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战高温!他们在热浪中铸就大国工程

战高温!他们在热浪中铸就大国工程

全文要点:

1. 7月全国多地高温,黄淮至华南气温超35℃,高温警报频发。

2. 中铁大桥局多地项目(如燕矶长江大桥等)高温下推进施工,央视曾聚焦报道。

3. 各项目部采取错时施工(早晚作业、避开午间高温)保障人员安全。

4. 设立“清凉驿站”,供应冰镇饮品、防暑药品及雪糕等物资。

5. 采取降温措施:洒水车喷雾、定制遮阳伞、塔顶鼓风机等。

6. 加强设备检查维护(如塔吊电器柜、发动机散热),确保高温下设备运行。

7. 开展防暑培训(联合医院普及中暑急救知识)及“送清凉”慰问活动。

8. 重点项目进展: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跨600米,主塔高203.6米)推进中;崇启公铁长江大桥进入钢梁架设阶段,目标三季度双主塔封顶。

9. 建设者坚守岗位,高温下保障施工精度与进度(如焊工、钢筋工等)。

10. 中铁大桥局通过立体防暑网(时间、空间、物资)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稳步推进。


7月以来,全国多地迫不及待开启“炙烤”模式,从黄淮到华南大片区域气温飙升至35℃以上,高温警报频频拉响。中央电视台《24小时》栏目聚焦燕矶长江大桥建设现场,对项目部科学施工,应用智能装备保障施工人员健康安全,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除了燕矶长江大桥,在持续高温“烤验”下,中铁大桥局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项目工地都采取了错时施工等防暑举措,与高温顽强角力。在保证身体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建设者全力以赴投入大干,努力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高温下淬炼大桥精度

盛夏7月,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东营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钢筋铁骨的大桥工地与烈日骄阳展开着无声较量。一座横跨黄河、肩负结束东营和滨州两地不通高铁使命的圆梦之桥——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正在中铁大桥局建设者“战高温 保进度”的攻坚热潮中滚烫蝶变。

“这是津潍高铁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也是黄河上技术难度最高的公铁两用桥。”项目副总工李化超介绍,大桥全长2230.4米,主跨600米,主塔高203.6米,相当于70层楼高,建成后将成为黄河上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公铁合建桥梁。

为让高温下的施工有章法、有“凉意”,项目部织就了一张覆盖时间、空间、物资的立体防暑网。施工时间调整为上午5点半到10点半和下午3点半至7点半两个时间段,并实行“干满1小时,歇够15分钟”的规定。各施工点还设立了“清凉驿站”,持续供应冰镇绿豆汤、酸梅汤、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物品。此外,洒水车还不定时喷洒水雾降温除尘,主桥钢梁公路桥面的焊接点旁定制了遮阳伞投下阴凉。

“高温天里,混凝土就像个有暴脾气的孩子,得时刻盯着它的‘体温’。”569号主塔技术负责人陈强说,他把办公室搬到了离施工点最近的“清凉驿站”,白天在主塔施工平台往返巡查,晚上对着数据曲线优化浇筑方案。原本打算和同在一个项目的妻子回内蒙老家休假,但为了确保8月份封顶计划无虞,他一次又一次推迟了假期。

百米高空扎牢大桥筋骨

连日来的高温给坐落于长江入海口的沪渝蓉高铁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带来“烤验”。

清晨5点,项目建设者们就早早来到施工现场,在各工点忙碌。

上午9点,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已架设钢梁的桥面热得烫脚,电焊工王根勤与工友全副武装,头也不抬地忙着焊接铁路桥面板接缝。“趁现在还不是太热,我们赶紧抢时间多焊一些,裹这么严实也是电焊作业防范有毒气体的要求。”操作间隙,王根勤摘下面罩,露出通红的脸庞,汗水顺着脖颈往下流淌。

100米高的4号主塔上横梁作业平台,钢筋工李景军正踩在炙热的钢筋架上,一根接一根地绑扎钢筋。每天,他要完成150根左右的绑扎任务。“天气热,有时候一不小心皮肤贴到钢筋上,就像被火烫了一下。”李景军摘下手套休息了片刻,又加入繁忙的工序中,“所有工程都是按照施工进度一环扣一环来的,上一道工序结束,下一道工序就必须跟上。”

