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笔记
在安全风险研判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线索,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紧盯问题不放,深入现场一挖到底,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南局
监察执法五处三级主任科员周世轩
健全通风系统 畅通生命通道
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通风系统被喻为矿井“呼吸系统”,稍有紊乱就有可能造成致命危险。
今年5月的一天,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南局监察执法五处按照年度监察计划,对辖区一煤矿开展“一通三防”专项监察。
监察组在对该矿开展集中风险研判时发现,该矿5月初上报的通风系统图显示,充填开采工作面风巷尚未动工;而当期的安全周报上赫然标注着,该风巷已掘进98米。
考虑到该矿近期采掘接续紧张等情况,监察组判断该矿可能存在机巷、风巷掘进工作面未按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相互切断安全出口的风险。
当天下午,我和同事们直奔该矿调度室,查阅相关图纸资料。当我翻开该矿提供的通风系统图时发现,关键节点处缺失风门、风桥等通风设施。
对此,该矿相关人员连忙解释道:“所有通风设施都按设计施工完毕,只是图纸未及时更新。”
我主动请缨,决定沿着设计中的通风路线走一遍。当抵达充填开采工作面区域时,我看到应设置风门的位置,只剩下巷道粗糙的岩壁;应该构筑风桥的地方,只有两条层位相同巷道的十字交叉点;本该独立回风的风巷掘进工作面,其回风直接进入机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出口。这等于截断了机巷作业人员最紧要的安全退路。
升井后,我立即向监察组负责人详细汇报了核查情况。本着对企业负责、对矿工生命安全负责的原则,监察组当即向该矿下达了责令风巷掘进工作面立即停止作业的现场处理决定。
次日,我们在该矿召开了一场严肃的约谈会。面对该矿矿长、总工程师和分管掘进的副矿长,我解释道:“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在总结多起事故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监管监察的指导意见》,规定掘进工作面回风系统必须具备安全出口功能。这是保障人员紧急避险的生命通道,容不得半点马虎。掘进工作面独立通风是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你们为了赶工期、抢进度,把安全抛在脑后,冒险组织作业,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矿山安全监察人员,我们的目的不是简单的一停了之、一罚了之,在开展监察执法的同时,更要帮助煤矿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坚持“执法+服务”理念,与矿方技术人员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共同敲定整改方案:构筑1道永久风门、2道调节风门,在巷道十字交叉点架设风桥,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形成真正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为相关生产区域重新建立生命通道。
经过这次交流,该矿矿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两周后,当我们再次进入该矿那条巷道时,整改成效令人欣慰:设计图纸上那几处关键的风门、风桥,已构筑完毕,风沿着预设的路径稳定流动。我站在新建成的风桥旁,听着风流经过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