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安全带为何成“夺命索”?抓斗起重机更换钢丝绳事故原因已公布

安全带为何成“夺命索”?抓斗起重机更换钢丝绳事故原因已公布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事故案例

2024年3月8日上午10:30分左右,分宜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分厂二线在抓斗起重机更换钢丝绳过程中,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20万元。

调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员工因安全带佩戴不规范,被卷入机械设备造成的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事故发生经过

2024年3月8日上午8点多,行车操作员晏某向副工段长许某反映,要求更换起升机构钢丝绳。

上午9点40分左右,张某(死者)、孙某接到工段长袁某通知前往检修,二人做好准备工作后,到达车间进行钢丝绳更换工作,并要求晏某配合工作。三人顺利完成了起重机上原钢丝绳的拆卸工作,然后开始安装新钢丝绳。在完成相应穿绕作业后,需要分别将钢丝绳的两端绳头固定在起升和开闭机的卷筒上。在固定钢丝绳绳头时,为方便作业,张某将起升和开闭机传动轴的防护罩均拆除,因高空作业,张某佩戴了安全带。

在将两端绳头固定好后,开始进行钢丝绳卷绕作业,孙某、张某、许某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查看钢丝绳缠绕情况,张某还负责指挥晏某操作起重机。10:20左右,许某要去开会,袁某接替许某的工作。

卷绕作业开始后,张某对晏某发出指令,晏某得令后先按警铃警示,再对起重机的起升和开闭机进行“点”动操作。张某、孙某站在起重机小车架上查看新钢丝绳是否正确落入卷筒的绳槽中,第一次“点”动完成后,孙某发现开闭机的钢丝绳落槽不好,便用扳手进行调整。调整好后,孙某回到了他的站位处,进行第二次“点”动操作。在进行一段时间卷绕作业后,张某口令晏某停车并检查新钢丝绳在卷筒上的落槽情况,并要求孙某检查他那边钢丝绳的落槽情况,经两人检查无误后,孙某提醒张某“站远一点”,张某也同样提醒对方,此时张某已摘除安全带挂钩套在身上。

张某第三次对晏某发出口令,晏某得令后进行“点”动操作。此时,孙某看到张某摔倒,晏某和地面上的袁某同时听到一声巨响,他们三人都预感出事了,晏某赶紧停止操作。站在小车架上的孙某发现张某佩戴的安全带被卷在起升机构的传动轴上,张某在起升机构传动轴与卷筒之间,头贴在卷筒上,身体在传动轴的下方,于是赶紧展开施救,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张某站在起升机构侧的小车架护栏处负责观察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卷绕情况并指挥晏某操作时,由于其安全带佩戴不规范被卷进了行车运转中的联轴器后,多次挤压,导致死亡。

(二)间接原因

1.制造分厂二线检修工作组织不力。被拆除的联轴器防护罩未复位的情况下,启动行车调试作业。

2.制造分厂二线危险作业时现场监管人员风险辨识不到位。

3.制造分厂二线反违章工作开展不力,对员工日常安全带不按规范佩戴等习惯性违章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

4.安环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员工不熟悉安全带的正确佩戴,导致存在员工安全带佩戴不规范等习惯性违章现象。

5.2023年12月23日体检报告反映,张某生前患有早期复极化综合症,遇劳累、剧烈运动等情况,猝死机率为40--60%。

*完整报告见下方阅读原文

产品详情

点击购买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起重圈”,“项目清单详情页,了解更多内容

起重圈是起重行业学习型社群,旨在通过圈子的力量,连接行业资源,精准对接生产企业和业务经理,实现资源共享。

项目清单是2025年各省市重点项目的起重行业商机,内容涵盖多个领域。提前介入,抢占先机!

扫码关注♥

---- 点个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