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1时27分,辽宁铁法能源公司会议室内灯火通明。一次针对瓦斯超限的紧急安全生产办公会正在进行,与会人员看着面前摆放的大隆矿、大兴矿两起瓦斯超限的核查报告,全都面色凝重,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投放的两幅瓦斯超限曲线图格外醒目。
这两份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辽宁局监察执法四处在72小时内出具的核查报告,为该公司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极速追踪,技术溯源揭真相
6月17日0时18分,大隆矿东二1506综采工作面回风激光甲烷传感器显示瓦斯超限,最大值为1.06%。该工作面立即断电、撤人。
监察执法四处远程监察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赶赴煤矿,第一时间入井核查,还原真相:大隆矿东二1506综采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发生冒落,导致高浓度瓦斯异常涌出,引发超限。
无独有偶。6月19日17时11分,大兴矿北二1202回顺临时避难硐室响起警报,甲烷传感器显示瓦斯浓度1.28%,根源直指压风管路阀门关闭造成的硐室内瓦斯积聚。
“技术核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隆矿存在瓦斯抽采设计未考虑采空区冒落不均因素、‘110工法’采空区裂隙形成瓦斯通道等技术短板;大兴矿存在避难硐室正压维持系统管理缺位、压风阀门缺失警示标识等管理漏洞。这为后续精准整改提供了关键依据。”监察执法四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6月19日23时37分,监察执法四处结束对大兴矿瓦斯超限核查后,直接原地继续对该公司主要负责人、技术分管负责人以及安全分管负责人展开专项约谈。
会上,执法人员通报核查结论:大隆矿东二1506综采工作面前后两端高差41米,工作面调角推进,导致采空区空间前大后小,瓦斯涌出呈现明显不均衡,隐患分级管控措施形同虚设,治标不治本;大兴矿避难硐室压风阀门未设置警示标识,现场瓦检员处置不当,引发局部瓦斯积聚。
“必须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监察执法四处要求该公司立即全面整改,并强调要严格落实瓦斯治理各项技术措施,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压实到每个岗位、每道工序。
连夜部署,落实12项整改措施
约谈结束不到半小时,铁法能源公司于6月20日1时27分召开安全生产办公会,针对两起瓦斯超限部署12项整改措施。
大隆矿打响整改攻坚战,优化抽采系统,补打抽采钻孔,增加工作面风量。大兴矿发起隐患歼灭战,硬件升级时加装醒目标识与防护装置,完善避难硐室辅助通风系统,即日起开展为期一周的“一通三防”专项实操培训。
铁法能源公司全面启动“一通三防”百日攻坚专项整治,对发现的隐患问题执行整改销号制,由矿领导现场盯守,确保安全措施落地见效。将两起瓦斯超限编入事故案例库,纳入全员安全警示教育学习必修课。
6月20日8时,该公司凌晨召开的安全生产办公会提出的12项整改措施已通过OA系统发至各矿。该公司下属铁煤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推进整改,用实际行动筑牢瓦斯治理防线,确保瓦斯治理措施从纸面落实到现场。”
“此次72小时内的快速响应,既显示了我们对瓦斯超限‘零容忍’的态度,也促使企业加快构建‘源头防控、过程管控’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监察执法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两矿正在积极推进整改工作。(杨歆琳 申晨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