项目部坚持领导现场带班制度,实施“休中间、抓两头”错峰作业措施,白班从清晨5点到10点、下午3点至6点,中午最热时分不施工,保障工人作业安全。在最热的塔顶,项目部还特意设置了大鼓风机,将其摆在荫凉处为作业人员提供凉风;凉棚的保温箱里装满了雪糕、冰棒、防暑降温用品等,随吃随取,为工人师傅们防暑降温。

目前,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已全面进入钢梁架设阶段,3、4号主塔累计高度突破109米,正朝着“三季度双主塔塔柱封顶、四季度主通航孔与非通航孔合龙”的目标稳步迈进。

“设备医生”护航大桥建设

烈日高悬,皖南大地已是一片“热辣滚烫”,中铁大桥局池州公铁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呈现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上午8点,是机械部定下的设备健康巡查时间。

“大设部的同事和我去爬塔吊,王明,你们几个检查一下地上的吊机,重点检查一下发动机散热情况。”在4号墩施工平台,机械部长宋钰航进行了简单分工,众人便分头行动。

当前,大桥4号主塔塔柱29节段混凝土已浇筑完成。在离地约180米的高空,阳光显得更加刺眼。“电器柜是塔吊的控制核心,在高温环境中,电器元件极易损坏,直接影响吊装的安全。” 宋钰航爬上塔吊,稍事休息后,就开始了今天的设备检查工作。

由于高温天热,许多施工任务安排在夜间进行,设备散热器出风口常常挤满各种飞虫。如果飞虫堵住散热出风口,机器的热量就散不出来,容易导致机器“趴窝”。为此,机械部加强了大型设备的巡查巡检频次,确保设备时刻保持健康状态。

这时,一瓶瓶刚从“冷藏室”搬出来的盐汽水被分发到现场人员的手上。给现场运送盐汽水、冰块、雪糕等解暑物资,是池州大桥项目部的传统,今年项目部还专门搭建了一个“冷藏室”,将解暑物资冷藏后再运送到现场,带来实实在在的清凉。项目部还在现场设置了多个临时休息室,备足各种消暑药品,为建设者身体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骄阳之下主塔拔节“生长”

连日高温,长江中下游地区热浪翻腾,位于武汉的汉南长江大桥建设现场施工正酣。

7月7日,骄阳炙烤着毫无遮蔽的作业面,钢筋烫得几乎无法触碰。钢筋工李强的工装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后背结出盐霜,汗珠“砸”在钢板上,瞬间蒸发。“钢筋都烫手,但绑扎精度一点不敢马虎!”他抹了抹头上的汗,坚毅地看向前方,“这桥以后通车了,我就能骄傲地告诉孩子,那上面有爸爸流的汗!”

目前,中铁大桥局汉南长江大桥项目部已进入关键阶段:锚碇沉井首次下沉后的接高工序全面展开,工人们正于灼热中俯身进行第五节十字部品钢筋的精细绑扎,为巨锚深扎奠定根基;主塔如巨人拔节生长,右幅稳健推进至第四节,左幅则已冲刺第五节施工节点,云端轮廓正于焊花与汗水中日渐清晰。

面对持续“烤”验,项目部织密防暑保障网:每日上、下午,“送清凉”专班准时将冰镇西瓜、酸梅汤送达每个工点,为工人疲惫的身躯注入一丝甘冽;藿香正气液、十滴水、人丹等防暑药品在各工点触手可及。项目部还联合汉南区人民医院开展专项培训,为一线工人普及中暑识别、急救知识——以科学之力,为劳动者撑起一片“绿荫”。

“蒸”战湿地建高铁

“小暑”节气以来,武汉市东西湖区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这座栖息着139种鸟类的生态之湖,在烈日的炙烤下,显得有些“万籁俱寂”。相比于其他地方“烤箱”般的太阳直晒,位于湖上的中铁大桥局新建合武高铁湖北段项目部杜公湖移动模架工点,则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在暑热和湿气的双重叠加下,更加熬人。

酷暑没有消灭现场大桥人的建设激情。当前,杜公湖工点正在进行236至237号墩移动模架现浇梁钢筋绑扎工作,这也是该工点的第六孔梁。

登上移动模架,40余名建设者正在忙碌,有的在搬运钢筋,有的在绑扎钢筋,有的则在焊接,热闹景象不逊于骄阳。钢筋工老牛身上的黑色上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盐渍痕迹,正在风扇前稍作歇息。“我之前福建和江西干了七八年,都是‘火炉’,已经习惯了。工地上防暑的东西准备了不少,我们只管努力干好活就行。”老牛休息够了后,就如同 “老牛”一样,继续干起活来。

