321000;3.金华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浙江 金华 321000;4.河海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制备了废旧沥青混合料(RAP)质量分数为70%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0、0.2%、0.4%、0.6%)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试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稳定度先增加后降低,流值先降低后增加;当纤维掺量为0.4%时,试件的稳定度最大,流值最小,高温稳定性最好;冻融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劈裂强度比TSR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相较于未掺纤维组试件,当纤维掺量为0.4%时,试件的劈裂强度比最大,TSR大于100%,水稳定性最佳。
关键词:玻璃纤维;再生沥青混合料;废旧沥青混合料(RAP);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劈裂强度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编辑:陈丽媛
审核:徐洁
推荐阅读:
关于召开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和参观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的预通知倒计时60天!9月广州,共赴混凝土行业年度盛会!201B07:见证混凝土行业数智化的飞跃“预拌混凝土在途质量智能管控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关于下达2025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智慧建造·绿色共享——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混凝土电杆分会2025年会暨行业技术创新论坛顺利召开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