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钢铁和木大道与中央大道十字路口,早高峰车流如织。清晨六点半,保卫部交巡中队机动小队小队长李复已经来到和平桥交通岗执勤区域开始工作。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到岗,晚高峰时段结束离岗,这样的日程表几乎伴随了他20年。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霜雪寒冬,他始终坚守在交通管理一线,指挥疏导车辆、提醒警示行人、查纠各类违章,用辛勤的脚步丈量忠诚担当,守护着厂区道路车辆与行人的平安。
↓↓↓
2005年12月,从部队退役的李复成为保卫部一名交管队员。面对工作辖区早晚高峰期车流不断、行人繁多、错综复杂的交通环境,无论是值岗站姿、指挥手势,还是交管条规、裁量标准,他都用心揣摩、精准掌握,并坚持徒步巡查记录各主次干道20多个路口的车流数据、注意事项,以及各时段交通管控要点。微信运动日均1.7万步见证了他的辛勤付出,近二十年里李复在工作辖区走了6万多公里,相当于跑了1420多次全程马拉松。
李复所在的机动小队共有6名队员,在做好辖区日常道路交通管理的同时,还负责厂区重要来宾、参观团队、重要会议等交通警卫和安保备勤,有时顶着酷暑烈日,有时冒着严寒风雪,顾不上吃饭,在室外一站就是大半天。“干我们这行,要想工作无疏漏,脚步不勤快不行”“最近左膝盖有点肿痛,滑膜炎,疼得厉害了就贴点膏药,工作不能耽误”,在与李复的闲谈中,他平静的说。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团队规范履职,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在纠处违章过程中,探索出“端正形象、微笑服务、敬礼在先、规范用语、裁量公正”的五步工作法,减轻了违规者的紧张感,树立了厂区交通管理人员的良好形象。
危急时刻显担当。2020年11月鞍山突降暴雪,致使道路通行受阻,李复和队员们踏着厚厚的积雪早早从家步行赶到工作岗位,用铁锹及时清理出一条通行道路,手都磨出了血泡。遇到车辆抛锚、打滑受困,他和队员顶着凛冽的寒风合力推车,持续奋战了10多个小时。去年7月,在鞍山一场区域性暴雨过程中,辖区道路多处低洼处积水过膝,凭借熟稔于心的地形掌握,他同小队队员一起顶风冒雨趟着积水加强交通疏导,引导几台大型货运车辆安全通行,并及时清理落叶堵住的下水道口和大风刮断的树枝,助推抛锚车辆脱离险境。“那天雨来得急,没有时间换雨衣,全身都湿透了,这也是常事。”他说。
“厂区交通管理不是冰冷的罚单,而是有温度的服务。”李复始终坚持这样的工作理念,遇到不熟悉厂区路线的外来客户,他总会热心帮助联系对接相关部门,细致地在纸上画出路线图,有时还亲自为其引导送到地方。厂区部分路段相对狭窄,运输大件设备的车辆有时通行困难,每当遇到他都会主动带领队员协调点位、指挥引导,确保车辆安全顺利通过。去年冬天,一位外地客户驾车误入禁行区,李复在提醒制止后又亲自带路,将客户顺利送到目的地。那位外地司机感慨的说:鞍钢人真好!这样的故事在李复的工作中不胜枚举。
敦实的个子、黝黑的脸庞、极快的脚步,成为李复默默工作身影的贴切写照。近20年来,他参与大货车、摩托车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80余次,重要来宾、参观团队、大型会议的交通警卫和安保备勤4100多次。近5年来,他个人查纠厂区交通违规1100余起,没有发生一起纠纷与投诉,其工作辖区交通事故以及超速、超载等违章明显减少。他所在的机动小队连续多年被保卫部评为先进小队,他本人也荣获鞍钢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去年3月,40岁的李复兼任了保卫部青工委负责人,但他依然奋战在交通管理一线,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诠释着爱岗敬业的忠诚守护。
来源 鞍钢日报
微信编辑 乔文超
责任编辑 张雷
校对 郝天皓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