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铁发展愿景如何?国际铁路联盟在推动高铁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有哪些计划?中国如何继续在铁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高铁事业发展……这些问题,都能在一场看点满满的访谈中找到答案。
7月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铁盟主席阿兰·别洛乌德,副主席穆罕默德·赫利,总干事长弗朗索瓦·达韦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点赞中国高铁,阐述全球高铁事业发展愿景。
近年来,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运营场景最丰富的高铁网。“中国高铁在建设与运营方面的经验,能为我们提供不少启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三位铁盟高级官员均高度认可中国高铁发展成就,并从将高铁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培育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能力、推动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发展等角度,解读中国高铁的“发展密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涌现,如何推进高铁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阿兰·别洛乌德表示,磁悬浮技术、智能高铁等创新成果,有力印证了高铁技术始终是引领发展的前沿技术。针对不同国家高铁技术标准存在的差异,铁盟将通过制订推广具备灵活性的国际铁路解决方案等方式,持续推动全球领域的高铁合作。
高铁重塑时空距离,有力带动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穆罕默德·赫利表示,从社会层面看,高速铁路的意义远超交通本身,对于改善居民出行体验、促进文化交流等有着深远影响。在这方面,中国高铁是公认的成功案例。“它极大加速了区域整合,将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高效连接起来,对缩小经济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说。
针对记者高度关注的全球高铁发展宏观愿景,阿兰·别洛乌德介绍,未来10年,全球高铁网将继续扩张,高速铁路的未来不仅体现在速度更快,也是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双重飞跃。铁盟将协助成员单位,从基础设施、信号系统到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确保高铁始终安全高效并面向未来。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铁盟重要成员国,中国将如何继续发挥作用?“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铁盟事务,在项目研究、标准制定、技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弗朗索瓦·达韦纳表示,面向未来,铁盟与中国的合作蕴含着巨大潜力,中国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将在推动全球高铁发展中发挥前所未有的关键作用。铁盟期待与中国加强合作,携手推动全球高铁事业迈向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未来。
文字:许媛媛 井芳
图片:刘一赢 王玮
编辑:孙晓远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