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企业观察报消息,近期,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煤集团”)在山西的煤矿资产转让动作频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从今年年初至今,中煤集团及其子公司已累计挂牌转让山西煤矿资产总额超过百亿元,涉及山西茂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山西保利平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核心标的。这一系列资产剥离行为,不仅折射出央企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调整,更揭示了山西煤炭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1. 中煤集团山西煤矿资产转让概况:
- 转让规模:据不完全统计,近半年来,中煤集团在山西已累计挂牌转让煤矿资产总额超过150亿元,涉及煤矿近10家。这一规模远超行业预期,甚至超过部分中小煤企全年的营收。
- 主要转让项目:包括山西茂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底价44.19亿元)、山西中阳余锦煤业有限公司70%股权及相关债权和山西东桉煤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打包底价15.03亿元和9.39亿元)、山西保利平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及关联债权(底价23.91亿元)等。
2. 转让原因分析:
- 高负债和低产能:转让的煤矿资产多存在高负债、低产能的问题,如保利平山煤业2023年净利润为-1.65亿元,负债总计2.05亿元。
- 资源禀赋不足:部分矿井因资源禀赋不足、开采成本高企及政策限制,成为企业的“包袱”。
- 政策影响:在“双碳”目标下,煤炭央企需要退出低效资产,聚焦优质产能。
3. 中煤集团的战略调整:
- 战略收缩:中煤集团明确提出“存量提效、增量转型”的发展思路,通过剥离低效资产,将资源向高效主体集中。
- 转型发展:集团在2025年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将加快推进“两个联营”发展,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4. 山西煤炭产业的转型与挑战:
- 产业升级:山西通过资源整合,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头部企业如潞安环能、山西焦煤通过竞拍优质探矿权,进一步巩固区域龙头地位。
- 市场分化:市场低迷背景下,央企的“瘦身”为地方国企和民企提供了扩张机会,但中小矿企因成本倒挂、资源枯竭及政策挤压,陷入困境。
5. 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塑:
- 资源集中:资源向高效主体集中,加速了落后产能的出清,预计2025年国内煤炭产量有望达到48亿吨左右,增量主要来自晋陕蒙新等主产区。
- 企业分化:头部企业通过并购优质资产,构建全产业链,提升议价权,而中小矿企则因资源枯竭、环保收紧及成本倒挂,逐渐被市场淘汰。
6. 政策与环保考量:
- 双碳目标:央企的资产处置与国家“双碳”目标高度契合,中煤集团在剥离低效煤矿的同时,加大了对煤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的投入。
- 技术创新:中煤集团在能源转型中承担责任担当,如平朔烯烃新材料项目、世界首台套8兆瓦超长运距智能刮板输送装备试运转成功等。
扫一扫阅读原文
来源 | 整理自企业观察报
编辑 | 王越
更多资讯/分析/解读/会议👇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