据了解,项目部在武汉梅雨期一结束,就立刻启动了高温施工的各项工作。第一时间印发了《关于加强2025年项目部夏季施工及防暑降温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作时间调整为“两头干,中间歇”,设置安全驿站、休息室等。同时,项目部还以班组为单位配发了防暑降温包,内有藿香正气水、人丹、盐汽水等物资,确保工地人员不会中暑。在有条件的工点还配备了通风机,为广大建设者带来清凉。

此外,项目部还特地邀请医院的专家来项目部开展“夏季防中暑知识”专题培训,针对管理人员以及队伍班组长普及防中暑知识,确保安全度夏。

保证每道焊缝经得起海风侵蚀

7月的渤海湾,烈日炙烤着海面,蒸腾的热浪裹挟着咸涩海风扑面而来,中铁大桥局国华HG14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高温天气下,钢平台甲板犹如“铁板烧”,焊工李大海正在忙活儿,他的防护服紧贴脊背,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凝结成一片片醒目的白色盐渍。他必须全神贯注,每一道焊缝都关乎未来20余年的安全运行。焊枪喷射出刺目的蓝色火焰,瞬间融化了金属,四溅的焊花落在手臂防护套上,留下点点焦痕。汗水不断从额头滚入护目镜内,模糊了视线。他只能飞快地抬手抹一下镜片,动作毫不停滞。

测量员边一俊,此刻正伏在滚烫的船舷边,眼睛紧贴全站仪目镜,进行着桩基定位复核。阳光几乎垂直打在仪器金属外壳上,烫得不敢久触。汗水顺着太阳穴流下,在测量记录纸上洇开一小团湿痕。海风裹挟着热浪扑来,船体随之微微晃动。他必须对抗这细微的颠簸,屏住呼吸,确保读数精准无误。“读数差一毫米,打下去可能就是大问题。”他摘下被汗水模糊的眼镜,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语气执着,“海上施工,容不得半点马虎,再热也得盯死精度。”

为确保高温施工安全、保障建设者身心健康,项目部实行“抓早晚、避午间”错峰作业策略,避开正午的高温峰值期,在码头拼装区、施工船舶上设置多个“清凉驿站”,并充足供应藿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降温药品,并对施工船舶驾驶室、生活舱空调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正常运转。项目领导班子深入一线,组织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发放含毛巾、清凉油、洗漱用品的“清凉包”。

除了以上项目

无数大桥人正冒着酷暑

奋战在全国各地的施工一线

湿透的工服 滚落的汗水

定格了这个夏天

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骄阳下,宜昌东艳路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烈日下,燕矶长江大桥项目工人施工不停。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项目5号主塔上,工人正在浇筑混凝土。

在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工地,技术人员正在灌注混凝土测砼面标高。

高温炙烤下,漳汕高铁项目部工人正精准安装墩身预埋钢筋的定位筋。火花溅射,汗水浸透衣衫,他们仍专注作业。

仲夏时节,长江之畔热潮涌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三期项目建设正酣,建设者挥汗如雨,全力冲刺工程节点。

高温下,作业人员正在紧固布料机底脚螺栓,为广肇高速公路改扩建1标金马大桥41号主塔墩下横梁混凝土浇筑做准备。

在椒江电塔项目建设现场,技术人员正在疏通声测管。

炎炎盛夏,烈日酷暑

与高温抗衡,与汗水为伴

每一张汗水浸湿的面孔

都值得铭记

他们是大桥建设者

是热浪里的“逆行者”

是高温下的“炎”值担当!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刘佩娅

图文|周 威 甘 锋 袁 烜

张惟乔 崔永兴 孟庆虎 戴志强 吴功云

刘宇辰 王洪松 张志勇 杨 涛 李梦竹 张江平

陈博文 刘 伟 陈志林 张 峰 袁 博 胡 伟

来源|各单位

【相关推荐】

甬舟铁路最新进展!世界第一高海中桥塔上塔柱在约200米高空“牵手”

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奋战当“夏”,施工正酣!中铁大桥局6月产值前20榜单发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