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活力四射的青春年华
邂逅沉静的山野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小编今天带你走进
侯马北工务段桥上线路车间
听听这些从铁路院校一毕业
就来到大山里工作的青年心声
侯月铁路穿越群山,连接山西侯马与河南月山,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之一。侯马北工务段桥上线路车间位于云台山下,负责维修养护管内线路设备。2024年,车间迎来了多位来自铁路院校的青年,寂静的山间自此更添青春活力。
青春,是走出迷茫后的坚定
李毅
毕业院校: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刚到车间时,我以为之前学过的课程足以让我胜任这份工作。然而,现场面对毫厘级误差、复杂的道岔,我握着道尺的手在发抖,一度感到迷茫。
师傅看到了我的无措,俯下身说:“道尺要稳,读数要准。要会听和看。”他用检查锤敲击螺栓,告诉我:“书本知识是死的,线路病害是活的!”这些教诲让我拨开了迷雾——真本事是把理论化入“听音辨松”“看光识平”的手眼功夫。
一年来,在师傅的教导下,我在课堂打地基,在现场练真功,书本知识已化作我手上的准头和眼里的自信。
青春,是在平凡中发现美
聂铭秀
毕业院校: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初到车间,仿佛开启了一场“归园田居”。站区孤悬山腰,股道深藏山腹,鲜有人烟,让人有时感到孤单。
某天傍晚,车间党支部书记拍了拍我的肩膀:“山里的黄昏很美吧,拍下来发给爸妈看看咱们这里的美景。”我依言尝试,没想到照片还被集团公司的微博采用了,家人都为我高兴。
从此,我喜欢在工余时间记录工友的日常、隆隆作响的机车、薄雾弥漫的山间……记录美丽瞬间,成为我在这里的一份“小确幸”。
青春,是共同进步的团队
郝一博
毕业院校: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告别校园走进车间,我收获了青春最珍贵的礼物——配合默契的团队。
工务作业,团队协作尤为重要。在紧张的“天窗”点内,撤除胶垫、紧固螺栓、质量回检……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确保任务完成得安全高效。
休息时间,我们围坐交流,探讨业务难点、分享技巧。集体智慧让复杂的理论变得清晰。“比学赶帮超”中,个人技能得到提升,团队实力逐步增强。
我们在车间组织的篮球赛、乒乓球赛中释放活力,在真诚的协作、击掌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青春,是尽职尽责的成就感
柴丰泽
毕业院校: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对线路进行日常巡视,检查是否存在胀轨等隐患……高温巡检是夏季线路设备养护的重要工作。
烈日暴晒下的钢轨滚烫,轨温计飙升至50摄氏度。面庞如被火烤,汗水顺着脖子滑落,工作服瞬间湿透。我形容这是“铁板烧”上的修行。
虽然这份工作很辛苦,但是一踏上线路,容不得丝毫懈怠。检查高低时,我伏在轨面上,不顾豆大的汗珠滚落在地,仔细观察轨面细微起伏,反复确认每一段线路的平顺性。
每当风笛响起,满载货物的列车从我们巡视过的钢轨上安全驶过,我心中便会涌起自豪感与成就感。
青春,是不忘初心的薪火相传
杨诗桐
毕业院校: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刚来车间时,看着墙上“扎根侯月保畅通”的大字,我心里犯嘀咕,真的有人能在这里长久扎根吗?直到我听说孙忠强主任的故事。
孙主任于1997年入路,在侯月铁路一干就是28年,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这条穿山越岭的铁路。他是车间的主心骨,更是我们的榜样。
孙主任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传授经验,有时还会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实操。他总说,这条铁路需要新生力量,看到我们,仿佛也看到了灿烂前景。
标语虽短但意义很重。我们终将接过前辈手中沉甸甸的接力棒,传承守安全、保畅通的精神。
在大山中追梦
从迷茫到坚定
从手足无措到独当一面
相信他们的未来会
更加精彩!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山西记者站(太原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陈建宇 田涛 贾宁 李拯功 杨曌宇 翟子焱 蔡定剑 李宗印
视频:贾宁 麻全勇 林宝栋
编辑:董畅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